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物价飞涨百姓遭殃事出何因后患无穷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物价飞涨 百姓遭殃 事出何因 后患无穷  

  

  看了十一月十日(东方早)刊登的新闻“糖价狂飙”,心情很不安宁,.为什么改革开放成果累累,世博会全球闻名,,而国内市场却出现这样老百姓恐慌的局面.,.实在不理解.。.近期内不仅食糖涨价,其他物品如蔬菜、食油、杂粮、大米、棉花都纷纷飞漲。为什么改革开放前国家完全可以控制物价。现在国务院为了彻底贯彻改革开放,十七屆五中全会后“国资委”宣布中央企业要减少至30-50家,要“推动政治改革,风雨不倒,至死方休”吗?因而出现了全国突然出现的物价飞涨。 我不是一个经济专家,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以我身经建国六十年经历的九旬老人谈谈一些感受。

(一)建国初期党重視民生,把人民需要的主要生活用品的保证供应及物价穩定放在首位。当时国冢经济不富裕但重視民生。但旧社会留下耒的烂摊子,物资短缺,贫富不匀。新政府釆取“统购统销”计划经济的分配办法,发粮票、油票、糖票、布票。使得人民都能享受到。当时政府設立专业机构(粮食局、副食品公司、烟糖公司、医药公司等)执行物资的收购、转运、批发、另售任务,一级级定价,保证各级应得的利润。居民能够分配到合理价格的生活用品。誰也不会乱漲价,还专门設立了“物价局”进以监督管理,这个“局”現在不知哪里去了?我们这一輩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受够“买不起大米吃”的困苦,感受特别深刻。  

  

  (二)执行计划经济时的国家干部、国企职工难道都是“吃大锅钣的懒汉”吗?建国初期的工人、干部翻身得解放,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真正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对“保证物价稳定”是一项首要的任务。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是靠他们努力劳动而将社会财富积累起来合理分配的。现在改革开放了,似乎社会财富的积累只能靠“猫论”思想的精英才行。拿“铁钣碗”的广大工人、干部都是“吃大锅钣的懒汉”要“减员增效”,认为在他们手里搞不好。要改组、合并、兼并,通通变成私有化,才出现物价飞涨的局面,这是私有化的“政绩”。

(三)“市场经济”是万能吗?难道只能靠资本家适应市场,来安排人民生活吗?(东方早)揭示“蔗农多赚百分之三十四,糖厂增收百分之四十三,炒家利润高达百分之五十”这项分析说明炒家获利最多。蔗农、糖厂调整增加收入合乎情理。因为他们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第一、二产业的劳动者。但先富出耒的一批是“炒家”就不应该了。容许“炒家”抢夺人民的财富,这是“市场经济”的恶果。谁能说是“政绩”呀?一些资改精英你们怎样耒回答人民大众呀?如果真正是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要处理这个恶潮,完全有办法,很简单。你们为什么不依法制止,将非法收入完全没收冲公,甚至加罰款。过去有“物价局”可以监管,去年一袋方便面不是认真执行不能漲價吗?現在还是共产党領導的政府为什么先允许“房价不能过快上漲”(实质上是同意漲)。现在又放松全国的物价控制。你们的职责在哪里?是五中全会的“潛规则”你们在无耻执行吗?现在出现的这些恶果都是“市场经济”(权贵经济)执行的结果。美国为首出现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明显证明“市场经济”面临末日了。对“房利美”“房贷美”出现的次贷危机国家也耒“救市”了。已经不能靠市场经济能“自我调节”了。最近国际市场上的“粮食危机”。新华社記者林艳兴发文指出:“中国式经验”昭示嶄新“粮食安全观”。说明“粮食自给”的政策还是依靠“计划经济”的基础。不能靠“市场经济”耒“自我调节”。
(四)回顾历史,警惕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恶果重现。一个国家的兴衰,要靠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诒观念、道德品质多种因素决定。改革开放在经济上成果累累,不可否认。按照“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具体不讲了),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科学性”,应该对不科学的彻底揭露,认真改正,真正走向科学的方向。但“改革开放”却出现了新的“三座大山”。按照目前的国力,比了解放初期,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下决心能解决。
如住房难;因为土地是全国解放后归全民所有的。农村的分给农民,城市土地归全体人民所有。政府按照福利房制度将大房东、二房东的住房都以公房的形式廉价租给人民群众、。(抗日战争时期英法租界冻结房价上涨,随着货币贬值,实际上把房产无偿地送给住户,租房者成为“二房东”。 现在政府将原为“土地无成本”的广大人民的住房用地占为政府所有。(在解放前国民党不能占有私人房产,所以他们倒富不起来)。,开发商获地造房后高价抬高房价,谁买得起,成为一笔官商占有的巨额财富。这批权责占有的大量房屋,老百姓住不起,大量空关着。成为一堆供外观的废物。改革开放前上海苏州河北造了千千万万的居民住房,为什么我们现在富裕了反而造不起了呢?造福利房成为“走回头路”了呢?
还有教育、卫生明明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福利事业。现在反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将预算支出倾向于增加教育、卫生支出成为福利事业,改善贫富差距的矛盾,反而向往“社会主义”了。我们的改革都改为“企业化”,医院三级的搞得特别好,学校名牌也优化,目的是院校可以多收费,富了高层人物。
再来比比养老金发放,在美国上了年令拿到“绿卡”的移民也发放“补助金”,难怪国内会出现“移民潮”,外出老了反而有保障了。
物价的飞涨,回顾历史来看是经济危机、政治形势不稳定的一种征兆。民国初年只能用银元、铜板物价稳定。日寇侵华发行储备票,物价天天涨,后耒汪伪政府垮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重返大陆沿海,先发行老法币一元换取储备票二百元。经济困难重重先於经济危机,物价飞涨。还发行金元券,一元值九元。大米是米店老板天天涨价,还要老百姓一早去排队才可能 买到一点。蒋介石为了稳定上海局势,在败退前夕派了蒋经国耒严管上海,对全市商品限价出售,但过了几天商店统统货架空空,老百姓无法买到日用品。最终垮台,拿了黄金、白银逃往台湾去了。这对上海老百姓是一个血腥的遭遇,经历的人念念不忘。商品价格稳定是取得民心的最重要的心环。我们共产党内有些披着外衣骗财的假共产党员,快快清醒过来,走资本主义道路想发财变富的人,一定没有好下场,广大人民群众也不会放过你们
最后希望中央政府能重视现实,回顾历史,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搬掉压在头上新的三座大山。只要少搞一点形象工程,像西欧国家政府审慎削减支出。完全可能解决“新三座大山”的问题。老百姓不会有“仇富”心理。这样才能出现小康社会、和谐世界的前景,这是我的祈盼。
八十九岁老人 唐门锷
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

标签:物价   出现   政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