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国际热钱危害我国金融稳定、经济安全
何谓“热钱”?所谓“热钱”、“游资”是人们对国际套利资本的通俗说法,它们在国际间伺机寻找套利机会,只要哪里有血,它们就钻向哪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房地产业的持续火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股市的回暖,热钱正千方百计进入我国套利套汇,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形势。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以预防为主,谨防国际热钱危害我国金融稳定、经济安全。
一、大批热钱涌向国内。
渣打银行的王志浩先生,2006年根据其他国家公布的对中国进出口数字倒推,发现中国2005年真实贸易顺差只有350亿美元,仅为官方数字1019亿美元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贸易顺差中三分之二为热钱(非贸易资金流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2007年初表示,中国游资过剩,保守估计有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的热钱在房市和股市里作怪。计算依据是当时有超过8万亿元的外汇存底,但央行只发行2万亿央票冲销,还有6万亿元资金留在市场,在乘数效应下起码有30万亿元人民币。
国家外管局从2006年11月开始实行新政策,对企业出口收汇行为进行非现场监测、分析与排查,对贸易收结汇主体实行分类管理,该局曾发现,有境外投机性资金假借贸易或投资等渠道流入,进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2007年3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储备447亿美元,而同期贸易顺差仅为68.7亿美元,差额进一步扩大,当时的官方解释是国内银行的外汇掉期业务到期。
4月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沿海10个省市启动了外汇资金流入与结汇检查。
6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银行外汇检查情况通会,公布了29家中外资银行的违规情况。检查发现,一些银行违规操作使得一些境外投机性资金假借贸易或投资等渠道流入,甚至变相进入国内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该局副局长邓先宏在会上表示,在履行真实性审核职责方面,部分银行存在违规办理代客收结汇业务、违反外汇贷款相关规定以及违反出口核销管理规定等现象。在开展外汇业务中,一些银行自身也存在违规行为,如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不符合政策要求、短期外债管理不到位、违规办理自身结汇业务以及挂牌汇价超规定浮动范围等。该局已对2006年度检查发现的19家中资银行和10家外资银行违反相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了处罚。对2006年银行自身外债专项检查和2007年银行自身收结汇业务专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正在处理过程中。外汇局局长胡晓炼透露,近期外汇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重点监督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入,强化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和管理,依法对没有实际交易背景和虚出口交易额的外汇流入进行查处。
7月份中金公司出炉的告中指出,在该年新增的外汇储备中,无法由贸易顺差和FDI 所解释的部分大幅增加,这可能显示热钱的涌入。
8月份国家外汇局再次发出警示:国际热钱正在流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对沿海10省市的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的专项检查中发现,贸易和投资项下确实存在资金异常流入现象。据统计,2007年仅半年的时间就有逾千亿美元的国际热钱涌入中国,不得不引起警惕。2007年一季度,中国新增外汇储备1357亿美元,而同期贸易顺差仅为46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159亿美元,差额达734亿美元,占新增外汇储备的一半以上。而根据海关、商务部公布的上半年数据,2007年增长的外汇储备中,有1209亿美元至今无法准确地判断其来路。分析人士认为,1209亿美元主要是各种渠道混入中国的国际热钱。
广东省社科院“境外资金非正常流动课题组” 研究员黎友焕称,初步估算进入中国的热钱现有存量是2500亿~3000亿美元,该课题组受机构委托,从2006年10月份开始关注外资热钱的走向,通过跟踪个案、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发现热钱有的通过地下钱庄进入,而且其实力大小决定了资金周转速度,地下钱庄让“热钱”入境的路径更是五花八门,地下钱庄打到内地银行的指定账户,各地银行分支机构为了争取业绩,马上就会帮着把一笔账做成几笔账,用多个身份证把资金化整为零。跟踪案例发现,2007年年初以来有热钱“弃股炒房”的迹象,“弃股炒房”的主要分界线是2007年的5月30日。但无法估算股市中有多大比例的资金转入了楼市,也无法估算当时热钱是在股市中较多,还是在楼市中较多。课题组曾求证房地产企业,他们也承认有这种情况。同创卓越房地产公司总经理赵卓文认为,外资热钱进入广州是动向,还未形成现象。它的主要目标是高端物业、经营性物业,住宅并不是主要方向。调查还显示,流入境内的资金除进入楼市外,还开始关注原始股。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王允贵9月28日表示,外汇局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外贸顺差是外资流入中国的主要途径,不过一小部分投机资金可能也随之流入。官方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2663亿美元,同比多增1440亿美元。而同期我国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实际使用金额分别为1125.3亿美元和319亿美元。针对这些数据,有人士认为,上半年可能有1200亿美元的热钱进入境内。央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总分析师柴青山由此测算,上半年流入中国的游资大约为1219亿美元,认为去年以来,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外资从不同渠道大量流入,追逐中国国内资产,从而造成中国短期外债加速增长。记者据此向央行新闻处求证,新闻处官员表示,柴青山关于非法和违规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的观点是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的个人观点,完全不代表人民银行的观点。
2008年1月份中国实际FDI(外商直接投资)高达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78%,显示国际游资继续大规模借道流入中国。
二、热钱测算方法之争。
一般人都是根据国际通行的测算游资流入的方法,即当期外汇储备减去贸易顺差再减去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后的余额计算大约游资流入的数量。对此,有的人不认同。兴业银行宏观分析师鲁政委表示,有三种常见的方法估算包括热钱在内的部分外汇资金的规模。一种是所谓“高频率”算法,即用外汇储备减去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一种是“低频率”算法,即观察国际收支中的净误差与遗漏;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观察外债的变化,这一方法运用较少。
第一种计算方法其中还有一些新增外汇流入因素,如海外上市筹资、货币掉期到期。“低频率”算法,所谓误差,是统计带来的,是不可避免的。至于遗漏,就是没有记录的资金流动,像个人持有外汇、个人携外币出境均有不需申的额度,自然会出现遗漏,当然,也不排除还有一个可能是难以记录的违法违规交易。因此,以“净误差与遗漏”的数据由负转正就认为中国有大量“热钱”不足为据。
鲁政委认为,造成外汇储备大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大量货币掉期的到期。他观察商业银行外汇占款的账户变化,发现该项目呈递减态势,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银行又在尽可能多地减少所持有的外汇头寸,这必然也会加速外汇储备的增长。但鲁政委最后说“考虑到上述各种因素后,热钱也仍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
不管那种算法,根据实践经验,我们还要考察外商直接投资中有没有热钱。我们的税收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人民币也越来越贵。微观数据是据说沃尔玛已经削减四成中国定单,但是官方统计显示2007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31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外商直接投资真的增长了吗?还是大量热钱借道蜂拥而入?外商直接投资有热钱,那么经常转移、服务贸易等其他渠道有没有热钱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查、去落实。
三、热钱涌入的原因及其危害。
热钱涌向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人民币与美元利差的逆转也是热钱涌向中国的一个原因。前几年,人民币利率长期低于美元利率,但自2002年之后,由于美元不断降息,使人民币利率高出美元许多。2007年我国为了控制物价,几次提高利率以及美国为了避免次级房贷危机造成经济衰退几次降息,在此之下,为求更大的利差收益,热钱便“水往利处流”。还有一个原因是股市、楼市的持续高涨,引起热钱进入,而这两个市场设防不足,广州的楼市可以说还处于不设防的情况,从卖地开发到买房都没有设限,热钱在两市之间来回游动进行投机。2008年屡屡探底的A股市场,有望成为海外热钱抄底的对象。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称,目前中美利率倒挂,成为国际热钱继续涌入中国的催化剂,在人民币加快升值和加息背景下,中国A股市场将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避风港,他预期08年流入中国的热钱将超过2500亿美元。
国际热钱的流入加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剧了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进一步恶化了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其次,国际热钱自身追逐短期投机利润的特性,决定了其规模的大起大落,这会对金融当局的货币政策产生严重干扰;一旦预期发生变化,热钱很快会同时套现,这会对汇率、货币、股市等造成冲击,进而对一国的国民经济运行造成波动。MCL的两家子公司马丁居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CIM)和马丁居里公司(以下简称MCI),在2007 年8月23日至2007年8月30日之间买入南宁糖业1700万股,并于2008年1月4日至2008年1月25 日之间卖出股票1450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额的5.07%。购入时,南宁糖业的股价在13元左右,而卖出之时,已经涨到了20元,由此粗略算下来,其获益当在1亿元以上。短线炒作获益上亿元而没有公告,使南宁糖业从2月21日起临时停牌。MCL为一家英国公司,公司设于苏格兰爱丁堡,获得了QFII的投资资格。MCIM和MCI皆为其100%的控股子公司。再次,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流出会对国家的金融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回顾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非正常外资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热钱的流入还违背了利用外资的目的,助长了投机之风,高额利润的获取是对国民收入的掠夺。
张庭宾认为“国际热钱”酝酿对华“货币战争”已到关键阶段。其程序是,千方百计推动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促使中国加息,扩大持有人民币与美元、日元资产的收益差;大量“热钱”“八仙过海”涌入中国,导致流动性更加泛滥,资产泡沫更加膨胀,他们再建议以更大幅度升值和更多次加息来解决。这种“火上浇油”式的汇率和货币政策将使泡沫膨胀得更大,从而逼出财政和税收政策,乃至一些行政调控手段;阶段性泡沫被刺破后,财政税收政策成为“代罪羔羊”,政府威信和决策信心将受到打击。与此同时,某些唱空人士则增强了其对中国决策和市场的影响力,使其在将来某个时间戳破更大泡沫更有效率,如此循环,直到中国资产泡沫最后一次被戳破,再也不能恢复元气而止……此种推论并不荒诞,它在“广场协议”后的日本已经上演了一次。
四、热钱涌入的渠道。
中国内地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实行严格管理,国际热钱很难通过合法途径进入中国内地。那么2007半年千亿美元的国际热线是怎样涌入中国内地的呢?
最典型的渠道有:
合法渠道——通过投资渠道从资本和金融项下进入中国。其中,直接投资是热钱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的合法途径。其次,国际热钱还可以通过QFII制度以间接投资方式把外汇转换成人民币资产。
非法渠道——通过贸易渠道进入中国。其中包括,通过境内的对外贸易企业虚贸易出口,如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低进口价格;预收账款和延迟付汇,通过编制无贸易背景的假合同,让国外公司以“预付货款”的名义将外汇汇入国内,再结汇成人民币存款;经常账户下非商品贸易款,如国外汇款、转移支付等。虚增贸易、虚假注册外商投资企业、地下钱庄都是“热钱”进入的方式。
五、如何阻止热钱保证我国金融稳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如何有效狙击国际“热钱”冲击一国经济金融,以及冲击国际金融体系,是国内外理论和实务部门长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和研究国际投机资本的相关问题。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开放不断扩大,“热钱”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金融安全,要从战略和具体措施上认真研究相应对策。
一是要继续加强对新的开放环境下“热钱”问题的研究和认识。首先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当前“热钱”大量进入国内的主要方式、特点。其次是要研究目前“热钱”进入的根本动机,才能标本兼治,使有关政策真正有效。就目前看,热钱进入决不是单纯赌人民币升值,而是要借助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时机,在其他金融和经济领域获得投机利润。第三,不能单纯的关注外汇储备额度的增减,目前,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成立及运行、QDII对外投资的开放只是降低了外汇的经常储备;要防止热钱在外汇市场、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阻击热钱进入中国是第一道防线,防止其进入国内市场投机是第二道防线。堵死了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才能减少压力。不能将降低外汇储备与阻击热钱进入混为一谈,阻击热钱就可以降低外汇储备,但降低了外汇储备并不等于就阻击了热钱,阻击热钱是一项持久的战斗,必须时刻预防,从根源上下功夫,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二是稳定汇率改变持续单边升值预期的被动局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消除股市楼市的泡沫成分,加强股市楼市的监管力度,彻查热钱的进入,保证其健康稳定地运行和发展,预防热钱进入。也就是说通过消除国内市场的投机机会,筑起第二道防线,打消热钱进入的念头。2007年1月23证监会要求券商对进入股市的大笔资金实行新的登记标准,并进行上的审核。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行动有配合《反洗钱法》施行的用意。从2006年年底开始,证监会就已经开始部署,要求各券商对账户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客户进行一遍普查,逐一核实资金,对不能有效证明资金合规的,可以先暂时冻结该账户,将情况上,交由专门机构侦察。就是一次很好的行动,
三是加强对贸易信贷和外商投资企业资金流入的管理,特别是短期资金流入和结汇环节的管理,严格监控上述渠道的异常资金流入以及合法渠道进入资金的流向、使用情况,严禁进入资金的套利使用:套人民币升值之利、股市套利、房地产套利、套利率倒挂之利,MCL对南宁糖业股票的套利,就表面我们在进入资金的流向、使用情况的监管还存在漏洞,在目前监管体系下,监管者只能监管QFII的操作,对于其背后的客户之间以及客户和其他客户的交易,基本上无从掌握,如果南宁糖业不披露信息,一般股民还不知道MCL的违规套利。同时要不断增强反洗钱工作力度,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将查处“热钱”纳入反洗钱重点工作范畴。国家外管局从2006年11月开始实行新政策,对企业出口收汇行为进行非现场监测、分析与排查,对贸易收结汇主体实行分类管理,即:对结汇(将外汇兑换为人民币)“关注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对绝大多数正常经营的企业予以便利。新政策实施后,全国集中筛查并核定的第一批“关注企业”共5303家,占企业总数的3.04%,此后又核定了472家。严格排查已带来了效果。外管局统计数字显示,到2007年4月末,这些“关注企业”多收外汇的总额较2006年9月末下降了40%。从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全国预收外汇货款同比增幅较前10个月下降了44个百分点。外管局称,新举措有助于遏制外汇资金通过贸易渠道违规跨境流动,防止短期资本以出口收汇名义混入境内结汇套利,我们希望这个政策能够进一步加强,并且长期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反洗钱不仅涉及反恐和防止各种犯罪活动,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经济金融稳定的违规投机资本都是反洗钱的重点打击对象。中国官员历来有喜汇的爱好,外汇也成为外商商业贿赂的手段,外汇贿赂不仅是投其所好,而且为受贿人员逃往国外、逃避打击作准备。
四是建立跨部门的热钱监控中心,把预防、阻击热钱进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保证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预防、阻击热钱不仅仅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反洗钱中心的事,还涉及银行、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机构及其市场监管机构,必须建立这些部门的联动机制,协调配合,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和开展工作,方能有效阻击热钱的进入,保证我国金融稳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党的十七大告中明确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等项战略部署。外汇管理局在交流学习十七大告精神的认识和体会时,明确表示将采取措施规范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重点查处违法违规资金流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经济金融安全可能带来的冲击。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