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民的褒奖和历史的肯定高于诺贝尔奖千万倍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人民的褒奖和历史的肯定高于诺贝尔奖千万倍  

  傅晨光  

  

     

  

   新一年诺贝尔奖又上场了,又是一阵热闹,但更的人能够独立思考。对于这个奖项的历史、它发挥过什么样的作用、哪些人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获的什么奖,大多数人已能看得出来其中的奥妙了。  

  

   说到底,诺贝尔奖不过是一个阶级借某一位科学家之名设立的奖项。某一个年度、某一个奖项授予什么人,早已不再取决于科学家诺贝尔本人,而是由掌握着这个奖项的阶级说了算,这一点,连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萨特都能一语道破天机,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对于懂得了“一切都可以进行阶级分析”的观点的人民,就能看得更清楚。  

  

   既然设立一个有世界性影响的奖项,为了扩大这个奖项的影响,不得不对一些为社会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一定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等给予奖励,这是必须的。但这样做也不能证明这个奖项有多么公正,多么不讲阶级利益。恰恰相反,这样做,可以使其立场更加隐蔽。况且,对于一些与本阶级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的科学家、文学家等给予某种奖赏,恰恰是由于与这个阶级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的缘故。一当与其阶级利益有了某种冲突,即使有怎样的成就,它也会毫不留情将之拒之门外。这样的例子已经有过很多了。  

  

  在人类历史上,20世纪第三世界各国人民为争取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发生了无数的革命,使这些国家和民族获得了解放,面对这一切,“诺贝尔奖”到哪里去了?它的立场是什么?不就很清楚吗?  

  

  20世纪后半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手段,通过农业生产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以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不到30年的时间中,就建成了完全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科研教育体系,将一个一盘散沙的、落后的东方农业大国改造成为一个开始具有无限创造力的现代工业生产大国,这样伟大的经济成就,“诺贝尔奖”到哪里去了呢?它的立场是什么呢?  

  

   貌似公正的“诺贝尔奖”,使我们看到,对于人类历史中有些真正的成就,它也有急忙躲开的时候。  

  

  萨特说得好:“诺贝尔奖在客观上表现为给予西方作家和东方叛逆者的一种荣誉。”我们看看,东方的哪些人呢?泰戈尔、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戈尔巴乔夫等等,已经够让人们去思考很多了。  

  

  倒是相反,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中国20世纪文学大师鲁迅等没有与这个奖发生关系,这不是这些大师的悲哀,而是他们所以伟大的证明!  

  

  “荣誉”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一定历史阶段产生一定的价值评判,对于历史进步产生一定的作用,这是不足为奇的。或许,诺贝尔奖有过这样的时期。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时期,作为一种荣誉,也不是全面的,托尔斯泰不在褒奖之列就是证明。  

  

  真正的评价来自于人民,来自于历史。人民的褒奖和历史的肯定高于诺贝尔奖千万倍。   

标签:诺贝尔   阶级   历史   一个   这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