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被骗中迎来范跑跑事件3.0版
:人民网强国论坛
6月16日的《新快》援引网络消息说,教育部在“范跑跑”所在学校学生家长的强烈要求下,顶着“广大网民”的巨大压力,取消了“范跑跑”的教师资格。
对此,网民立刻吵作一团。我知道在这片混乱背后,有一个人笑得最为开心,那就是全部事件的始作俑者和整个进程的主导者范跑跑。在所有关于自由与专制、道德与责任的攻击与叫骂之外,除了一个范跑跑自我扬名的策划之外,什么也没有。我们所声嘶力竭捍卫的原则,我们所痛心疾首反思的得失,都不过是范跑跑所要借助的风与浪。或者说,这场网络混战将没有胜利者,除了那个镜片背后闪着狡诘目光的范跑跑。
北大培养了一个靠卖肉为生的陆步轩,但那并不丢人,毕竟他在靠双手自食其力。北大制造了一个范跑跑却应该引为羞耻,不单因为这个人无德而炫耀,更让人不齿的是这个人拿无耻当利益的敲门砖。据说,范跑跑一直自视为中国最有思想、最优秀的文科教师,然而造化弄人,使得这位隐身于草莽间的高人一直籍籍无名。大地震发生了,机会破门而入。范跑跑以“酷爱自由,老母也不救”的惊世言论,在地震的尘埃与废墟中脱颖而出。这是范跑跑事件的1.0版。其后果是被网民痛骂,但在骂名中破土,这是一切无耻者惯用的伎俩。
范跑跑要感谢北大教会了自己4个词汇,分别是道德、专制、自由、公正,正是这4个词为范跑跑埋下了反败为胜的契机。尽管心理阴暗,但范跑跑的智商绝对够用,至少他懂得以什么样的幌子来神话自己,来迷惑公众。一个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逃跑事件,被范跑跑生硬地附体以“反对专制、热爱自由公正”的灵魂。如果此前范跑跑的影响仅仅局限于网络草根之中的话,正是上述貌似宏大的标签勾引了“道德家”与“自由家”的参战。在“道德家”的大棒下,范跑跑以哀鸣与发抖成功策动了网民的反水,他们本来只是恶心“道德家”的虚伪,不成想居然异化成为对范跑跑的同情。此为范跑跑事件的2.0版。在这次升级中,范跑跑从一个无耻者洗脱为一个受害者。
就在范跑跑事件即将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3.0版本被适时推出。应该说,范跑跑被取消教师资格一点都不出人意料。在危急时刻置学生生死于不顾反而独自逃命,这样的人没有资格继续担任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教师任职资格,是依法行政的体现,不需要从网民或者家长那里寻找道义理由。这一点范跑跑也已心知肚明,但获知此事他一定欣喜若狂,因为机会又一次降临。他将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就有权作出的行政行为,故意拔高成“国家教育部取消其教师资格”,自我炒作的嘴脸显露无余。之后,立即宣称自己将要起诉维权。
到这里,范跑跑还嫌不够。这个高智商的北大生再一次发挥了引导舆论的天才,对自己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避而不谈,反倒重启话题谈起了“批判国家”的事情。范跑跑说,不能因为我批评国家,就说我不爱国,不能因为我不爱国,就取消我的教师资格。这段莫名其妙的话让人顿生寒意,因为此刻范跑跑已经不仅仅是追求自由的受害者,而且升级为因“批判国家”而遭受权力迫害的人。范跑跑还进一步补充说,他将继续一一批判教育部门的不作为、自以为是、毫无进取。这样以来,就更加能够证明他不是因跑受罚,而是因言获罪了。越是耸人听闻的罪名,越能让自己出更大的名,越能得到不明就里的人们的力挺,范跑跑显然深谙此道。
这就是范跑跑事件从1.0版到3.0版的进化历程,范跑跑就像一个稳坐大网中央的蜘蛛,毫不费力地俘获着我们的叫骂或同情。对他而言,叫骂是他出名的手段,同情是他上升的力量,两拨人的殴斗将一个无耻者高高抬起。在任何时候,独立的判断都远比坚持或激愤更重要,做到不被别有用心者利用,也是作为网民作为人的基本的尊严。范跑跑,让他在耻辱中被人遗忘吧。
红网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