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为何古代要“藏富于民”?先有真的钱,才能做真的人
藏富于民,是一个悠久的经济术语。是指国家通过政策手段,把社会发展的红利分配给全体公民,让公民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红利。
古往今来,那些长治久安的盛世王朝,一定是采取“藏富于民”的策略。
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是有名的仁君,他们在位期间,延续休养生息的思想路线,赋税减少至三十税一,让经过秦朝暴政和秦末战争的劳动人民立刻有了生活的盼头,大家努力开垦荒田,一起朝着幸福憧憬的未来努力。短短数年,人口和粮食直线上升,国库的钱串子都烂掉了,仓库的粮食一层叠一层都快装不下了。
仓廪足而知荣辱,老百姓富了,全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也没有人瞎搞事情,社会稳如磐石。
正是两代帝王积攒下来的财富,才能在汉武帝时期解决了很多与匈奴的问题。
自古未有民贫而可以为国者。
藏富于民是发展经济的最佳选择,也是最优结果。诺贝尔经济学奖,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乡村,才是一个国家的真相。
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农村永远是最底层,也是一个社会最真实的缩影。当底层人有了钱,消费的火焰一定会被点燃,你不让他花,他也会主动去花。买房买车根本不需要鼓励,拦都拦不住。
少扯什么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这世上最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的是“钱”。
只有有了真的钱,才能去做一个真的人。
兜里有钱,心里有底,社会就有了和谐,犯罪率也会大幅下降。
反过来,在人人都是负债累累的穷鬼的时候,每天被各种催账单烦的焦头烂额,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当一个人从生命中看不到未来的时候,一定是因为“穷”。
因为穷,你没有远方和诗。
因为穷,你不可能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籍。
因为穷,你会感觉这世界与自己没有关系。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