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传统社会的识字率

2025-02-18 最新 评论 阅读

 

唐晓敏

通常认为,中国古代识字率很低,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将:“德川时代日本和清朝中国的民众技术和经验水平明显高于同时代的俄国。和日本一样,中国具有高度的男性识字率,收入稍有盈余的城乡家庭子弟都能享受初等教育;贫寒而有才华的孩子可以进入免费学校或有补助的学校去求学。”([美]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第18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估计德川日本时期的男性识字率为40%,……清代中国的识字率接近德川时期的日本。”([美] 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第167、168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美国学者罗友枝出版了《清代的教育与大众识字率》一书,认为:清代男性的30%—40%,女性的2%—10%会读书写字了,每家至少有一人识字,男性的识字率与德川日本和17世纪的英国相同。(左松涛:《近代中国的私塾与学堂之争》,第62页,三联书店,2017年)

张鸣在《大历史的边角料》中说:“中世纪的中国农村,教育的普及程度之高,是令外国研究者吃惊的事情。”

中国学者杨桂华也讲:“中国家庭传统上都非常重视教育,有着较高的识字率。据30年代的一次统计,50岁以上的男性识字率约是40% 中国学者推算在清代大致在30%到50%之间。这是他们接受现代教育的良好条件。”(杨桂华:“从传统到现代化”,见《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启思录第3卷》,第240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