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谨防多重危机总爆发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谨防多重危机总爆发

  

  ――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分析

  

  中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率,年均达到9%以上,成为除美国之外另一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能不能起到这个作用姑且不论,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之后,的确已深深影响着世界经济。但是,与成绩同样突出,伴随着经济增长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在不断积累,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化解即将逼近的种种危机,恐怕未必会比制造成绩来的轻松。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终将断送改革30年的成果。

  

  一、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简单回顾

  

  2007年给百姓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涨”字,先是资产价格房价、股价上涨,股市从上证指数2700点一路涨到10月16日今年的最高点6124点,中国股市,涨幅已名列全球各主要资本市场之首,在财富效应的作用下,无数居民涌入股市。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显示,今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0.5%,深圳、北京10月份新建商品房涨幅分别为16.8%和17.8%;一些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幅也在加大,乌鲁木齐、北海10月涨幅分别为18.5%和17.7%。在国家不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情况下仍不能遏制房价上涨的趋势。

  

  然后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快速上涨,从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2.2%,2月份,上涨2.7%,到3月份,上涨了3.3%,4月份,上涨3.0%。5月份上涨3.4%。6月份,上涨4.4%,7月份,上涨5.6%,8月份上涨6.5%,9月份,上涨6.2%,10月份,上涨6.5%,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更是上涨了6.9% 资料:国家统计局网站

  

  也就是说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已经改变了前几年“高增速、低通胀”的运行态势,已经步入偏热阶段,GDP增幅继2003年越过10%、2006年越过11%后,今年预计增幅将达到11.5%。

  

  国家统计局12月14日公布,1-11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26.8%,基本持平于1-10月的26.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亿元,增长16.3%;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增长31.8%,数据显示,1-11月份中央项目投资9957亿元,同比增长12.8%,比1-10月份回落了0.8个百分点;但地方项目投资亿元,增长28.6%。可见,前期宏观调控措施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减缓效果不明显。

  

  二、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可能面临的危机

  

  1、防范金融风险是2008年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为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2007年已连续10次提高准备金率,现已达到14.5%,5次调整利率,宏观部门正在努力收缩流动性过剩,针对这种情况,2007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的调控目标 “既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经济过热,又要防止目前的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一个是近年能源和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石油等大宗商品的期货往往是以美元定价和交易的,因此美元汇率的变化及美元资产价值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宗商品的期货的价格。而石油、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却又是中国企业无法控制的,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扬又大大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这是推动中国近期物价指数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流动性过剩,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种收入上有利于资本的分配格局,这就使中国经济增长不可能依靠国内消费来推动,同时大量剩余廉价劳动力和各地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也吸引了大量外资,从而带动了强劲的出口增长,导致了长期的巨额贸易顺差。2007年1~10月我国贸易顺差达到2123.7亿美元,增长59%。截至2007年9月,外汇储备达到.11万亿美元。央行要对冲掉外汇储备,只能带来巨大的人民币流动性过剩。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过剩的流动性,在市场上造成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充裕的流动性和偏低的国内利率,进而推动资产价格普遍膨胀。

  

  更进一步,由于贸易顺差过大,我国受到了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除了仍然持续加压的美国压力外,由于美元贬值形成了欧元走强,下半年来自欧洲方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07年人民币升值幅度预计达到6%以上。而人民币的逐步升值,又加大着国际资本投机人民币汇率的动力,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渠道纷拥而入大肆轮番炒作房市和股市,其直接后果就是中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迫使人民币发行投放市场量的增大,推动房价、股价上涨,制造资产泡沫。受此影响,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一直保持在18%左右,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强有力的引发资本的流动性过剩与物价逐步上涨。

  

  从国内来看,2007年前三季度,国内金融机构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仅增加了7621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净减少1万亿元人民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户存款下降5062亿元,同比多降5052亿元,这些钱绝大多数流入了房市和股市。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7年10月金融运行情况显示,10月货币发行量及信贷持续高增长。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47%,10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26.03万亿元,同比增长17.6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361亿元,10月贸易顺差仍然达到270.5亿美元。这说明此前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并不理想。

  

  宏观调控后果不彰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化、私有化改革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拥有自己利益,必然使其在投资、经营和各种经济行为上表现出自主化、市场化,目前以GDP增长评价地方官员政绩的传统一时还难以扭转,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而且可能带来巨大寻租利益的各种投资冲动还一时难以遏制。美国次贷金融危机还将进一步影响我国,中国持有超过千亿美元美国按揭证券已经承受了巨大损失。更为可怕的是中国自己的房贷按揭会不会爆发危机?房价一路攀升、不断上涨,如果房产泡沫一旦破裂,次贷风险就将暴露无遗。 另外,我国许多高校在盲目扩张和修建大学城中,也背负了巨额债务负担,估计我国高校贷款规模累计高达2000亿元到2500亿元,2008年面临还贷高峰期,即使高校保持现在备受诟病的高收费不变,也难还清巨额贷款,看来银行坏债增加很难避免。

  

  种种迹象表明:2008年还不能完全控制住流动性过剩,物价还将继续上涨,股价和房价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直至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一些学者高唱房价至少还可上涨十年、股价可以冲上8000点甚至点,我想他们绝不是无知,那一定是讨好炒家,以获取廉价的掌声,抑或根本就是别有用心,中国存在资产泡沫已是不争的事实,就拿股市来说,我国股市平均市盈率达到50-60倍,买卖股票已完全成为一种投机行为,股市热涨完全是流动性过剩的表现,是基于人民币升值、十七大召开和奥运会的利好预期,以及国际热钱的炒作。(中国最好的股评家是那些精通心理分析,能够揣摩高层和股民心理的异能术士,其他的全是胡说八道。一笑)要想让股市持续稳健发展,就必须把市盈率降到30倍以内,最多不要超过40倍,按此估计股指在3200至4500点之间较为恰当。

  

  2、能源原材料方面面临的危机

  

  经过30年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要维持这个巨大经济体的运转,国内的资源除了劳动力外已不能满足它的胃口,必然要依靠全球资源供给,参与全球能源争夺战,然后制造低端产品低价出口,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首先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否则这个容易受制于人,其实,这种发展模式中国所得极其有限,从这几年的情况就可看出,凡是中国进口的东西,价格都涨了几倍,低价出口又容易招致贸易摩擦。所以说经济发展还是需要靠国内消费。未来如果美国进一步控制了伊朗,中国要解决能源问题就将极为被动,如果同时爆发台海危机,就要准备全球经济封锁,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3、台海危机

  

  2008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年,拿国内来说,既要全力应付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同时还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尽量抚平改革开放以来对工农特别是对失地下岗等低收入群体的伤害,重视安全生产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不需要带血的GDP,还要充分做好奥运会召开的各项工作等等,尤其是还要应付台独利用大陆召开奥运会期间搞“入联公投”,把台独搞成既成事实,到时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吧,奥运会肯定泡汤,即使美日不牵连进去,轻松收复,事后也还要承受全世界的制裁,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可能就要断送,在两极分化达到如此严重的今天,中国能承受经济的严重衰退吗?在官僚买办汉奸充斥之今日中国,很难统一意志共渡难关,不是不能打,关键是不是时候。不打更坏,允许或默认台湾独立,当今党政如何向人民交代?其执政地位必定受损,同时必然引起连锁反应,藏独、疆独也提出独立你将如何应对?甚至东北、上海等等也要脱离中央统治,中国将陷入四分五裂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就难怪,台湾问题本来是中国的内政,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中国政府还要要求美国出面共同压制台独势力。

  

  4、管治危机

  

  近十年,中国发生“群体性”事件迅速攀升,1993年全国共发生8709宗,此后一直保持快速上升态势,总共升了近十倍。如果要对这些事件进行分类的话,农民维权约占35%,工人维权为30%,1999年总数超过宗,2003年宗,2004年宗,2005年宗,上访维权为15%,社会纠纷为10%,社会骚乱为5%,有组织犯罪等为5%.2005年发生的较大社会骚乱事件约占全年群体性事件的5.1%。这些数据凸显了中国越来越严重的管制危机。私有化、市场化改革,致使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两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已不可避免。管治危机最大根源是吏治危机,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占据主导地位的权势利益集团,官、学、商互相勾结,通过贪污受贿、拆迁圈地、掠夺出卖国有资产,牺牲国家和普通公民利益而暴富,必然引起下层人民的抗争。如果大面积的腐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碰上物价上涨超过老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者其它危机,未来爆发比较大的社会动荡不是没有可能,89动乱的直接原因岂不是物价上涨和腐败?早就想先富想疯了的官僚子弟借着当时搞价格双轨制,大肆官倒,没有想到当时老百姓收入还很低,根本承受不了价格双轨制引起的物价飞涨,遂引发社会危机。

  

  5、生态危机

  

  我国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被掠夺性开采,环境遭受污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心腹之患。全国荒漠化土地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沙化土地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全国有4亿人口直接饱尝沙害的痛苦。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1/3,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其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全国8.2万座水库总库容的三分之一被泥沙淤积。过去50年中,因水土流失而损毁的耕地在270万公顷左右,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特别是农村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的贫水大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约有400个城市供水不足,缺水60亿吨以上;农村居民有4300多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年均干旱面积达到3.8亿亩,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300亿元。

  

  近些年来,洪涝灾害肆虐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严重。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孟加拉国洪水灾害由历史上每50年1次上升到20世纪后期的每4年1次,我国长江流域过去500年共发生53次大洪水,而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就发生了近20次。

  

  三、小结

  

  2008年是中国经济社会运行很关键的一年,有机遇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各种危机相互交错有互相叠加,应付不慎可能引发整体社会危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不彰,将使金融风险急速上升,大量官员腐败和盲目追求GDP致使资源环境恶化,普通劳动者为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牺牲,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不和谐因素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绝不是无的放矢,我看也不是为了青史留名而创造理论。

  

  2007年12月29日 完稿

  

  参考文献:

  

  于建嵘:中国的骚乱事件与管治危机

  

  2007年10月30日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演讲

  

  国家林业局曹清尧:森林缺乏导致中国六大生态危机

标签:中国   上涨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