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香港贫富差距加大

2025-02-25 学习 评论 阅读
  

  香港贫富差距加大

:Robin Kwong  

  

  :英国《金融时》

  

  



东亚经济评论  文章页数:[1]
香港最贫困的居民区,往往也是香港最与世隔绝的一些地区,坐落在远离香港著名商务区和购物区的死胡同里。

  

  励德邨(Lai Tak Tsuen)则是个例外。这是个公共住宅区,住户主要是低收入家庭和靠政府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励德邨8栋建于70年代的混凝土塔楼,距离香港一个主要购物区令人眼花缭乱的购物商场,只有很短一段公交车程。这里的9000名居民,也即将迎来一些富有的新邻居。

  

  就在隔壁,在香港首富李嘉诚(Li Ka-shing)开发的豪华楼盘——名门(The Legend),工人们正在准备安装稀有的装饰性意大利蓝石,一盏价值77万美元的大厅枝形吊灯,以及其它的收尾工作。

  

  虽然励德邨居民每月的房租是205美元,但名门一套3850平方尺高级公寓最近的售价却达到了1580万美元。已在励德邨居住32年、在香港东区议会代表励德邨居民的叶就生(Ip Chiu-shing)问道:“像名门这样的地方,谁能住在那儿?”

  

  这些不太可能住在一起的邻居,突显出香港特首曾荫权(Donald Tsang)面临的一个微妙政治问题。在3月25日结束的选举中,香港由795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再次任命曾荫权为香港行政长官,任期5年。

  

  在曾荫权对亲民主立法会议员、律师梁家杰(Alan Leong)形式上的“竞选”活动中,香港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成为竞选的核心问题。

  

  立法会议员张超雄(Fernando Cheung)表示:“我们不是这样一个社会:人民挨饿受冻,或是上不起学,看不起医生。但是,你只需要四下看看(就能看到这种差距)。”

  

  这种差距的扩大,部分原因在于地产及资产组合价值的显著增长,香港的富人因此受益。在社会的另一端,以低技能工人为主体的内地移民的大量涌入,使香港在职贫穷者的队伍进一步扩大。

  

  在竞选宣言中,曾荫权和梁家杰均承诺要解决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曾荫权还称之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但是,由于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做得不够,曾荫权领导的特区政府已经受到抨击。在去年实现财政盈余70亿美元的情况下,特区政府仅额外拿出了1.15亿美元来舒缓贫困。关注劳工问题的立法会议员也批评特区政府拒绝支持最低工资法。相反,曾荫权政府支持香港低收入清洁工和保安的雇主实施自愿工资计划。

  

  反对派立法会议员还指责特区政府在选取前隐瞒重要的贫富差距数据。引人注目的是,在2月份公布的2006年调查结果中缺少最新的“基尼”(Gini)系数。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不平等状况的通用方式,0代表绝对平等,1代表绝对不平等。

  

  特区政府已表示,它正在进行一项更详细的研究,结果将于7月份发布。一位政府部门主管官员本月对立法会议员表示,照原样公布基尼系数 “可能会引起对香港收入分配状况的误解。”香港半数工人年收入不超过美元。

  

  历史趋势并不令人鼓舞。在2001年进行上一次人口普查时,香港的基尼系数从1991年的0.476攀升至0.525。除了来自内地金融和服务领域的精英以外,香港大多数移民通常缺乏专业技能。

  

  过去10年,约有50万内地人移居香港,使香港人口增加约8%,达到680万人。根据2001年的数据(由于港府推迟发布2006年收入分配研究结果,2001年的数据成为最新数据)显示,新近抵达香港的内地移民的家庭收入,仅为香港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经济学教授雷鼎铭(Francis Lui)表示:“只要还有低技能工人不断涌入,(仅凭增加就业机会)如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在励德邨,叶就生亲眼见证了这种变化。他说:“十年前,这里没有人接受社会福利救济。现在,这样的人已经很多了。”

  

  译者/ 何黎 Robin Kwong香港道 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

标签:香港   政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