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的意思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战争的结果是中国败给了大英帝国。
1842年8月29日,中英两国在南京签署了《南京条约》,中国割地赔款,五口通商,从此开始了悲惨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史。
紧接着,1856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了又败给了英法联军,又签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国打赢了,但是却签了一个屈辱的条约《中法新约》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和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赔偿白银2亿两,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中国签了屈辱的《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分39年还清。
面对这些外敌入侵,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开始了不断的抗争。在抗争的同时,民族意识也开始逐步地觉醒。
早在1853年,魏源利用林则徐给他的《四州志》等资料,编著了《海国图志》一书,该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中国人开始放下天朝上国的身段,观察西方世界,向西方学习得最初表达。
1894——1895年,甲午战争中,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竟被一个弹丸之地的蕞尔岛夷的小日本给打了。朝野震动,全国震动。紧接着帝国主义在甲午战争的刺激下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瓜分豆剖,亡国灭种的惨祸。
这种情况下,中国一直以来的天下观念开始向民族国家观念转换,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否则就是被淘汰。于是维新变法的主张提出来了,救亡图存的口号也提出来了
差不多同时,孙中山在美国的夏威夷,组建了兴中会。孙中山在该会的入会誓词指出了兴中会设立的目的。他说,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
于是,振兴中华的口号就此破土而出,成为直到今天都响彻云霄的口号。此口号是在西方列强侵略过中国的过程当中一步一步破茧成蝶的。
虽然当时的中华和今天的中华的含义有些许不同,但是振兴家国民族,再造华夏神州的内涵已经包括在其中。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