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跃进时亿万中国农民在干什么?从中国十大水库说起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大跃进时亿万中国农民在干什么?从中国十大水库说起  

  

   中国的所谓十大水库就是(一)丹江口水库,(二)密云水库,(三)十三陵水库 ,(四)峡山水库,(五)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 ,(六)陆水湖,(七)新丰江水库,(八)万绿湖,(九)升钟水库大坝,(十)观音阁水库。  

  

   其中毛共时期占了九座,八座建于大跃进时期,一座建于大跃进后,升钟水库大坝建于1976年,只有一座不是毛共时期兴建(观音阁水库1990年5月开工)。   

  (一):建亚洲最大的人工水库丹江口水库(费时15年1958年~1973年)  

  

  

  

   这座水库是目前中国功能最全、效益最佳的特大型水库之一,于1958年大跃进时开始修建,1968年开始发电,费时15年于1973年建成竣工。库区水域总面积745平方公里。在三峡水库修建之前,一直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水库。  

  

   1958年10月,湖北、河南两省所属的襄阳、荆州、南阳3个地区17个县的10余万民工挑着干粮,带着简陋的工 具,汇集到丹江口工地。这10万大军,所用工具只是用扁担、筐子、小木船,运载着黏土、砂石,把汉江截流。 1958年11月5日 ,右岸围堰工程正式启动。10万民工发起了“腰斩汉江”的大会战。10万人三班倒,昼夜不停 施工。那时候,施工现场不到2平方公里,几万人在一起施工,白天真称得上是人山人海。晚上没有电,照明用火把、汽灯,从采料场到江边连成几条火龙。1964年12月,丹江口工程变成了分期进行。前期工程将大坝修建到162 米高程,实现能够防洪、发电。1968年,丹江口水库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部完成。此时的丹江口大坝总长2.5公里,坝顶高程162米,装机容量90万千瓦。水库蓄水运行至今30多年,经历过几次大洪水考验 ,大坝安如磐石。   

  

  作用:  

  

  1:防洪:自水库建成几十年来,共拦蓄、削滞汉江,丹江上游发生的上万秒每立方米的洪水59次。解除了武汉 、襄樊等23个县市1亿多人口及1860多万亩耕地的洪水威胁,其抵御暴洪的能力达到了百年一遇的标准。   

  

  2:发电:装机6台,总容量为90万千瓦时的强大电网。担负着华中电网主要的调峰电量和调频、调相、负载备用,事故备用等任务。不仅解决了武汉襄樊等城市的工农业用电,还为豫西南地区的大部分工农业用电提供了有力 的保障。  

  

  3:航运:在水库建成后,水库上下1000十千米的河道全年可通航300吨级船舶。其中从武汉到襄樊由原来的季节通航变为全年通航,大大改善了鄂西北、以及豫西南地区交通落后的面貌。   

  

  4:灌溉:从水库引水渠首引水,年均引水9亿立方米。常年灌溉耕地360多万亩。其灌溉效益已达5亿元以上。这使昔日“水贵如油”的豫西南湘鄂“三北”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商品粮基地。  

  

   5:养殖:水库形成了700平方千米的水域和众多的库汊,为发展淡水鱼类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已成为一个集国有、集体、和私有等多种养殖并存,年产1000万千克以上的商品鱼生产基地。   

  

  6:旅游:水库库区碧波荡漾、群山耸立、湖光山色、一望无际,自然风光优美迷人。正在成为集旅游观光、疗养度假、水上娱乐、生态观赏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二)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北京密云水库  

  

  

  

   兴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历时三年。库容量为43.75亿立方米,相当于150个昆明湖,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是北京城市用水的主要。环湖公路110公里。如果有机会到北京旅游,人们喝的水就是大跃进时的功劳。   

  

  作用:  

  

  1)防洪:从根本上消除了潮、白河的水害,使其下游600多万亩良田免遭水灾。   

  

  2)灌溉:400万亩旱地变成水浇田,新辟河滩荒地100万亩。  

  

  3)供水:担负着供应北京、天津及河北省部分地区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任务,成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   

  

  4)发电:两座发电站装机容量为9.64万千瓦,年发电量1.15亿度左右。  

  

  5)养殖:库内年产淡水鱼300万公斤所以。   

  

  密云水库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三):北京十三陵水库  

  

  

  

   1958年大跃进时期开始修建的,当年6月30日建成。水库面积是颐和园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为6000多万立方米。总蓄水量为6000万立方米。是集防洪、水利发电、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及教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国家水利风景区、北京市和昌平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山东第一大水库峡山水库  

  

  

  

   1958年11月大跃进时期修建的,1960年9月建成蓄水。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城市及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4万亩。   

  

  历史上潍河曾叫淮河,因为它频繁决口,泛滥成灾,给民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下游的两岸民众称它为“坏河”。过去,昌邑、潍县的民众常说:“开了吴家漫,昌邑、潍县跟着转。开了红崖口,昌邑、潍县跟着走。”“开了田家湾,淹了东半天。过了胶莱河,淹了三合山。”  

  

   峡山水库开始时有劳力3万6千人,最多时达到七万3千人,加上后勤人员超过10万人。水库工程指挥部对民工实行军事化管理,每个县为一个兵团,兵团之下设营,1个公社为1个营。昌邑县当时16个公社,共组建了15个营。高戈庄公社位于库区,全部土地被水淹没,公社整建制取销,社员异地安置。水库工程指挥部驻昌邑县东扶戈庄村,昌邑县指挥部驻昌邑县庞家山后村,民工全部在工地上住工棚。工棚是向下挖半米深,四周筑起1米高的土墙,上面用木头和草搭顶,里面用草铺成地铺,条件十分艰苦。水库国家投资6900万元,基本上全是工程费、材料费,不下发各县,只给社员1个工日1毛钱的生活补贴。社员都是从家里带粮食、咸菜和工具,由村里记工分,其它没有任何酬。   

  

   防住两次大洪水:洪峡山水库库容是13.77亿立方,兴利库容为5.01亿立方。水库建成后当年就经受了严峻考验。 1960年8月12日 ,潍河发生特大洪水,峡山水库入库流量达到每秒6830立方,水库大坝和潍河下流两岸群众安然无恙。 1974年8月13日 ,潍河出现更大的洪水,入库流量达到每秒立方,水库再次发挥防洪作用,化险为夷。这两次洪水,如果没有峡山水库,潍河下流肯定要出现毁灭性的灾害。峡山水库有效地保护了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盐碱地变良田:峡山水库在抗旱灌溉方面也发挥巨大威力。当时,峡山水库设计灌溉面积为100万亩,其中昌邑60万亩,高密25万亩,潍县10万亩,安丘5万。水库配套设施建成后,实际灌溉面积达到了153万亩,其中昌邑78万亩,高密38万亩,寒亭26万亩,安丘8万亩,潍北农场3万亩。由于峡山水库每年放水灌溉压碱,昌邑、潍县北部的盐碱地得到改造,土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亩产由原来200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2000多斤。群众吃水问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   

  

   1959年12月24日 ,山东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昌邑市卜庄营的电影记录片,片名为《峡山水库帅旗飘》。  

  

  

  

  (五)浙江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费时十九年58年~77年)   

   1959年大跃进时期在新安江建德马铜官峡筑坝开始修建水电站而形成的人工湖,化费19年之后的 1977年10月22日 最后一台机组投入运行。面积达583平方公里。水库蓄水后未被淹没的山峰形成岛屿,当水库水位运行于108米高程(黄海)时,2500平方米以上岛屿共1078个,因此新安江水库得名千岛湖。 1956年8月20日 ,新安江水库开始动工兴建。全线整修杭州至淳安公路,并加固桥梁,建上坝公路;同年10月动工兴建兰溪至铜官专用铁路。1957年4月,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开始清基开挖。1958年7月,黄坛口水电站开始向新安江工地供电,为施工期主要电源。 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设叠遇左岸大坍方、洪水破围堰、材料供应混乱、混凝土出现严重质量事故。4月,周恩来总理视察工地时题词:“为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9月,新安江截流,水库开始蓄水。淹没了淳安、遂安的贺城、狮城、威坪镇、茶园镇和港口三个城镇,淹没了49个乡的1377个自然村,淹没了耕地良田超过三十万亩和城镇工商企业两百多家。后来淳安、遂安两县合并为现在的淳安县。  

  

    1960年4月22日 ,新安江水电厂建成,第一台7.25万千瓦机组开始发电。 1960年9月26日 ,新安江水电厂和华东电网并网供电。  

  

  1962年~1963年,陆续在右坝头0、1号段发现多条裂缝。   

  

  1965年12月,枢纽土建工程全部竣工。  

  

   1966年7月12日 ,杭州市大雨,新安江水库水位上升,大坝启闸泄洪。   

  

  1967年6月~9月,发现右岸坡观测点持续沉陷,1号坝段混凝土栏杆断裂。  

  

  1970年5月,新安江大坝右坝肩边坡变形问题讨论会上,提出边坡变形和页岩被淘刷及泥化有关,并认为3号坝段扬压力和渗漏偏大的主要原因是厚层页岩未处理好。   

  

  1977年,9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总容量66.25万千瓦。  

  

    1977年10月22日 ,最后一台机组投入运行。   

  

  

  

  (六):湖北陆水湖水库(费时十七年(58年~74年)  

  

  

  

   于时间  1958年10月23日 大跃进时期修建的,十六年之后于1974年 竣工 。该枢纽承担试验任务外,还有防洪、灌溉、发电、城镇工业和生活供水、航运、养殖、水库旅游等综合水利任务。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400平方公里,占倒流域面积的86.01%;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27.1亿立方米。水库存总库存容7.06亿立方米。电站装机总容量千瓦。   

  (七):广东河源万绿湖新丰江水库  

  

  

  

   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1958年7月大跃进时期开始修建, 1959年10月20日 ,水库开始蓄水, 1960年,第一台发电机组并网发电;1962年,工程竣工。1966年第3台机组投产,工程于1969年10月竣工验收,1976年完成第4台装机。有“华南新丰江、华东新安江”之说,总容量178亿立方米。水库总面积达370平方公里,库容量达139.8亿立方米,是广东省最大的人工湖。通过新丰江水库调节,下游城镇防洪能力得到提高,使8.8万平方千米农田免受洪水灾害;发展了电力排灌,扩大灌溉面积;调节了东江中下游枯水流量,对改善航运、城镇供水(包括向东江下游地区供水)、农田灌溉、潮区压咸等均有显著效益。   

  

  新丰江水电站为坝后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302兆瓦,平均年发电量9.9亿千瓦时,是广东省最大的常规水力发电厂。现在万绿湖以直饮水分配给深圳年供水2亿立方,广州1亿立方,东莞2亿立方。  

  

  

  

  (八):海南岛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库松涛水库(费时十一年58年~68年)  

  

  

  

   始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开始修建,费时10年建成,投资额达1.35亿元,是中国最大的土坝工程之一,松涛水库是全国十大水库之一,当年涛大坝围堰工程施工现场,无数小船连成了四条浮桥,用来方便跨江运土。6万余民工队伍从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儋县、临高、澄迈、东方等11个市县,浩浩荡荡开进松涛水库建设工地。来自广东省的水利专家团和来自广东、河南等地的机械、机电施工队等技术力量也先后到达工地。同时支援水库建设的,还有抽调来的解放军、警察和机关干部约1万人。   

  

  它灌溉三市两县的123万亩良田,每年给海口,洋浦,那大和老城开发区供水4.7亿立方,输送电量1亿多千瓦小时,还给琼岛西北部的12宗中型水库、33宗小型水库提供补水,作为全国第二大土坝工程的松涛,水库保证其土地、热能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已经真正成为集灌溉、防洪、供水、发电、通航、养殖、造林、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在型综合水利工程。历史证明:松涛水库是海南经济建设的先锋,是开发海南的第一把金钥匙,更是海南经济发展之后盾。  

  

   从此,干旱的琼西荒地成为中国天然橡胶自给的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热带果圃和反季节菜园。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在于人类面对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而文明史上最常见、最主要的应战就是治水,通过治水组织和凝聚起民族和社会。   

  

  

  

  (九):湖北最大水库漳河水库(费时九年58年~66年)  

  

  

  

   1958年大跃进时期动工兴建,费时九年于1966年基本建成。经过二十多年的运用,证明设计合理施工质量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库区跨宜昌、襄阳、荆门三个地、市,总库容20.3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它灌溉着荆州、宜昌、荆门三个地、市共260.50万亩农田,是中国九个200万亩以上的大型水库灌区之一,也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建库前每逢暴雨、山洪汹涌,两岸往往溃决成灾,并增加长江洪水压力,严重影响荆江大堤安危。史载自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至1949年一百年间,共发生洪灾50次。然而就在这水患频繁的漳河东岸,有一大片丘陵岗地,年年缺水苦旱,人畜饮水也较困难。当地志书上屡见:“旱,民多莩死”,据历史水文资料分析,漳河灌区干旱发生频率极高,大旱约为十年两遇,中旱五年两遇,小早几乎年年都有。灌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水在河里流,人在岸上愁,天旱地冒烟,十年九不收”。无穷尽的水旱灾害,旧中国无法根治,人民不堪其苦,多少年来治理沮漳河的夙愿无法实现。   

  

  施工期间最多上民工13.30万人,呈现出炮声动地,尘土遮天,人山人海,气壮山河的雄壮场面。工地比、学、赶、帮、超劳动竞赛一浪高过一浪。有200多人在工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十):天津于桥水库

  

  

  

   建于1959年大跃进时期动工兴建,1960年7月完成第—期工程(拦河坝、泄洪洞)。1965年续建开挖溢洪道(。水库大坝为一级建筑物,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最大洪水校核,抗震按8度设防。水库正常蓄水位21.16米,校核洪水位27.72米。水库下游直接影响范围有蓟县、宝坻、宁河、玉田、汉沽等各县(区)的低洼地区近百万人口,300余万亩耕地。   

  (十一):河南宿鸭湖水库

  

  

  

   建成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淮河支流洪汝河水系汝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4498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板桥762平方公里,薄山580平方公里),占汝河全流域面积61%,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962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92亿立方米,是一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养殖、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平原水库。   

  (十二):石门水库  

   1958年10月大跃进时期动工,至1960年,完成土石方231万立方米, 国家投资190万元。  

  

  (十三):河南陆浑水库   

  

  

  

   于1959年12月大跃进时期开始兴建,1965年8月底建成。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占伊河流域面积57.9%。灌溉发电洞1972年2月开始增建,1974年7月建成。1976年开始水库保坝加固工程施工,共完成土石方705.6l万立方米,混凝土14.86万立方米。工程共计投资1.68亿元。作用是防洪、灌溉发电和供水。坝高55米,总库容13.2亿立方米。水库主要建筑物包括拦河坝(粘土斜墙砂壳坝)、输水洞、泄洪洞、灌溉发电洞、溢洪道和电站(输水洞电站装机3台,单机容量1250千瓦;灌溉洞电站装机3台,l台3000千瓦,1台3200千瓦,l台500千瓦)。电站总装机1.045万千瓦。水库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位高程分别为327.5米(黄海高程系)和331.8米,正常高水位高程319.5米,坝顶高程333米。  

  

  (十四):岳城水库(费时11年59~70年)  

  

  

  

   于1959年大跃进时期开工,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绵延6公里的拦河大坝,需要用铁轨来运行重达几十吨的巨型闸门,它控制流域面积k㎡,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总库容13亿m3,水库的任务是防洪、灌溉、城市供水并结合发电。通过水库调蓄,保证了下游广大平原地区和京广、京沪、京九铁路及京珠、京福等高速公路的安全;通过河北省民有渠、河南省漳南渠可灌溉农田220万亩;可部分解决邯郸、安阳两市工业及生活用水;并结合灌溉发电。   

  

  岳城水库位于漳河流域。漳河古称衡漳、衡水,“衡”即“横”的意思,意思是迁徙无常,散漫不可制约,如猛兽一般。漳河两岸流行着一首“漳河宽,漳河长,滔滔洪水似虎狼,年年淹没万顷地,妻离子散弃家乡”的歌谣,是对当时漳河洪水的写照。据统计,自明初开始至漳河最后一次改道(1368—1942年)的575年间,漳河大的改道不下50余次,平均约十年即发生一次,对下游沿河工农业生产、交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极大。1949—1956年8年中有6年发生水灾,1956年最为严重,下游农田受灾面积达1000万亩,受灾人口达1000万人。  

  

   1958年8月开始修筑92公里长的公路;9月上旬,近9万民工进驻施工现场,截流战役正式打响;10月主体工程开工兴建。 1959年10月1日 至1960年汛前,从岗南水库、治淮前线以及河北省调进干部职工约2万人,工程进场民工总数达到24万余人,工地上人山人海!那时没有现在的大型机械设备,全都是手推车、排子车,可民工们干劲儿很大。工地上到处插着红旗,各队、组拼命争先,广播喇叭不停高喊某某队完成了土方多少方,排在第几名的内容,一个劲儿给民工们鼓劲。“最显眼的是姑娘队。”70多岁的袁好荣老人介绍,姑娘队一点也不愿落后,叫着号地和男人们争高低。   

  

  岳城水库至今已整整半个世纪。岳城水库工程由主坝、副坝、泄洪洞、溢洪道、电站、渠首组成,水库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4.9公里,水库正常蓄水位149米时水库水面面积42.5平方公里。先后调蓄了1982年8月、1996年8月、1998年8月三次较大洪水,确保了下游广大地区的安全,其中,仅1998年8月直接减灾经济效益就达到100亿元。建库以来,水库在工农业供水和生态补水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力支援了地方工农业建设,保证了邯郸、安阳两市的饮用水安全,改善了水库下游的生态环境。  

  

   1982年夏,天津市实际蓄存可利用水量仅0.4亿立方米,整个天津市用水出现危机,国务院决定,从黄河及岳城水库引水送天津市。1982年9月30,岳城水库开始提闸放水,至 11月12日 ,共计向漳河放水44天,输水总量1.25亿立方米。 2004年2月16日 ,岳城水库民有渠开闸放水, 3月1日 水头到达白洋淀,截至 6月29日 8时,岳城水库累计放水134天、3.9亿立方米,白洋淀收水120天、1.6亿立方米,白洋淀水位由补水前的5.8米升至7.2米,水域面积由31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再现“馥馥莲芳入梦来”的美丽景色。   

  (十五):山东卧虎山水库  

  

  

  

   1960年大跃进时期建成,它可容水一亿一千多万立方米,配有干、支渠49条,总长136公里,能灌溉历城、长清、济南市郊的八万多亩粮田,而且对保护津浦铁路和济南市不受洪水威胁起到重要作用。成为防洪、灌溉、养鱼、游览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同时还能供城市和生产和居民用水。   

  

  (十六):岸堤水库  

  

  

  

   于1959年11月大跃进时期动工兴建,1959年11月调集民工5.5万人施工,于1960年4月完成主、副坝及输水洞等工程。1963~1968年翻修大坝石护坡。1966年建溢洪闸,防浪墙。1971~1981年建水电站。1976年至1983年,开宽溢洪道,建新溢洪闸。1960加年5月主坝及输水洞建成蓄水。主坝长1665m,坝顶高程181.8m,最大坝高29.8m,坝轴线方向为北东35度,输水洞内径3.4m,进水口底高程160.3m,设计流量92.5m3/s,溢洪道分两期建有溢洪闸两座,1966年5月建成5孔10×9.3m溢洪闸一座,1983年6月建成10孔14×12.2m溢洪闸一座。溢洪闸设计总泄量11740m3/s,校核总泄量17550m3/s。水库建有坝后式水电站一座,安装6台水轮机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675OKW,设计年发电量1500万kwh。  

  

  (十七):河北西大洋水库  

  

  

  

   建于1958年1月大跃进时期,1960年1月完工。1963年大洪水后,经验算水库防洪标准偏低,不能满足防洪要求,1970年4月,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开始对西大洋水库续建,1972年6月工程竣工。拦蓄了1963年、1964年、1979年、1994年等大洪水,   

  

  西大洋水库还承担着下游城市、工业和农业的供水任务,现状情况下,向保定市城市工业、生活供水5000万m3,规划供保定市9460万m3,唐河灌区50万亩农田供水;万m3,规划向定曲电厂供水3200万m3。  

  (十八):河北岗南水库   

  

  

  

   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城市用水和库区养鱼之利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地处滹沱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约占该河山区面积的68%,可削减上游千年一遇洪峰流量的70%,保证石家庄市和京广铁路的安全。每年可提供的灌溉用水(保证率50%时)约10亿多立方米,灌溉农田20万公顷。电站装机3台4.1万千瓦,年发电量8500万度。可养鱼水面约4万公顷。库区北岸有著名的革命历史纪念地──西柏坡(平山县)。  

  

  (十九):黄壁庄水库   

  

  

  

   于1958年10月大跃进时期施工,经过扩建、加固等于1968年10月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工程总投资万元,水库建成后安全标准采用千年一遇。1996年8月,河北中南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黄壁庄水库位于暴雨中心地带,当时入库洪峰流量最大达到m3/s,最高库水位达到122.97m,均为建库以来的最大值,洪水入库调蓄后,消减洪峰71%,拦蓄洪水3.89亿m3,错峰6个小时,为下游防洪抢险赢得了时间。它关系到  

  

  1,21个市县及华北油田、大港油田;   

  

  2、人口数量:1000万人口;   

  

  3、耕地面积:1245万亩;  

  

  4、铁路:石德铁路、石太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   

  

  5、公路:京深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107国道。山东跋山水库。1959年10月动工兴建,1960年5月建成蓄水,后经1968年和1977~1979年两次加高至最大坝高33.65m,最大水域面积1799公顷,兴利库容2.67亿方,总库容5.28亿方。控制流域面积1782平方千米,为山东省第三大水库,被誉为“沂蒙母亲湖”。水库兴建以来,发生的较大洪水5次: 1962年7月29日 发生2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4620立方米/秒,最高库水位174.81米,最大溢洪流量1060立方米/秒; 1963年7月28日 发生19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4460立方米/秒,最高库水位174.37米,最大溢洪流量1100立方米/秒;  1964年7月18日 发生16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3790立方米/秒,最高库水位174.10米,最大溢洪流量925立方米/秒; 1974年8月14日 发生1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2480立方米/秒,最高库水位178.34米,最大溢洪流量1420立方米/秒;  1984年12月12日 发生14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3167立方米/秒,最高库水位175.21米,未溢洪。  

  

  (二十0):山西文峪河水库   

  

  

  

    1959年11月15日 大跃进时期开工, 1961年6月12日 拦洪,1970年6月竣工。水库大坝为圭坝,坝长740米,坝高55.5米,坝底宽约500米,坝顶宽约6米。总工程量为972万立方米,投工828万个,投资0.6亿元。水库大坝右面建有出水隧道一个,直径为5米,最大汇洪量297米/秒。水库大坝左面建有溢洪道,长580米,宽24米,最大汇洪量971米/秒。坝下建有水电站一座。 防洪,灌溉,城市工业用水,兼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输水洞、溢洪道、电站等组成。  

  (二十一):山西汾河水库   

  

  

  

   1958年大跃进时期动工,1958年7月拦洪蓄水,1960年竣工.费时二年, 面积2.770万亩,投资6000万元.参加修建水库的有部队,农民,工人,大专院校,中小学师生,人数达四万八千,基本上不计酬。  

  

     

  

  (二十二):浙江青山水库  

  

  

  

   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动工,1964年4月建成。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库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最大实灌7.0万亩,已养鱼水面8000亩,水库综合经济效益好。   

  (二十三):山西册田水库  

  

  

  

   1958年3月大跃进时期,1960年拦洪。总库容5.8亿立方米,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包括上游赵家窑、下米庄、薛家营、东榆林、镇子梁、恒山、十里河等七座中型水库,6618k㎡流域面积),占下游官厅水库流域面积38.5%,其中石山区3815 k㎡,土石山区3010 k㎡,平川区5260 k㎡,丘陵区4615 k㎡。干流纵坡1.9%,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建库以来,多年平均径流量3.30亿m3,平均输沙量1200万吨,年均淤积725万m3。水库自投入运用以来,曾拦蓄 1967年8月6日 一次最大洪水,入库洪峰2850 m3/t,相当频率10%,一日洪量为1.081亿m3,三日洪量为1.756亿m3,五日洪量为2.13亿m3。水库运行30多年以来,已淤积2.17亿m3,为减轻官厅水库的淤积和京津地区的防洪安全起到了显著作用。   

  

  (二十四):内蒙红山水库  

  

  

  

   始建于 1958 年大跃进时期, 1960 年大坝合龙, 1962 年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当年水库发挥了很好的防洪作用。 1963 年水库进行扩建,大坝加高,增设一条泄洪洞, 1965 年主体工程竣工,开始蓄水运用, 1966 年交付管理单位。 1975 年,水库进行了安全加固复核,大坝加高 0.5 米 ,于 1982 年 4~6 月完成。   

  

  (二十五):山东产芝水库,又名莱西湖。  

  

  

  

   兴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是一座集防洪、灌溉、供水、养鱼、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国家大型水库。水库大坝长2.5公里,流域面积879平方公里,最大水面积56平方公里,总库容4.02亿立方米,是胶东半岛第一大水库。   

  

  在当地防汛、抗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0多年来,不但化解了历次洪涝灾害,而且还利用其丰富的蓄水支持着工农业生产,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水库现下辖辇止头等4个灌溉区,可灌溉面积30万亩,并辟有青岛及莱西市的工业、生活用水渠道多条,每年可供水5000万立方。  

  

  (二十六):福建惠女水库,水库原名“乌潭水库”,

  

   1958年7月大跃进时期动工,由当时惠安县的红旗(城关)、东红(黄塘)、上游(惠南)、飞跃(惠东)四个公社联合兴建,1960年3月竣工。1959年为纪念惠安女建设水库的贡献,水库更名为“惠女水库”。目前水库是泉州第二大水库,也是福建省八座大型水库之一。以惠安妇女为主体组成的1.3万人的建设大军,用自己的双手,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人间奇迹的光辉历程。惠女水库共投入劳动力587万工日,完成土石砼177万立方米,在蜿蜒盘旋的群山中修建起一座高52.5米、坝顶长350米、宽9米的水库,总库容1.23亿立方米、年设计发电量220万千瓦时,灌溉面积24万亩的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水库,比著名的十三陵水库还高一倍多。水库落成后使十年九旱的“地瓜县”变成了“米粮仓”。   

  

  水库工程的建设是由惠安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政府向惠安的红旗、东红、飞跃、上游4个公社提出。群众对水库建设非常支持,欢欣鼓舞,踊跃名参加。各自然村每户至少1人,共多人,其中女性多人,达85%以上。最高年龄70多岁,母女、婆媳、姐妹争先名的,比比皆是,如当中52岁的叶荀和女儿争着去,终于拗不过女儿,只得让她先走;待到第二批,她把最小的孩子交给幼儿园,也跟着队伍出发了。按地域编成八个大队,上游公社为第一、第八大队,红旗公社为第三大队,东红公社为第二大队,飞跃公社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四个大队。第五大队立即全力以赴,坚决在三天内把河市通往坝区的道路修通。第二、第六两个大队负责官坪石头的搬运。第三大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把各个取土坑的交通道路修好。还有从水路搬运石料,还有分填围水坝,还有开挖引水渠,无不要求限时完成。参加兴建的民工披星戴月,扛着锄头,挑着畚箕,带着薯干、草席上工地,群众赞誉说:“乌潭水库是锄头、畚箕加薯干建起来的”。参建大坝建设的民工有大约1.5万人,其中妇女群众约1.3万人,超过86%,无论是挖土、挑土、打夯、推车、锯木、打石、驾船,还是紧张的抢险,她们都挺身而出,劳动强度不亚于男同志。 全国妇联发来的贺电。  

  

  

  

   以上仅仅是毛时代所建的众多水库中的极少部分,据统计,毛共(1949—1976年)共28年里,主要是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将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全面整治了黄河、淮河、 海河、辽河等江河。全国整修加固堤防约20万公里,在全国建成大型水库302座,是49年前只有大型水库6座的50倍;中型水库2110座,是49年前只有中型水库13座的162倍;小型水库多座,是49年前只有小型水库1200座的67倍;总库容4500亿立方米,是49年前总库容估计200亿立方米左右的21倍。全面提高了江河的防洪能力,初步解除了大部分江河的常遇水害,并为工农业和城市供水4700亿m。中国农民经过毛时代28年的艰苦奋斗,基本上解决了中国有史以来困扰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水旱威胁,可喜的是从此靠天吃饭的中国农民基本上可以旱涝保收,不幸的是也给后来者解散人民公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右派可以毫无羞耻地胡说什么一包产到户就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标签:水库   立方米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