A-A+

后汉书·刘盆子传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

译文:刘盆子是泰山郡式县人,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代。

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译文:刘盆子的祖父刘宪在汉元帝时期被封为式侯,刘盆子的父亲刘萌继承了爵位。然而,当王莽篡位后,刘萌的封国被废除,刘盆子一家因此沦为式县的平民。

天凤元年,琅琊海曲有吕母者,子为县吏,犯小罪,宰论杀之。

译文: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琅琊海曲有个叫吕母的人,她的儿子原是县里的小吏,因犯了一些小罪被县令处决。

吕母怨宰,密聚客,规以报仇。母家素丰,资产数百万,乃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

译文:吕母对县宰怀有怨恨,决定为儿子报仇。吕母家境富裕,拥有数百万资产,于是她开始酿造美酒,购买刀剑和衣服。

少年来酤者,皆赊与之,视其乏者,辄假衣裳,不问多少。

译文:吕母对前来买酒的青年人非常慷慨,赊欠酒水,对贫困的青年人提供衣物资助,不问多少。

数年,财用稍尽,少年欲相与偿之。

译文:几年下来,她的家资逐渐耗尽,但受过吕母救济的当地年轻人们感激她的恩情,纷纷表示愿意报答。

吕母垂泣曰:"所以厚诸君者,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

译文:吕母哭泣着说:“我厚待各位的原因,不是为了求利,而是因为县宰无道,冤杀了我的儿子,我想要为儿子报仇。

诸君宁肯哀之乎!"少年壮其意,又素受恩,皆许诺。

译文:你们难道不觉得痛心吗?”少年们都觉得吕母忠气壮烈,平时又受了许多恩惠,都答应了她。

其中勇士自号猛虎,遂相聚得数十百人,因与吕母入海中,招合亡命,众至数千。

译文:一位勇士自称“猛虎”,聚集了数十百人,随后与吕母一起进入海上,招揽逃亡之人,最终队伍壮大到数千人。

吕母自称将军,引兵还攻破海曲,执县令。诸吏叩头为宰请。

译文:吕母自称将军,引兵攻破海曲县,活捉县令。县吏们向吕母叩头为县令求情

母曰:"吾子犯小罪,不当死,而为宰所杀。杀人当死,又何请乎?"

译文:吕母说:“我的儿子犯了小罪,本来罪不至死,但县宰却杀了他。既然县宰杀人是死罪,又有什么可求情的呢?”

遂斩之,以其首祭子冢,复还海中。

译文:吕母斩杀了县令,用县令的头祭奠了儿子的坟墓,然后率部遁入海上。

后数岁,琅琊人樊崇起兵于莒,众百余人,转入太山,自号三老。

译文:吕母起义数年后,琅琊人樊崇起兵于莒县,起初他的队伍只有百余人,很快转入泰山地区,自号“三老”。

时青、徐大饥,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岁间至万余人。

译文:当时青、徐地区发生了严重饥荒,盗匪和反抗官府的百姓大量涌现,樊崇的队伍因为强大,吸引了很多人加入他们,仅仅一年时间内,樊崇的义军规模就发展到了上万人。

崇同郡人逄安,东海人徐宣、谢禄、杨音,各起兵,合数万人,复引从崇。

译文:与樊崇同郡的逄安,东海郡人徐宣、谢禄、杨音,也各自聚众起兵,合起来达数万人,都引兵归附于樊崇。

共还攻莒,不能下,转掠至姑幕,因击王莽探汤侯田况,大破之,杀万余人,遂北入青州,所过虏掠。

译文:樊崇等人率军攻打莒县未能成功,随后转而进攻姑幕,与王莽的探汤侯田况的部队交战,大获全胜,杀敌数万人,随后樊崇等人率部进入青州,在进攻过程中所到之处进行了抢掠。

还至太山,留屯南城。初,崇等以困穷为冠,无攻城徇地之计。

译文:樊崇率部回到太山后,大军驻扎在南城县,起初,樊崇等因穷困而成为盗匪,没有攻城掠地的打算。

众既浸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以言辞为约束,无文书、旌旗、部曲、号令。

译文:但是随着队伍的逐渐壮大后,就互相约定:“杀人者处死,伤人者需用财物抵偿伤人之罪。没有正式的文书、旌旗、组织结构和明确的号令,而是通过口头约定来管理和约束团队。

其中最尊者号三老,次从事,次卒史,泛相称曰巨人。

译文:在樊崇德队伍中地位最高的人被称为“三老”,次之称为“从事”,再次之称为“卒史”。他们之间相互称呼为“巨人”。

王莽遣平均公廉丹、太师王匡击之。崇等欲战,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

译文:王莽派遣平均公廉丹和太师王匡率军攻击樊崇所率的义军。樊崇等人计划与王莽派来镇压的军队交战,但担心自己的士兵与王莽的军队混在一起,于是他们都在眉毛上涂红以作识别,因此被称为“赤眉军”。

赤眉遂大破丹、匡军,杀万余人,追至无盐,廉丹战死,王匡走。

译文:赤眉军在与王莽的军队交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王莽军主将之一的廉丹被杀,王匡败逃。

崇又引其兵十余万,复还围莒,数月。或说崇曰:"莒,父母之国,奈何攻之?"乃解去。

译文:樊崇又引十余万兵力,返回并包围了莒县,围攻了数月。有人对崇说:“莒县堪称是我们的父母之国,我们怎么能攻打莒县呢?”樊崇于是引兵解围而去。

时吕母病死,其众分入赤眉、青犊、铜马中。

译文:当时吕母已经病死,吕母的部众分散加入了赤眉、青犊、铜马等起义军。

赤眉遂寇东海,与王莽沂平大尹战,败,死者数千人,乃引去,掠楚、沛、汝南、颍川,还人陈留,攻拔鲁城,转至濮阳。

译文:赤眉军在东海与王莽的沂平大尹所率军队交战,最终战败,导致数千人死亡。于是赤眉军离开东海,攻掠楚、沛、汝南、颍川,然后返回陈留,攻拔鲁城,转战濮阳。

会更始都洛阳,遣使降崇。

译文:更始帝刘玄定都洛阳,并派遣使者前往赤眉军,希望他们归顺自己。

崇等闻汉室复兴,即留其兵,自将渠帅二十余人,随使者至洛阳降更始,皆封为列侯。

译文:樊崇等人在听到汉室复兴的消息后,决定留下部分兵力,并亲自率领二十余名渠帅,随使者前往洛阳,向更始政权投降,并被封为列侯。

崇等既未有国邑,而留众稍有离叛,乃遂亡归其营,将兵入颍川,分其众为二部,崇与逄安为一部,徐宣、谢禄、杨音为一部。

译文:樊崇等人没有自己的封地和领地,而且他们的部下逐渐有人离开,于是他们决定返回自己的营地,并带领兵力进入颍川,赤眉军被分为两个部分,樊崇和逄安带领一部分,徐宣、谢禄、杨音带领另一部分。

崇、安攻拔长社,南击宛,斩县令;而宣、禄等亦拔阳翟,引之梁,击杀河南太守。

译文:樊崇和逢安率赤眉军一部攻占了长社,并继续向南进攻宛城,斩杀了当地县令;徐宣、谢禄等率另一部赤眉军攻占了阳翟,然后带领部转战梁地,并在梁地击杀了河南太守。

赤眉众虽数战胜,而疲敝厌兵,皆日夜愁泣,思欲东归。崇等计议,虑众东向必散,不如西攻长安。

译文:虽然赤眉军不断取得胜利,但由于长期作战导致了赤眉军将士身体疲惫和厌战情绪,士兵们日夜愁哭,渴望向东撤退回到自己的故乡。樊崇等认为,如果赤眉军向东进攻,士兵们会因为疲劳和厌战情绪分散。因此,他们决定向西进攻长安。

更始二年冬,崇、安自武关,宣等从陆浑关,两道俱入。

译文:更始二年(公元24年)冬,樊崇和逢安率军从武关出发,徐宣等人率军从陆浑关出发,两路赤眉军同时进入关中。

三年正月,俱至弘农,与更始诸将连战克胜,众遂大集。

译文: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两路大军在弘农会合,在与更始诸将的作战中接连获胜,部队规模也不断壮大。

乃分万人为一营,凡三十营,营置三老、从事各一人。进至华阴。

译文:樊崇为了加强赤眉军的领导权和组织性,决定将部队分为三十个营,每个营有一万士兵,并且每个营设置三老和从事各一名,进军至华阴。

军中常有齐巫鼓舞祠城阳景王,以求福助。

译文:在赤眉军中,常有齐地的巫师通过舞蹈和祭祀来祈求城阳景王的保佑和帮助。

巫狂言景王大怒,曰:"当为县官,何故为贼?"有笑巫者辄病,军中惊动。

译文:巫师在祭祀城阳景王时狂言道景王大怒:“你本应该成为天子,为什么选择做贼呢?”那些嘲笑巫师的人会生病,这一现象在军队中引起了震动。

时方望弟阳怨更始杀其兄,乃逆说崇等曰:"更始荒乱,政令不行,故使将军得至于此。

译文:方望的弟弟方阳因为更始帝刘玄杀了他的哥哥,因此他去劝说樊崇等人说:“由于更始政权混乱,政令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这使得其他势力有机会崛起,将军们得以趁机发展壮大。

今将军拥百万之众,西向帝城,而无称号,名为群贼,不可以久。

译文:现在将军拥有数百万的军队,面向帝都,但没有正当的名号,被称为盗贼,这种情况不能长久维持。

不如立宗室,挟义诛伐。以此号令,谁敢不服?"

译文:将军不如拥立刘氏宗室成员为帝,借助正义的名义进行讨伐,以此号令天下,谁敢不服从?”

崇等以为然,而巫言益盛,前及郑,乃相与议曰:"今迫近长安,而鬼神如此,当求刘氏共尊立之。"

译文:樊崇等人认为有道理,巫言越来越盛,到达郑县时,赤眉军各部将领商议道:“现在我军迫近长安,而鬼神不断显灵,应当求访刘氏宗室共立为帝。”

六月,遂立盆子为帝,自号建世元年。

译文:赤眉军于当年六月拥立刘盆子为天子,自号建世元年。

初,赤眉过式,掠盆子及二兄恭、茂,皆在军中。

译文:在赤眉军掳掠式县的时候,刘盆子和他的两个兄长刘恭、刘茂都在赤眉军的军营中。

恭少习《尚书》,略通大义。及随崇等降更始,即封为式侯。

译文:刘恭年少时学习过《尚书》,对其中的大义有所了解。后来,他跟随樊崇等人投降了更始帝,因此被封为式侯。

以明经数言事,拜侍中,从更始在长安。盆子与茂留军中,属右校卒史刘侠卿,主刍牧牛,号曰牛吏。

译文:刘恭因为经常以经学知识向更始帝进言,被任命为侍中,并随更始帝驻守长安。刘盆子和刘茂则被留在赤眉军中,被分配到右校卒吏刘侠卿帐下负责放牧牛,被称为“牛吏”。

及崇等欲立帝,求军中景王后者,得七十余人,唯盆子与茂及前西安侯刘孝最为近属。

译文:等到樊崇等在赤眉军中寻找城阳景王的继承人时,只有刘盆子、刘茂和前西安侯刘孝是血缘最接近的继承人。

崇等议曰:"闻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

译文:樊崇等人说:“听说古时候,天子亲自领兵,称为上将军。”

乃书札为符曰"上将军",又以两空札置笥中,遂于郑北设坛场,祠城阳景王。

译文:樊崇等人首先用一片木简做符,上面写着“上将军”,然后把两片没有写字的木简放在竹筒中。在郑县北面设置祭坛,祭祀城阳景王刘章。

诸三老、从事皆大会陛下,列盆子等三人居中立,以年次探札。

译文:赤眉军各军三老、从事全都聚会于此。刘盆子等三人被安排在台上居中站立,按照年龄顺序抽签。

盆子最幼,后探得符,诸将乃皆称臣拜。

译文:刘盆子因为年纪最小,最后抽到了“上将军”木简,诸将领因此向他称臣跪拜。

盆子时年十五,被发徒跣,敝衣赭汗,见众拜,恐畏欲啼。

译文:刘盆子当时十五岁,头发散乱,光着脚,穿着破烂的衣服,脸上泛红,浑身是汗,看到众人跪拜,感到恐惧害怕,几乎要哭出来。

茂谓曰:"善藏符。"盆子即啮折弃之,复还依侠卿。

译文:刘茂对刘盆子说:“把木简藏好。”刘盆子却立即把木片咬断丢掉,跑回到刘侠卿身边。

侠卿为制绛单衣、半头赤帻、直綦履,乘轩车大马,赤屏泥,绛襜络,而犹从牧儿遨。

译文:刘侠卿就替刘盆子定制了大红色的单衣、空顶的红帽子、直线花纹的鞋子,让他乘坐高车大马,车轼前边是赤色的屏泥,车身围着红色帷屏,但刘盆子还是和牧牛儿在一起玩耍。

崇虽起勇力而为众所宗,然不知书数。徐宣故县狱吏,能通《易经》。

译文:崇虽然凭借勇力被众人所尊崇,但在文化知识和权术方面有所欠缺。而徐宣则不同,他不仅是一个有文化的官员,还精通《易经》这样的古典文献。

遂共推宣为丞相、崇御史大夫、逄安左大司马、谢禄右大司马,自杨音以下皆为列卿。

译文:于是赤眉诸将共推徐宣为丞相,樊崇为御史大夫,逄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自杨音以下都为列卿。

军及高陵,与更始叛将张卬等连和,遂攻东都门,入长安城,更始来降。

译文:赤眉军在高陵与更始政权叛将张卬等人联合,共同攻打东都门,然后成功进入长安城,最终更始帝刘玄向赤眉军投降。

盆子居长东宫,诸将日会论功,争言讙呼,拔剑击柱,不能相一。

译文:刘盆子住在长乐宫,赤眉军每天聚会争功,争论喧哗,拔剑击柱,无法达成一致。

三辅郡县营长遣使贡献,兵士辄剽夺之。

译文:三辅地区的郡县和营长的使者向中央贡献物品时,赤眉军的士兵们常常抢夺这些贡品。

又数虏暴吏民,百姓保壁,由是皆复固守。

译文:支持刘盆子的赤眉军常常袭击和掠夺官吏和百姓,导致百姓为了自保而聚集在堡垒中,因此都更加坚固地守卫自己的家园。

至腊日,崇等乃设乐大会,盆子坐正殿,中黄门持兵在后,公卿皆列坐殿上。

译文:在腊日这一天,樊崇等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刘盆子坐在正殿上,太监手持兵器站在他身后,公卿大臣们排列坐在殿上。

酒未行,其中一人也刀笔书谒欲贺,其余不知书者请起之,各各屯聚,更相背向。

译文:在酒宴尚未开始时,其中一个人想要通过书写信件来表达祝贺之意,而其他不会写字的人则请求他人代为书写,大家各自聚集在一起,面向不同的方向。

大司农杨音按剑骂曰:"诸卿皆老佣也!今日设君臣之礼,反更殽乱,儿戏尚不如此,皆可格杀!"

译文:大司农杨音按剑骂道:“诸位都是些老仆人出身,如今设立了君臣之礼,反而更加混乱,连儿戏都不如,你们这些人都可以被处决掉。”

更相辩斗,而兵众遂各逾宫斩关,入掠酒肉,互相杀伤。

译文:众将在互相争吵打斗,而士兵们也各自越过宫殿、斩断关卡,闯进宫殿抢夺酒肉,互相杀伤。

卫尉诸葛稚闻之,勒兵人,格杀百余人,乃定。

译文:卫尉诸葛稚听到消息,立即带兵入殿,击杀百余人,事态才得以安定下来。

盆子惶恐,日夜啼泣,独与中黄门共卧起,唯得上观阁而不闻外事。

译文:面对这种局面刘盆子非常害怕,日夜哭泣,睡觉都要与中黄门一起睡,唯一能去的地方是上观阁,但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

时掖庭中宫女犹有数百千人,自更始败后,幽闭殿内,掘庭中芦菔根,捕池鱼而食之,死者因相埋于宫中。

译文:在更始政权覆灭之后,被幽闭在掖庭中宫殿内的宫女还有数千人,由于食物匮乏,她们不得不挖掘庭院中的萝卜根来充饥,捕捉池塘里的鱼来食用,死去的人则相互掩埋在宫殿中。

有故祠甘泉乐人,尚共击鼓歌舞,衣服鲜明,见盆子叩头言饥。

译文:在甘泉故祠中,一些乐人仍然共同击鼓歌舞,他们的衣服鲜艳夺目。当刘盆子见到他们时,这些乐人向刘盆子叩头,表达了他们的饥饿和困境。

盆子使中黄门禀之米,人数斗。后盆子去,皆饿死不出。

译文:刘盆子安排中黄门给他们分发粮食,每人几斗米。后来刘盆子离开后,这些人没多久都饿死了,没有出去寻找食物。

刘恭见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密教盆子归玺绶,习为辞让之言。

译文:刘恭看到赤眉军内部混乱不堪,预感到他们必将失败,担心自己和兄弟们也会遭殃,因此秘密教导盆子归还玉玺和绶带,学习谦让的言辞。

建武二年正朔,崇等大会,刘恭先曰:"诸君共立恭弟为帝,德诚深厚。

译文: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月初一,樊崇等举行盛大集会,集会上刘恭先说:“诸君共立我弟弟盆子为帝,拥立之德至为深厚。

立且一年,肴乱日甚,诚不足以相成。恐死而无所益,愿得退为庶人,更求贤知,唯诸君省察。"

译文:政权建立刚满一年,社会动荡和混乱日益严重,确实不足以相互成就。恐怕到死也不会对国家有什么影响,我弟弟愿意退位做一个老百姓,以更求贤明智慧之人为帝,请诸君审察。”

崇等谢曰:"此皆崇等罪也。"恭复固请。

译文:樊崇等人道歉说:“这些都是我们的罪过。”刘恭再次坚决请求

或曰:"此宁式侯事邪!"恭惶恐起去。

译文:有一个人突然说:“这难道是式侯你的事吗?”刘恭听到这句话后感到惶恐,起身离开。

盆子乃下床解玺绶,叩头曰:"今设置县官而为贼如故。

译文:刘盆子于是下床解下玺绶,叩头说:“现在设置了天子却与过去做贼时没什么两样。

吏人贡献,辄见剽劫,流闻四方,莫不怨恨,不复信向。此皆立非其人所致,愿乞骸骨,避贤圣。

译文:官员和百姓的进贡贡品时,经常被抢劫,这种情况传遍了四方,使得人们无不怨恨,不再信任和服从。这都是因为你们拥立错了人,我愿意辞去天子之位,让更有才能的人来担任。

必欲杀盆子以塞责者,无所离死。诚冀诸君肯哀怜之耳!"因涕泣嘘唏。

译文:如果一定要杀死刘盆子来推卸责任,那么这是无法避免的死亡。我真诚地希望各位能够怜悯我!”说我泪流满面哀叹不止。

崇等及会者数百人,莫不哀怜之,乃皆避席顿首曰;"臣无状,负陛下。请自今以后,不敢复放纵。"

译文:樊崇等和与会者数百人,莫不为之哀怜,于是都离座叩头说:“臣子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辜负了陛下的期望。从今以后,臣子将不再放纵自己的行为,严格遵守法纪,不再做出不当之事。”

因共抱持盆子,带以玺绶。盆子号呼不得已。

译文:众人一起抱住刘盆子,给他戴上玉玺和绶带,刘盆子哭泣呼喊,但身不由己。

既罢出,各闭营自守,三辅翕然,称天子聪明。百姓争还长安,市里且满。

译文:将领们退出宫殿后,各自关闭营地自守,三辅地区的人们一致称赞皇帝聪明。百姓纷纷返回长安,导致市场和街道变得拥挤。

后二十余日,赤眉贪财物,复出大掠。

译文:二十多天后,赤眉军因为贪图财物,再次出城抢劫。

城中粮食尽,遂收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引兵而西。

译文:由于城中粮食已经用尽,赤眉军收集了珍贵的财物,然后放火焚烧宫殿,最后带领军队向西撤退。

国祠南郊,车甲兵马最为猛盛,众号百万。盆子乘王车,驾三马,从数百骑。

译文:赤眉军在南郊举行的祭祀仪式上,军队的装备和人数都非常壮观,号称有百万之众。刘盆子乘坐王室的车驾,由三匹马拉动,身后跟随数百名骑兵。

乃自南山转掠城邑,与更始将军严春战于郿,破春,杀之,遂入安定、北地。

译文:赤眉军从南山出发,转而攻掠各城邑,并在郿地与更始将军严春交战,击败并杀死了严春,随后进入安定和北地。

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译文:赤眉军在行进到阳城、番须地区时,遇到了大雪,雪积满了坑谷,很多士兵因为寒冷冻死,于是赤眉军返回,赤眉军挖掘了汉室皇陵,取走了其中的宝物,并对吕后的尸体进行了侮辱,赤眉军在盗墓时,发现用玉匣保存的尸体往往保持得像新鲜一样,因此他们经常对这些尸体进行淫秽的行为。

大司徒邓禹时在长安,遣兵击之于郁夷,反为所败,禹乃出之云阳。九月,赤眉复入长安,止桂宫。

译文:大司徒邓禹当时率军在长安,派遣军队在郁夷攻击赤眉军,反而被赤眉军击败,邓禹只好率军撤退到云阳。在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再次攻入长安,并驻扎在桂宫。

时,汉中贼延岑出散关,屯杜陵,逄安将十余万人击之。

译文:汉中的贼寇延岑从散关出兵,驻扎在杜陵,逄安率领十余万军队攻击他。

邓禹以逄安精兵在外,唯盆子与羸弱居城中,乃自往攻之。会谢禄救至,夜战槀街中,禹兵败走。

译文:邓禹认为逄安的精兵在外,刘盆子和羸弱的军队驻守在城中,因此他决定亲自率军进攻逄安。赤眉军谢禄所率的救援部队赶到,夜间在槀街进行战斗,导致邓禹的部队败退。

延岑及更始将军李宝合兵数万人,与逄安战于杜陵。

译文:延岑及更始政权的将军李宝合军数万人,与逄安战于杜陵。

岑等大败,死者万余人,宝遂降安,而延岑收散卒走。

译文:延岑等大败,损失了数万兵力,李宝向逄安投降。延岑在战败后,收集残余士兵撤退。

宝乃密使人谓岑曰:"子努力还战,吾当于内反之,表里合势,可大破也。"

译文:李宝派人密告延岑说:“你尽力率军打回来,我从内部进行反击,内外结合,形成合力,可以大获全胜。”

岑即还挑战,安等空营击之,宝从后悉拔赤眉旌帜,更立己幡旗。

译文:延岑随即率军返回向赤眉军挑战,逄安空营还击,李宝从后面拔掉所有赤眉军旗帜,换上自己的幡旗。

安等战疲还营,见旗帜皆白,大惊乱走,自投川谷,死者十余万,逄安与数千人脱归长安。

译文:逄安等在战斗疲劳后返回营地时,发现敌军的旗帜都是白色的,因此大惊失措,乱跑乱撞,自己投入山谷中,导致死亡人数达到十余万。逄安与数千人脱身回到长安。

时三辅大乱,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遗人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守不下。

译文:当时三辅地区发生大乱,人们饥饿到互相残食的地步,城市和村庄都变得空旷,白骨露于野外,幸存的人们常常聚集在营地中,各自坚守自己的领地,不愿意投降或离开。

赤眉虏掠无所得,十二月,乃引而东归,众尚二十余万,随道复散。

译文:赤眉军在十二月向东撤退,虽然仍有二十余万人,但在撤退过程中逐渐散开。

光武乃遣破奸将军侯进等屯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屯宜阳,分为二道,以要其还路。

译文:光武帝刘秀派遣破奸将军侯进等率军屯驻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等率军屯驻宜阳,分为两路,以阻断赤眉军的退路。

敕诸将曰:"贼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贼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

译文:命令诸将说:“赤眉军若是往东走,可以引宜阳兵会师新安;赤眉军若是往南走,可以引新安兵会师宜阳。”

明年正月,邓禹自河北度,击赤眉于湖,禹复败走,赤眉遂出关南向。

译文: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邓禹率军从河北渡过黄河,在湖地攻击赤眉军,但邓禹再次被赤眉军击败,赤眉军随后出关向南行进。

征西大将军冯异破之于崤底。帝闻,乃自将幸宜阳,盛兵以邀其走路。

译文:征西大将军冯异率军在崤底击败赤眉军主力。光武帝刘秀闻讯,亲自率军到宜阳,亲率精兵拦阻赤眉军的逃路。

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为,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

译文:赤眉军突然遇到大军来袭,感到震惊和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于是派遣刘恭去向刘秀请求投降,刘恭说:“刘盆子将率百万之众归降于陛下,陛下将怎样对待他们呢?”

帝曰:"待汝以不死耳。"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

译文:光武帝刘秀说:“我承诺保全你们的性命。”樊崇带着刘盆子及丞相徐宣等三十余人,赤裸上身向光武帝投降。

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敛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译文:传国玉玺和更始七尺宝剑以及玉璧各一件被上缴,兵器甲胄堆积在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高,形容兵器之多。

帝令县厨赐食,众积困餧,十余万人皆得饱饫。

译文:光武帝命令地方官厨准备食物赐给赤眉军,共计十余万人都得到了充足的食物,解决了饥饿问题。

明旦,大陈兵马临洛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

译文:次日一早,光武帝陈列兵马于洛水之旁,令刘盆子君臣列队观看。

谓盆子曰:"自知当死不?"对曰:"罪当应死,犹幸上怜赦之耳。"

译文:光武帝对刘盆子说:“你自己觉得应当被处死吗?”刘盆子回答说:“臣论罪本该被处死,还希望皇上怜悯饶恕我。”

帝笑曰:"儿大黠,宗室无蚩者。"又谓崇等曰;"得无悔降乎?朕今遣卿归营勒兵,鸣鼓相攻,决其胜负,不欲强相服也。"

译文:帝笑说“:“你真是聪明,我们刘氏宗室没有痴呆儿。”又问樊崇等说:“是不是后悔了?让你们回营,重新整顿军队,击鼓相斗,决定胜负,我不想强迫你们屈服。”

徐宣等叩头曰:"臣等出长安东都门,君臣计议,归命圣德。百姓可与乐成,难与图始,故不告众耳。

译文:徐宣等叩头说:“臣等走出长安东都门,君臣商议决定,要把自己的生命交给陛下,可以和百姓同享胜利成果,难以和他们同谋,所以没有告诉众士兵。

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

译文:今日归降,好比是从虎口中逃出而归慈母,真是欢喜之至,没有什么悔恨的。”

帝曰:"卿所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也。"

译文:光武帝说:“你真不愧是那种铮铮的硬汉子,庸人中的优秀人才啊。”

又曰:"诸卿大为无道,所过皆夷灭老弱,溺社稷,污井灶。

译文:光武帝又说:“你们的行为非常不道德,所到之处都毁灭房屋,杀戮百姓,破坏农田和水井。

然犹有三善:攻破城邑,周遍天下,本故妻妇无所改易,是一善也;

译文:但你们有三个方面做得比较好:“攻破城邑遍于天下,没有抛弃原来的妻妾,这是第一个做得好的方面;

立君能用宗室,是二善也;

译文:立君主能用刘氏宗室,这是第二个做得好的方面;

余贼立君,迫急皆持其首降,自以为功,诸卿独完全以付朕,是三善也。"

译文:别的盗贼立了君,走投无路时往往拿着他的首级投降,自己以为立了功,你们却让盆子活着来降我,这是第三个做得好的方面。”

乃令各与妻子居洛阳,赐宅人一区,田二顷。

译文:于是安排赤眉军将领们与其妻子儿女定居到洛阳,每人赐住宅一区,赐田二顷。

其夏,樊崇、逄安谋反,诛死。

译文:当年夏季,樊崇和逄安因谋反,最终被处决。

杨音在长安时,遇赵王良有恩,赐爵关内侯,与徐宣俱归乡里,卒于家。

译文:杨音在长安时,因曾救助过赵王刘良而得到恩惠,被赐予关内侯的爵位,后来与徐宣一起回到家乡,最终在家中善终。

刘恭为更始报杀谢禄,自系狱,赦不诛。

译文:刘恭为更始帝报仇杀了谢禄,然后自缚下狱请罪,最终被赦免没有被杀。

帝怜盆子,赏赐甚厚,以为赵王郎中。

译文:刘盆子被光武帝刘秀所怜悯,光武帝给予了刘盆子极其丰厚的赏赐,被任命为赵王郎中。

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以为列肆,使食其税终身。

译文:后来刘盆子因生病而失明,光武帝赐予其荥阳一带的均输官地,开设铺店,让其终身享受当地的税收。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