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本只怕拳头--网络时政文摘(2010-9-10)
网络时政文摘( 2010-9-10 )
龙吟大地:必须破日对钓鱼岛控制
讲真话:钓鱼岛问题不能软弱
龙吟虎啸:阿Q自欺 必被人欺
强词有理:小日本只怕拳头
铁笔铮铮:抛掉自欺 赶走日寇
指点江山:中国政府退无可退
英国智库:亚洲多国试图制衡中国
军政界:中美南海撞机屈辱史
(图文)唐家璇回忆录曝中美撞机真相
公僕贪得无厌 办伤残证自肥
看清中国社会真实面貌
..................................
龙吟大地:必须破日对钓鱼岛控制
本文重点
* 扣船捕人够狠够奸
* 千船齐发直插钓岛
日本海上保安厅突然对中国福建渔船捕人扣船,并依日本国内法起诉中国船长,使事件成为中日关係的一次危机。笔者认为,事件是日本不仁不义在前,中国是被迫出手还击,应该抓住这个机遇破除日本对钓鱼岛及其海域的实际控制权。
还有几日,日本执政民主党就要举行党代表选举,颇具实力的小泽一郎挑战菅直人。日本一般看法,平民出身的菅直人颇得民间支持,但是党代表选举不是由民众投票,而是民主党内具有投票权的议员作出抉择,因此菅直人被小泽击败而失去首相位置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于是,笔者不由不想到,菅直人在此风雨飘摇之际,竟然作出决策对中国福建渔船捕人扣船,到底为甚麽?
扣船捕人够狠够奸
起初,笔者认为,菅直人是政坛初哥,不知中日关係的深浅,因而莽撞行事,又或者以强硬姿态博取民意,以赢得与小泽的决战。但细想一下,民主党代表选举是党内投票,社会民意的影响其实有限,而菅直人也在政坛打滚半辈子,不可能不知道中日关係的利害。实际上,菅直人扣船捕人这一招够狠够奸的。
第一,菅直人扣船捕人,是逼北京继续默认日本对钓鱼岛及其海域的实际控制权。日本方面自近年来中方加紧在钓鱼岛相关海域活动,以及中国实力日益增加,对可否保有钓鱼岛相当焦虑。他们明白,要中方承认日本拥有钓鱼岛及其海域主权,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一直以来,中方对日方对该岛及其海域的控制权採取默认态度,现在还不知道中日双方对此是否有秘密协议,但是表面现象可见,北京对于港台的保钓活动不但不支持,而且是阻挠保钓船出海,而北京的测量船和军舰更是绝对不进入钓鱼岛 十二海里 范围之内。总之,北京的这种克制,造成今日日本舰艇独自在钓鱼岛海域游弋、驱赶港台及大陆渔船的局面。
这次,福建渔船仅进入钓鱼岛 十二海里 范围边缘,即遭两艘日本舰艇夹击,笔者认为,夹击不是新动作,这次新在扣船捕人,依日本法律起诉。如果北京低调反应,例如只要求放船放人,那麽日方在作了审判之后再放船放人,也是彰显日本对钓鱼岛及其海域的主权和实际控制权。
第二,菅直人辣在要拉美国下水。近期,美国继续表示对钓鱼岛中日主权争议不表示意见,但该岛又属《美日安保条约》范围。因此,如果北京出动军队与日方对抗,日本就会促使美国介入,从而更加确认其对钓鱼岛的主权。
千船齐发直插钓岛
对于菅直人的阴招,北京似乎软不得也硬不得。但在笔者看来,也可见招拆招,那就是组织「千船齐发钓鱼岛」,由港台大陆一千艘民间船隻全方位直插钓鱼岛,背后则由解放军海军撑腰。只要进入钓鱼岛 十二海里 范围,就是首战胜利。以后视情况陆续有来。
古吕
讲真话:钓鱼岛问题不能软弱
钓鱼岛海域再起风云,但这次事态严重得多,中国渔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碰撞,渔船船长被捕,中国政府应有更严正、强烈的反应。
我长期以来都十分关注钓鱼岛局势,○五年和○八年曾两次与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的朋友,坐船要登上钓鱼岛,虽然最终失败,亦曾因日舰冲撞腰椎受伤,但对日本人及中国政府的做法,有深刻的了解。
之所以说这次事态严重,原因在于这是日本人在中国人声称拥有主权的地方碰撞中国船隻,更「执法」拘捕中国船长。情况好比日本人在广州打人,又拘捕被打的人,告他在日本领域非法行动。如此事态,已经到了欺人太甚的地步。因此,站在主权国的立场,中国政府必须要有清晰、明确、严正的回应。
但我相信,外交部不太可能这样去做,原因很简单,根据以往的纪录,往往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提出的理由,无非是太过激烈的回应会影响中日关係、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辛辛苦苦获得的成就、影响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影响中国的整体经济利益等等,于是会要求民众以大局为重,禁止恶化两国关係。
这些理由好像很有道理,特别是影响中国国际形象这一点,但我要告诉他们,这是错的,是没有用的,更是伤害中国利益的「不作为」,也再次反映中国政府在处理此类外交事务上的没有自信、缺乏远见。
朱幼麟
龙吟虎啸:阿Q自欺 必被人欺
中国渔船和日本巡逻艇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中国船长被日本带走,十四名船员被扣押,日方声称将按照日本法律处理此事。事情发生后,中日展开激烈口水战,互致强烈抗议,各自重申拥有钓鱼岛主权。然而,由于钓鱼岛数十年来事实上被日本佔据,中国十分被动,「抗议」早已无效,只是今次发生了人船被扣,又要遭受日方法律制裁,北京再只是「喷口水」,那是根本无法过关的,想如以往阿Q似的骂几声娘就扬长而去,不了了之而不得也。
很显然,事情的发生,已经把北京逼入死角,退无可退,再也不能自找台阶来下。中国渔船在自己国家的海域与日本巡逻艇碰撞,人船被日本扣押,还要受日本法律制裁,这是早已不能拿「搁置主权争议」说事可了的事情。过去,北京一直用「搁置主权争议」自欺,以为这样就能免生事端,且能「维护主权、领土完整」。世界上哪里有这麽便宜的外交?这种「自欺」和「乡愿」心态早被日本看透——北京没有维护钓鱼岛主权的决心、意志和能力,日本佔据可也,行动可也,派巡逻艇可也,扣押中国渔船可也,用日本法律制裁可也!今次北京多年来「搁置主权争议」的政策彻底破产。
请看日本方面是怎麽在「主权争议」问题上掴北京耳光的。日本外务省发言人佐藤悟说:「这次发生事件的尖阁诸岛(即中国的钓鱼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在历史上、国际法上都不容置疑。从日本的立场说,日本对尖阁诸岛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不存在任何所有权的争议问题。」
听到吗?日本根本不认为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有甚麽「争议」,那多年来北京的「搁置主权争议」是讲给谁听的呢?是的,「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自取其辱了多少年!我们丢失主权了多少年!我们自欺、乡愿了多少年!我们伤了人民之心多少年!我们被国际社会勐看笑话了多少年!现在该是亡羊补牢的时候了。
柳扶风
强词有理:小日本只怕拳头
日本点火,钓鱼岛再起烽烟,中国渔船被扣,这次是大玩还是小玩,既看日本,也看中国。
中国外交部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又是交涉,又是抗议,还约见了日本驻华大使,煞有介事的,可惜再强硬也不过止于嘴巴而已。讲多无谓,食多会滞,中国政府与其慷慨激昂,不如拿出实际行动,否则人家一于当你唱歌。
小日本一向欺软怕硬,他们不怕抗议,只怕拳头。最近国共两党大打口水仗,争论谁领导中国人民在二战中打败日本,其实,日本人从来不承认是被中国人打败,他们只承认是被美国人打败,所以死心塌地做美国人的走卒,根本没有将两岸政府放在眼里。国共两党要是真的有种,何不把日本人赶出钓鱼岛!
人们始终不明白,为甚麽每次发生领土或领海纠纷,吃亏的总是咱们中国人?所谓「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到头来变成逆来顺受,步步退让,弄得连渔船在自己的地方作业也提心吊胆,简直窝囊到了极点。钓鱼岛被人家牢牢控制住也就罢了,中国政府还邀请日本「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那才是匪夷所思呢。李鸿章阴魂不散,愤青怒斥当局丧权辱国,绝对没有骂错。
日本和周边国家有三大领土纠纷,北方四岛之争,日本斗不过俄罗斯;独岛之争,日本也斗不赢南韩;只有钓鱼岛之争,日本才敢欺负中国。人比人,气死人,俄罗斯和南韩能够寸土不让,为何中国做不到呢?这难道还不值得中国政府反思吗?
陈竞立
铁笔铮铮:抛掉自欺 赶走日寇
一艘中国渔船在属于中国的钓鱼岛海域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的「驱赶阻挠」,双方展开追逐并碰撞。结果中国船长被日方带走,十几名船员被「变相扣押」。日方声称要按照日本法律对中国船长和这件事进行处理。
事发后,中日双方皆严谴对方侵犯了自己的主权,皆声言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属于自己的领土。日方声称今次撞船是「中方故意行为」,中方则认为日本今次比以往态度更加嚣张强横。联繫到最近一个月来的「东海风云」,日本多次表明要加强对钓鱼岛的「安保」、「控制」,要派兵驻扎,此事件的发生和日本方面的嚣张强横自更有「本」也。
钓鱼岛的主权争议,中日双方都知道,是一个根本不能靠解决「争议」就可解决的问题,也即不是靠谈判就可解决的问题。这点日本人比中国看得更明白,并及早下手,先行佔据,不但动口,而且动手。中国过去数十年来,则一直抱有莫名其妙的幻想和乡愿,以为争议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妨先「搁置争议」,还以为「后代会有智慧解决问题」。此乃可笑的自欺。日本人一直在偷笑,也一直在利用中国方面的「自欺心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际佔领解决「争议」!今天出现的麻烦,今天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处处被动捱打的局面,正是上述自欺政策和心理的必然恶果。
面对今次事件,北京应彻底抛弃自欺心理和政策,用实际行动维护钓鱼岛主权,用坚船利炮赶走日寇,否则必丧权辱国、麻烦更大!
柳太极
指点江山:中国政府退无可退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而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竟然在中国海域碰撞中国渔船,逮捕中国船长,并根据日本国内法律对其所谓起诉,这是对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赤裸裸的侵犯,也是对我民族尊严明目张胆的挑战,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年以来,由于美国对台军售、会见达赖、汇率摩擦、「天安舰事件」、美韩黄海联合军演等一系列事态,令中美关係呈现曲折,美国舆论遏制中国之声不绝于耳;加上美国突然高调介入南海争端,日本认为浑水摸鱼时机已至,藉着山姆大叔撑腰狐假虎威,公然加快对钓鱼岛佔据合法化、永久化的步伐。只要连繫日本最近拟将钓鱼岛列入「国有资源」、计划派兵进驻、叫嚣「涉及钓鱼岛主权要向中国说不」等一连串大动作,可知近日撞船、扣人、起诉完全是故意为之的强硬姿态。
面对日本政府咄咄逼人的侵略行径,中国政府除强烈抗议要求放船放人之外,应根据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方针反制日本:一是下令渔政船或东海舰队到钓鱼岛执行巡逻、护渔、护航任务,宣示主权,坚持不打第一枪,若日方胆敢先开火,则坚决自衞反击;二是择日宣布将钓鱼岛及附近岛屿划为导弹试射区,试射期内外国船隻、飞机禁止通过。
中国对钓鱼岛领土主权表现,关乎东海大片经济专属区的归属,也关乎对南海诸岛被佔岛屿的取态,牵一髮动全身,中国不能软!
刘梦熊
英国智库:亚洲多国试图制衡中国
据凤凰卫视道,全球知名智库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近日发表告,指出亚洲多国正在加强军事与外交合作,制衡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
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表2010年度告《战略调查》中分析过去一年的国际形势。指出中国大陆经济与军事实力不断壮大,越来越引人侧目。亚洲国家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中国在区内更积极主张本身权益。
虽然美国高调宣佈重返东南亚,但亚洲国家普遍认为,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仍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阿富汗战争的拖累与消耗。因此,亚洲中型国家,如印尼、韩国、澳大利亚等正积极寻求区内联手,确保在亚洲多极势力下维护自身利益。
告指出,韩国正在建立中型强权行动模式,与不同国家结盟,例如同阿联酋展开核能合作。
澳大利亚、越南也明显增加了国防开支,投资潜舰和其他军事科技,号称为了遏阻未来中国可能的冒险主义。而这些中型国家正力促区内另一强权印度,扮演制衡中国的角色。不过,告指出,印度和中国在有关气候变化的议题上,已经站在同一立场对抗西方国家。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每年在不同地区主持召开安全形势论坛,包括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这个机构出台的研究告具有广泛影响力。
事实上,同印度一样,区域内许多国家在政治经济议题上需要与中国合作,中国也同区内诸国,在能源,贸易等领域保持密切往来。对于中国来说,目前最为迫切的是提高国内经济水平,不会轻易破坏睦邻友好关係。
另外,世界经济论坛9号也公佈了年度全球竞争力排名告。美国从去年的第2名下降到第4名,中国进步两位,排第27,瑞士则连续两年蝉连第一。
军政界:中美南海撞机屈辱史
在日本非法绑架中国渔民、挟持中国渔船的敏感时期,「新华网」引述「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摘录唐家璇前外长的新书《劲雨煦风》片段,重现二○○一年中美南海撞机屈辱史。抚今追昔,中国人扼腕叹息。
该书回忆: 四月一日 ,美军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 一百零四公里 海域撞毁我空军「歼8Ⅱ」战机,飞行员王伟失踪。受损的美机在未经许可下,进入我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陵水军用机场。唐家璇写道:「按国际惯例,我们对美国侦察机上的二十四名美方人员进行了安置。」
既然美军间谍飞机在中国经济专属区造成解放军机毁人亡,更非法闯入我领空、领土,中国不是应该对双重肇事的嫌犯拘留审查吗?当局用「安置」的中性字眼,已经是理直而气不壮了。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不承认「撞机事件」责任,一味要求中方尽快「释放美军机的机上人员,并归还美国侦察机」。同时,美军还派三艘驱逐舰前往海南岛附近游弋。在谈判期间,美军悍然恢复对中国近海的侦察飞行。
北京的交涉焦点是美方向中方道歉的字眼,是「apologize」、「sorry」还是「regret」,最后中方接受了「very sorry」(深表歉意)的措辞。 四月十二日 ,美军EP3侦察机上的二十四名人员坐美国包机回国,安度复活节。
此后,中方迫使美国将侦察机拆卸运回国,算是外交胜利。北京要求美国就解放军机毁人亡的事件作一百万美元赔偿,一架「歼8Ⅱ」战机价值几百万美元,但一级飞行员王伟生命何价?
叵耐美国佬只肯给几万美元的食宿费,时任总统布殊更拒绝北京的要求,表明美军不停止在中国海域的侦察。
司马成
(图文)唐家璇回忆录曝中美撞机真相
中评社
北京时间 2001年4月1日上午 ,美国一架EP-3军用侦察机又飞到我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我空军两架歼—8战斗机立即起飞对其进行跟踪监视。9时7分,正当我方军机在海南岛东南l 04公里 处正常飞行时,美国的侦察机违反飞行规则,突然大角度转向,撞上我方一架军机,致使飞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失踪。受损的美机则在未经过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我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陵水军用机场。按国际惯例,我们对美国侦察机上的24名美方人员进行了安置。
看上去这是一桩偶发事件,其实有其必然性。自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从未中断过对我国沿海的侦察飞行。从2000年下半年起,美军飞机侦察活动更加频繁,而且越来越贴近我们的领海。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向美国方面提出交涉,要求停止此类侦察活动,但他们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
外交部主管美国和大洋洲事务部长助理周文重在事发当天就紧急召见了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强调事件的责任完全在美方,美方必须对中国人民做出解释。
对于“撞机事件”,美方调门很高,气焰十分嚣张,根本不想承担责任。普理赫声称,他不能同意中方关于“撞机事件”责任的说法。对于中方坠毁的飞机和失踪的飞行员,美方只是轻描澹写地表示“遗憾”,虽然表示愿协助中方搜救失踪飞行员,但更多地是一味要求中方尽快“释放美军机的机上人员,并归还美国侦察机”,甚至提出不淮中方人员登上美国飞机进行检查。
周文重当即驳回了美方的狡辩,拒绝了美方的要求,并强调,对美方给中方造成的损失,以及美机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一事,中方保留进一步向美方交涉的权利。美国一向善于操纵舆论,先声夺人。北京时间 2001年4月1日下午三时 许,也就是“撞机事件”发生后六小时,美军太平洋总部便在其网站上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将“撞机事件”公之于世。声明要求中国政府按照国际惯例,保持飞机的完整,保证机组人员的安全,为飞机和机组人员立即返回美国提供便利条件,而对中方飞机被撞后坠毁、人员失踪,则只字未提。
针对美国方面蛮不讲理的态度, 4月2日晚上 ,周文重再次召见普理赫,向美方表明中方严正立场。他告诫美方要正视事实,承担责任,向中方道歉。
可是,两天过去了,美方的态度依然很强硬。
2001年4月2日 和3日,布什总统连续两次发表讲话,表示美国的优先考虑是机组人员尽快返美,以及侦察机须在未经“破坏或摆弄”的情况下完整归还美国;说什么美国已经给中国时间来做正确的事,现在是让美机人员回家和归还美机的时候了。他还声称,这一事件可能破坏两国建立卓有成效关系的期望。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竟以“监控局势发展”的名义,派遣三艘驱逐舰前往海南岛附近游弋,并在南中国海地区停留。
美方的态度和做法让我们感到很气愤,自然也引起中国公众的强烈反应。互联网上已有不少人提出要向美国驻华使馆抗议示威,甚至要求中国政府依法审判美机组人员。
经过我们多次坚决斗争,美方有所触动,态度有所转化,开始趋于务实。
美国东部时间 2001年4月4日 ,鲍威尔国务卿在美国国务院向媒体表示,他对中国飞行员失踪表示“遗憾”。鲍威尔当天还以个人名义致函钱其琛副总理,提出美方愿和中方一道为两国关系努力,使这一事件成为过去。
次日,布什总统在全美业编辑协会年会上讲话时,也对中国飞行员失踪和中国损失一架飞机表示“遗憾”。他还强调:“我们同中国的关系十分重要”,“不应让这个事件影响(美中)关系的稳定。”
为让美国方面认清形势,承担责任,做出道歉,我们与美方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在北京,从 4月5日 到10日,周文重部长助理与普理赫大使进行了11轮艰苦谈判,最多时一天谈了3次。较量的焦点主要是,美方必须就撞毁中方飞机、导致中方飞行员失踪及美机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国机场,向中方道歉。
在华盛顿,杨洁篪大使频繁约见美政府官员、前政要、重要议员,希望他们发挥影响,推动布什政府早日向中方道歉。
但是,形势严峻的一面还很突出。美国舆论不理解中国依法对美机进行的调查取证工作,声称中国实际上已将美机组人员扣作“人质”。在美国媒体煽动下,一些美国民众,特别是美方机组人员家属情绪激烈。
据我国驻美国大使馆告之,那段时间,使、领馆连续接到不少恐吓电话,一些人还有组织地到使、领馆门前示威。白天,常看到路旁的树干上飘着黄丝带,据说是象徵对亲人的思念;到了傍晚,一些人则在使馆大门前不远处举着蜡烛,守夜祈祷。还有人竟在街上拦住我们的外交官,近乎歇斯底里地叫嚷:“你们为什么不让我们的人回家”美国内一些反华势力更是蠢蠢欲动,伺机破坏中美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杨大使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採访,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明真相,阐明立场,直接做美国公众的工作。杨大使对事件做了一个美国人容易理解的比喻:一伙人总在你家门前转悠,家里有人出去查看,结果自家的车子被毁,人也失踪了。对此,家里人总该有权利做一点儿调查吧,对方至少应该道个歉,这“非常重要”。他希望美国人民自己做出公正判断。
这次採访播出后,对美国的舆论产生了积极影响。据媒体称,在杨大使接受CNN专访之后,赞同美国政府向中国道歉者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由最初的不足20%勐增到后来的50%以上。有的美机组人员家属表示,如美方道歉就能让他们的家人回家,他们支持向中方道歉。
在我们的压力下,美方开始让步了,但步子迈得很不情愿。
2001年4月5日晚 ,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给外交部送来了一份以普理赫名义写给我的信,算是美国政府给中方的道歉信。
我们要求美方必须满足三项要求:一是美方必须以适当的英语措辞,对事件本身、中方飞行员和飞机损失及美机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国机场,进行道歉;二是在飞机降落问题上,美国人必须承认“未经允许进入中国领空”;三是美方应对中方妥善安置机组人员表示感谢。
但是,在信件第一稿中,美方仅轻描澹写地对中国飞行员的失踪表示“关切”,对于其他两项内容也未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这离我们的总体要求相去甚远,当然不能接受。我们当即批驳美方毫无诚意,指出这根本不能作为商谈基础,美方必须道歉,否则双方就没有必要再进行接触。
看到我们的态度非常坚决,美方不得不再次软化立场,表示愿意和中方探讨修改措辞,满足中方要求。
6日上午,美方递交了第二稿。在这一稿中,美方对王伟家属、朋友和战友表达了遗憾,但同时又称美国政府不能对此“事故”道歉。对美方的顽固态度,我们再次坚决顶回。
6日晚,美方递交了道歉信的第三稿。7日上午,我们再次对道歉信的内容提出意见,要求他们修改。我们明确告诉美方,如不按中方意见进行修改,中方决不接受。
美国人无路可退,不得不再做修改,于当天中午,向我们递交了道歉信的第四稿。在这一稿中,他们接受了美国应向中国人民道歉的要求,但又称,中方应允许美方在不迟于 5月7日前 ,将美机运离中国。美国人居然给我们提出了条件。这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决定再做交涉。
4月8日 ,周文重部长助理同普理赫大使又先后进行了两轮磋商。当晚,美方向我们提交信件第五稿。这一稿在表示歉意时加重了语气,相关表述都改用 “very sorry”(深表歉意)的措辞。美方还接受了在信中增加“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的内容、对中方妥善安置美方机组人员表示感谢,并且去掉了“中方应允许美方在不迟于 5月7日前 将美机运离中国”的内容。
这一稿基本符合了我们的要求。当晚,美方又应中方要求,在对信中的一些措辞进一步修改后,向我们提交了新的道歉信。这是美方向我们提交的第六稿。
在这次围绕“撞机事件”的斗争中,焦点是道歉问题。因此“道歉”一词变得重要、敏感。在英文中主要的词有三个:“apologize”、 “sorry”和“regret”。专家们认为,其中最正式的是“apologize”;其二是“sorry”;语气最弱的是“regret”。
另外,如果一国政府对另一国政府说“sorry”则肯定是“道歉”。如需加重语气,可在前面加“very”或“deeply”等修饰词。
就美方道歉信内容达成一致后,双方商定于 2001年4月11日 由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代表美国政府正式递交中方,我则代表中国政府接受道歉。
下午5时30分,普理赫准时来到外交部,我在外交部橄榄厅会客室接受了美国政府全权代表、驻华大使普理赫代表美国政府递交的关于“撞机事件”的道歉信签字文本。
接受道歉信后,我对普理赫说,我现在正式通知你:我们理解美国人民和机上人员家属盼望机上人员早日回国与亲人团聚的急切心情,鉴于美国政府已向中国人民道歉,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中国政府决定允许上述人员在履行必要手续后离境。
听了我的话后,普理赫似乎鬆了一口气。
2001年4月12日 ,中方在海口美兰机场向美方移交了美EP-3侦察机上的24名人员,允许他们乘坐美国政府租用的一架商业包机从海口出境回国。当天距西方的複活节还有两天。
在处理美军机上人员问题上,我们始终做到入情入理。美方部分人员回国后抱怨说他们受到了严格监控和长时间审讯,说我们把他们当做“人质”扣押。这些人弄错了自己的身份。要知道,他们并不是游客,更不是贵宾。他们是不速之客,是对中国国家安全和主权构成威胁,撞毁中国军用飞机,致使中方飞行员牺牲的美国情人员!我们完全有权对他们进行必要管束,也完全有权要求他们配合调查取证。
儘管如此,我们还是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并根据中美领事条约的有关规定,安排美国使、领馆官员先后五次探视,并安排美方机上人员给家人打电话平安,向他们转交美方送来的日用品,允许他们通过电子邮件与家人联繫等。后来,布什总统在美方机上人员返回美国后发表讲话,承认他们“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受伤,也未受到不当对待”。
经过与美方的较量,围绕“撞机事件”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事情并未结束,下一阶段将转入如何处理美方飞机的问题。
从2001年4月中旬开始,以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卢树民为团长的中方代表团与以美国防部副部长帮办维尔加为团长的美方代表团,就如何处理美方军机问题,在北京进行了反覆谈判。
对“撞机事件”的处理,据说美方内部特别是国务院和国防部之间一直存在分歧。两家都在想方设法争夺处理这一事件的主导权。所以,在谈人的问题时,是美国国务院主导;现在该谈飞机了,则变成主要由军方主导。这一次的美方代表团主要由国防部和美军太平洋总部的军官组成,美国国务院仅派了两名官员参加。
这些人以前没有和中国人打过交道。他们一上来就摆出一副颐指气使的架势,这是他们同其他国家打交道时的惯有态度。还有人甚至妄言,以前美国飞机也出现过迫降在别国的情况,其他国家都是很顺利地将飞机还给美国,不仅如此,还得给美国飞机加满油。
会谈一开始,他们竟然声称“撞机事件”责任在中方,要求尽快归还美方飞机,允许美方派人查看并修复美机,还为美国派军机到中国沿海进行侦察飞行无理狡辩。谈判中,对一些具体问题,儘管前一段中美双方已经谈得差不多,甚至已经定下来了,他们也居然全盘推翻。
我们当然据理驳回,并对他们进行“再教育”。我方谈判代表告诉美方,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事件的严重性,採取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对中方的要求做出积极反应,以利于事件的妥善解决。否则,免谈!
2001年5月10日 ,美方的技术评估小组对飞机评估后,提出派技术人员赴陵水机场,将飞机修复后,整机飞离海南。
就在三天前,美方竟然又恢复了对中国近海的侦察飞行,这是自“撞机事件”发生后美方首次恢复此类飞行。我们立即出动战机对美机进行了跟踪、监视。在此情况下,美方要我们同意他们把飞机修好再飞回美国去,简直欺人太甚!
美国人的要求当即遭到我们的断然拒绝。
我们坚持美军侦察机不可能修复后整机飞回去。
我们强调,鉴于美机的性质,如何返还飞机问题,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具有重要象徵意义的政治问题。飞机修复后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整机飞离中国,这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民是不能接受的。
我们告诉美国人,最好丢掉幻想,考虑用其他方式将飞机运回去。
美军侦察机虽然一直停放在海南陵水机场,但如果飞机不拆,返还时必须从海口机场出境。而美国EP-3侦察机是一架大型飞机,长 三十五米 多,高十米,翼展达三十多米,无论从陆路还是海路,都不可能运离陵水机场。从陵水机场走陆路到海口,要经过隧道,飞机不拆根本无法通过。如果走海路,仅仅把飞机运到船上去,就需要专门修一条新路,这条路当然得美国人自己掏钱来修。
最后,美国人考虑再三,不得不提出将飞机拆解后再运走的新方桉。他们决定从俄罗斯航空公司租用一架安—124型远程重型民用运输机,把拆卸后的美国飞机运走。我们同意了这一方桉,并表示愿意向美方提供必要协助。
“撞机事件”后,EP-3飞机一直停放在海南陵水机场。那段时间,海南天气变化无常,时而烈日炎炎,时而阴雨绵绵,还有台风将至的消息。这架飞机一直尴尬地趴放在我们的机场上,早已失去往日那种神气,只能等待着被大卸八块的命运。
2001年6月15日 ,美方派出的负责拆解飞机的l2名技术人员乘坐美方专机,抵达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次日,美方从俄罗斯航空公司租用的安—l24型远程重型民用运输机,也抵达陵水机场,飞机上装载了拆解飞机用的铲车、吊车、工具箱和用于包装的木材等设备。由于拆解飞机所需设备较多,安—124运输机先后分五次运入这些设备。
6月18日 ,拆运工作开始。拆解工作持续了十多天,直到 6月29日中午 才全部结束。
在飞机拆卸的过程中,安—l24运输机先后将已经拆卸下来的飞机起落架、天线和机翼等部件,分批运回美国。
7月3日 ,第十个架次、也是最后一个架次的安—124运输机,装载着美国EP-3飞机机体、机上侦察设备及部分拆解工具,从海南陵水机场起飞出境。一个小时后,美方拆运技术人员也离开陵水机场,于次日上午乘美方专机从三亚机场出境。至此,美国EP—3侦察机的拆运工作全部结束。
公僕贪得无厌 办伤残证自肥
太阳
本文重点
* 与民争利 先富自己
内地贪官贪得无厌,连鸡毛蒜皮的好处也要贪佔。河南信阳市民政局局长金振明等三名官员为了到景区免费旅游,利用职权办理了革命伤残军人优待证。区区蝇头小利,引官员「自残」,令人笑掉大牙,也让人愤怒。
堂堂一名局长,四体健全,竟要冒充伤残人士,简直是贪得无厌,吃相如此难看,哪里还有一丝父母官的形象?连如此微薄小利都斤斤计较,对重金诱惑自然更不会放过。事件背后的腐败黑幕如果彻底掀开,肯定臭不可闻。当局应抓住今次事件深入调查,顺藤摸瓜,将贪官绳之以法。
伤残证是国家发给残疾人和因公伤残人士的,可以凭此领取抚恤金、慰问金,享受乘车、免费旅游等优待,体现了国家对伤残人士的关怀,也是为了照顾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方便,现在反倒成全了民政局官员的「方便」。事实上,一个农民工纵使只有半个脚掌,也无法办下一张残疾证,而一个官员只需从容地打个电话,稍微活动一下关係,就能心安理得地享有本该是弱者才能获得的优待。
这类怪事在内地层出不穷,浙江义乌市不久前出现部分公务员把户口迁入农村,愿意回村当农民的怪现象。公务员户口下乡,并非为了与民同甘共苦,而是为了与民争利。
与民争利 先富自己
原来,义乌农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尤其是近郊农民,由于经济发展,土地迅速增值,他们除获得宅基地盖房子外,还可以拿徵地补偿费,每年并可从村集体资源出租、物业等经营收入中获得分红。
一个农村户口至少可以获得二百万元的收益,正是因为有如此巨大的利益,才会吸引不少公务员不择手段,竞相下乡。这些农民公务员端着让人眼红的「铁饭碗」,享受公僕的优厚待遇,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连农民碗里的肉末也不放过,不惜弄虚作假,与民争利,好处佔尽,简直是利欲熏心,令人髮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内地很多官员把权力当做牟利的工具,无所不用其极。管土地的靠土地牟利,管房产的靠房产牟利,管工业的靠工业牟利,管农业的靠农业牟利,不管甚麽岗位,到了这些贪官的手中,都成了牟利的平台。民政局官员办伤残证,完全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不择手段的权力自肥。
当局口口声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但在很多官员看来,执政首先是为己,以人民币为本。他们手中的权力,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先造福自己。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内地很多官员早已失去了作为父母官的本色,有的只是一家大小的算盘。这样的官员,老百姓对他们还有何指望?
看清中国社会真实面貌
上周一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出现“回暖”迹象,经媒体道后再次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很多人在此轮房地产调控之初就表达过极度的“担心”——复性的上涨是很有可能在调控过后发生的。此时,这一观点甚至被表达为还未等到“调控过后”,而是在调控之中就顽强地逆转了调控。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马上就有官方的观点(当然这之中更多的是以“非官方”身份表达的)出来吓唬市场、安抚民众,如果出现反弹只会招致更严厉的调控,民众大可不必参与到短暂的“回暖”的楼市。
另外一对“冤家”上一周的对垒也非常有趣,那就是王小鲁(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的副所长)以及国家统计局的两位官员。他们之间关于中国人“灰色收入”到底有多少,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的问题争得不亦乐乎。
最新的情况表明王小鲁似乎更占上风,因为官员在质疑王小鲁的调查和统计方法不得当后,得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明显偏高了”。这个结论是如此脆弱,王小鲁只需反问一句,“如果结果‘不可靠’,会有偏高和偏低两种可能,为什么是偏高而不是偏低”,对方便失语了。
王小鲁的反质疑远比我这里写到的复杂,就如同他主持的告《灰色收入与国发收入分配》一样,他希望以学术的方式研究问题、指出问题,甚至尝试提出解决之道。本人不是学问家,无法参与学术意义上的讨论,但我们还是从这个现在看起来非常学术的问题中看到了中国问题的实质。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二元的、官和民的两个等级的社会中。
与世界历史上其他文明的等级社会以及此后形成的等级差异不同,中国的社会其实并没有很多等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似乎又不像等级社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独有的“科举制度”又提供了一个跨越两个等级的通道,也就是说低等级中的人如果通过了高等级设定的考试,就有机会进阶入级;反之,高等级中的“坏人”,当犯上作乱之后不但被剥夺生命,更重要的是会连带大量宗亲被贬为“庶人”,打入“二元社会”的另一半去。
这与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和公众热议的“分配不公”的问题的关联到底在哪儿?在我看来,它们完全是一个问题。
中国社会在工业化之前,只有城乡差别和官民差别。当官的住城里,老百姓住乡下。有一些中间地带,比如在城里的下人,在乡下的士绅。但如果你人在城里,不能和官搭上关系,你与乡下人没什么区别;而在乡下,你家里有城里的官“罩着”又与城里人无二。
至于商人,那就更简单了,“无官不商”嘛。(其实此话可至少做两种解释,没有当官的不从商的;没有当官的相助,就不要从商。后一个好像是正解。)
近代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壮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对社会结构的冲击巨大。与世界的广泛交往,也就是所谓“国际化进程”确实让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中产阶级”的影子。但是,强大的历史惯性,正在改变着新兴的中产,而不像许多仁人志士希望的那样,“中产”改变社会的老结构。
非常让人失望,不是吗?有钱人,一定要与官结伴;没钱的人,只好乞望恩施。当然,正如王小鲁的研究发现,贫富差距如果拉得过大,社会矛盾将会有不可调和的可能。
政府应该是基本认同这一观点的,所以,它试图运用它能运用的最强烈的手段来调控房价,使得城里的“穷人”得到安抚。但是,当今中国的富人真的是太多、太有钱了。他们去日本玩时人均消费5倍于美国的旅游者,他们消费了全球近1/3的奢侈品,他们不论你怎么提高首付款比例,都会一次性付款买房——上周的一则 “沾连国资委”的消息说,有群人团购了北京郊区的一处新售楼盘500套,而且是用现金全款的方式!
有钱人的能力令严厉的调控措施难以形成有效的预期。所以,中国的社会还是二元的,有钱的、没钱的,有权的、没权的。至于他们到底是城乡差距、还是工农差距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就是当下的投资环境,经济上应该没有问题——钱很多而且不停地在流动,流动就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但在政治以及政治治理上,那问题还是蛮大的。
文章:投资者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