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危难之际有祖国!《战狼2》票房夺冠传递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2025-02-20 最新 评论 阅读

 

舆情概述

电影《战狼2》自上映以来票房一路攀升,军报称该电影“一部剧情和场面都燃到爆的优秀影片”。8月3日晚,该片总票房已超过20亿人民币,登顶2017年国产片票房。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根据“战狼2”关键词搜索,已有新闻73045篇,微博129413条,微信60285条,论坛贴文38590篇,微博#战狼2#话题的阅读量已超过9560万,形成了舆论热潮。

图1:有关《战狼2》的报道统计

舆情热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吴京自导自演的主旋律电影《战狼2》从7月28日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涨,首日上映四小时即超1亿,次日达2.13亿,周六日两天票房均超3亿。8月3日晚,该片总票房已超过20亿人民币,荣登2017年国产片票房首位。截至8月7日,其票房已超过31亿元。影片豆瓣评分7.6,微博大众评分8.6,猫眼观众评分9.7更是显示了其良好口碑。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艺恩开展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暑期档调查显示,《战狼2》以89.3分刷新观众满意度历史最高得分纪录。人民日报、凤凰网、中国网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战狼2”“吴京”等词语纷纷登上微博热搜榜单。“战狼现象”引起了舆论关于爱国、国家自豪感、主旋律影片转型等方面的热议。

图2:电影《战狼2》票房(来自360百科)

舆情反馈

主旋律与商业化并不冲突,影片质量是根本。环球网指出,主旋律题材的好口碑与商业回报可以兼顾,关键是看故事精不精彩,制作水准上不上乘,演员表演用不用心。明星、IP都只是电影的生产要素,真正核心的,是创作过程本身的投入和用心。在主旋律影片和商业大片之间,《战狼2》觅得了平衡。它带给中国电影的不止是一个个漂亮的票房数据,更是一次关于电影品质和创作态度的示范,配得上国产电影的标杆称号。《重庆日报》也强调,只有付出百分之百的真诚和努力,充分尊重观众、尊重市场,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实现审美追求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的有机统一,才能拍出既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影片。

反映社会现实是主旋律影片成功的关键。《文汇报》认为,只有在血肉丰满的历史与生活中,影片中的个体才能真正回归自我。真正让《战狼2》收获成功的,是今天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让主人公开挂的情节也显得合理化。东方网则主张,关注现实,影响现实的作品就是主旋律。主旋律说到底来源于生活本身,是社会和平繁荣以及公平正义的生命线,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无限延展。它不应仅仅存在于自上向下的传达链条上,同时也应存在于各种不断的发现中,以“亲切随和”的面容出现,以“感人至深”的情绪力量打动观众,以“发人深省”的思想内涵感召观众,让观众在一种艺术的情境中体验观影的愉悦。

主旋律影片要承担起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深圳日报》表示,主旋律影片担当着抢占文化宣传阵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主旋律影片的转型,是市场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网民观点倾向性

主旋律影片创新转型成效显著

@红旗飘飘:“主旋律电影”的说教意味有所减弱,不再高调地宣扬宏大命题,而是注重常态的艺术表现和正常的生活故事逻辑,主题与观众更具情感上的共鸣和价值认同。《建军大业》和《战狼2》票房大卖不是没有道理的。

@小蜜蜂:《战狼2》践行的电影类型化策略意义重大且深远,它不仅激活了主旋律电影,也有助于中国商业电影走向成熟,并更稳健地“走出去”。

影片质量最重要,不必过分渲染主旋律特质

@青青河边草: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就是优秀的文艺作品,何必要在意它是不是具备“主旋律”特质呢?

@小飞仙露露:看电影是为了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只要影片质量过关,是不是主旋律题材的都无所谓啊!

舆情观察

从舆情反馈来看,舆论倾向认为《战狼2》票房口碑喜获丰收是主旋律电影转型成功的体现。1987年3月,电影局在召开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两年后上映的《开国大典》,成为主旋律影片的标志性作品。然而,外界观点认为,长期以来,不少爱国主义主旋律题材影片陷入“说教味浓厚”“剧情沉闷”“姿态严肃”等尴尬境地,导致一些主旋律影视作品成为脱离人民群众、高高在上的“宣传片”。另外,舆论担忧,随着影视界商业化浪潮的来袭,商业化与“主旋律”的平衡也成为了主旋律影片面临的一大问题。

“不靠全明星,没有假大空,却有真英雄。英雄也非孤胆,祖国就是后盾”。舆论反映,《战狼2》从真实的撤侨事件取材,剧情紧凑、真实感人,且动作戏精彩,视觉效果突出。它撕掉了“主旋律电影一味说教”的标签,注重从真实生活发掘故事、进行艺术加工,使得观众更具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虽然部分观点质疑“主角光环太过耀眼”,然而光环的背后,是我们祖国日益强大的现实——非洲反政府军的“是中国人就放行”“不能杀中国人”“中国是常任理事国,我们到时候还需要中国的承认”等台词、中国政府在动乱中迅速撤侨的行动、中国军舰发射导弹打击屠杀我方平民的“红巾军”、主角冷锋手臂上套着中国国旗安然无恙地通过交战区等片段无一不体现了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主旋律影片担当着意识形态教育、宣传国家形象等重要的文化使命,市场化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得主旋律影片的转型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命题。舆论认为,拒绝“假大空”的一味宣传,将个人命运植根于国家命运,将作品依托于有血有肉的现实、讲好中国故事是《战狼2》的亮点所在,值得转型期的主旋律影片借鉴。

民族自豪感的增强呼吁更多优质主旋律电影的出现。一种文化成为舆论热潮,说明了其符合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从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到2017上半年《人民的名义》,再到如今的《战狼2》,票房、口碑的背后是日渐增长的民族自豪感。可以说,这些主旋律电影的走红,与国家发展阶段和民族主流心理状态息息相关,这些影片荡涤了一些观众长期以来的自卑,提振的不仅仅是票房的信心,更是提升了许多观众对国产片甚至中国这个国家的信心。许多观众表示:“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生种花家。”“电影结束的时候电影院有人唱起了国歌,全电影院的人一起跟着唱起来了,最后很多人都热泪盈眶。”“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生活在中国是多么自豪!”《战狼2》的受欢迎,正是民众对于更多反映这一主题的优质主旋律影片的需求的信号。虽然舆论认为《战狼2》“看到了主旋律大片的春天”,然而这不应该是一个圆满的结束,而是优质主旋律影片的开始。政府应从顶层设计出发,进一步完善主旋律影片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商业化市场,加大对主旋律影片的扶持与投入,打造代表文明的根本精神和核心价值的、接地气、反应人民呼声的主旋律影片。影片制作片方也应该在演员选择、拍摄制作、宣传营销等方面更“走心”,齐心协力促进主旋律影片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责编:王晓华、朱明刚)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