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不降,新调控手段会层出不穷
看正文以前,建议先浏览一下我去年发在天涯等处的公开预测——《看舆论导向,感觉房价崩盘在即》
(如果被删除就自己搜,再少一篇我发十篇),很高兴,形势正朝我预测的方向发展。房价崩盘的时间文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崩盘的理由挖掘很不充分,借房产新政的东风,笨狼我再加点房事新观察——
房价必然崩盘的几个理由
一、即使按照未来几年规划人口数量、人均35-40平米居住面积计算,大部分城市已建房和在建房已绰绰有余,再为住宅大兴土木一是严重浪费,二是物业税肯定出台前提下,将来高价卖给谁?作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空间有的是,4万亿投向铁公基只能满足部分需求,受计划生育+扩招影响,不必担心未来几年建筑工人过剩。
二、从入学数量可以断定,二十多年来计划生育决定了未来十几年房产行业熊市漫漫,“刚需压不垮”是忽悠人的,银行支持才是货真价实的表态。
三、几千万套空置房对应上亿年轻人,降房价是争取民心的捷径,关系着中央权威和下届政府的执政基础。只有降价,才能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拉动内需,这也是留住人才的需要,这几年能套的套差不多了,现在一线城市房价比发达国家还高,卖了房移民或者干脆移民买房是不少专业精英的选择。有“原罪”的富豪和贪官亲属移民是为了所谓“安全”,跟房价涨跌无关,高房价是其中部分成员发财的依托。
四、所谓“房地产绑架银行”,房价持续走高才可怕,降价会让那些办“假按揭”的开发商原形毕露。因为首付和房子本身,断供损失最大的是炒房者和高位接盘的愚民,和09年比哪怕降一半(今年不可能,明年难说),银行也不会有太大损失。降价后大批年轻人入房市,拉动耐用消费品内需同时衣食消费短期内会减少,通胀压力会减少,反之,中低收入者不买房,消费集中在衣食游玩反而会增加通胀压力。就是房价降一半,年轻买房者也舒服不了,为还贷和自由会主动放弃“啃老”。个人认为,未来几年先降价再加息是消灭几千万户新中产阶级的更有效途径!这不是出主意,而是长期关注后的预感,顺序应该是降房价——适度通胀——加息+高额“物业费”、“暖气费”……
五、房地产绑架的是地方政府财政,也是地方融资平台核心,降房价才能松绑,地方债务很多,基本是欠银行的,有句话“不用还的就不是债”非常适用于此,降房价-防止增加新赤字才能阻止“房地产绑架”。账不用急着还但肯定要记,这可以作为畅通政令的杀手锏!刮地皮太容易,官员很难一门心思搞实业,与房产相关的腐败会络绎不绝。在地方财政支出中,公车、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马路反复开膛等不必要的支出占了相当大比例,不应该继续成为人民负担。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在部分媒体对调控忧心忡忡,忽悠愚民是其次,讨价还价才是主要目的。不管怎么闹,不至于引发乱子是底线,一旦军管,地方官员肯定是最倒霉群体之一。
刮地皮已经快走到尽头,物业税和个税远比土地财政靠谱,如何顺利过渡是当务之急。除了地方政府债券,个人认为降房价同时解决短期内地方财政缺口很简单——小产权合法化,像当年房改那样出笔小钱,可以分期等额付款,银行支持,用3年时间过渡到物业税。标准别太高,否则没人上当,5年以上的干脆只收手续费,合法化3年内交易和抵押要课以营业税,或者禁止按揭。现在房价,没有成交量基本靠靠银行支持,小产权合法化,可以实打实的收一笔,小产权比例高的地方政府有福了。财政将来要仰仗物业税,先合法化再征收合情合理。小产权合法化商品房不降不行,加上物业税逼迫,去掉免征部分,多余房产不流入市场都不行。
房价不降,新调控手段会层出不穷
新政颁布后,没有特别事情,短期内无论刚需还是投资者肯定观望,直到稳定在一个下降平台。和2008年不一样,这次崩盘大势已经无可挽回,什么时候非地产行业国企基本退出,房产商就会感受到寒风的凛冽,按照国土部长等高官的官方表态,从2010第四季度开始。
各类不会跌的“新闻”无非是为了稳住炒房者,另外忽悠几个愚民(北方太多了)接最后一棒,房价真得会涨,闷声发大财多好,何必浪费广告费和公关费。防止部分开发商和炒房者恐慌性抛售,是阻止暴跌的前提,房价一旦决堤,除了极个别企业,靠2009年获得的现金是抗不住的。银行不放水,房价不暴跌,按老经验照方抓药,成交量始终上不去。可以根据在银行实际抵押价格判断中央决心,中央最恼火的是房子空置,这点改变不了跌势就止不住。为了地方财政私下打气的发言不可信,最关键的是银行能给多少支持?银行以外的融资,对大盘没有太大意义,对小盘利息成本等条件也极为苛刻,大势不好的时候,与其说是融资,不如说是项目挥泪大甩卖,还不如直接(暗中)狂降回笼资金。
沙漠中肯定有绿洲,哀鸿中也会有笑傲楼市的开发商,除了现金流充足等着并购同行的巨鳄,个人认为有几种房产开发商会逆势飘红:一是售价较低的郊区小产权房开发者(注意很多小产权房价格也很黑),房价再跌,底线也会受制于不断上涨的土地、人工、建材成本,可以在县城周边5公里、市区周边10-15公里搜索;二是回率高的商铺尾盘,开发商资金紧张的时候会放弃只租不售;三是真正稀缺的扎堆的高档豪宅,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权贵或富豪圈的敲门砖。除非动乱或战争,不怕物业税,这几种房子作为保值手段很不错。当然还有值得投资的其他房产,就不一一列举了,先讲点风水——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宣武”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风水格言,青龙要高于白虎,玄武要厚,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北半球季风带,青龙在东,白虎在西,青龙高则过强的水汽不至于带来太大的水患,玄武在北方,北方山厚,一方面能阻挡凛冽的寒风,另一方面能产生一些地形雨,不过玄武太厚可能造成阴宅水多,清东陵就是例子。厚厚的一般是崇山,缓山脚下,流水给土壤带来养分,延伸到山脚的岩层可以净化地下水质,“依山傍水”、“远山近水”理论都与此相关。这个理论应该适合中原大部分地区,海滨、草原、大漠、高原甚至山坳等肯定不能照搬,估计海外被无知者忽悠的不少。
风水理论不单纯是迷信,的确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地质知识和物理理论,“改风水”,风好改,地形好改,亿万年形成的地质条件左右的“水”和磁场不可能巧夺天工。古人力量有限,只能竭力借助自然环境,如果没有明显破坏,贴近原貌的老城区和少数老村落风水一般都不错,对地形进行破坏性改造当地基的小区最差,买房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卖房的也别闲着,所售楼盘风水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天经地义。最近公布的地震重点监控城市名单,个人感觉也许与争夺房产资金流向有关。
房市整体好坏左右不了,开发商个体经营状况却可以通过选择和努力改善,跑不赢狮子就跑赢竞争对手。翻翻搜房网的小区论坛,发现除了楼盘本身问题、对开发商背景等料相当精确,毫无疑问这是知根知底的竞争对手所为。竞争越激烈,好戏越多,以前写过一篇《反击五1毛党》,相信对反击竞争对手诋毁大有助益,可以搜来看看。
在更严厉的调控措施到来前(譬如限制二手房贷),跌幅小一点,也能缓解有价无市的危局,应该是地方政府和房产企业的共同心声!确信崩盘大势已定,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个别开发商,率先(变相)降价是最佳选择,不敢大张旗鼓的宣传,就需要精准的传播,降价名义、时机、幅度、组织实施都需要熟悉本地(房产地域性太强)的高水平策划人坐镇。判断策划好坏的简单标准——策划价值首先是方向正确,能用简单办法把复杂事情搞清晰,能用更少投入调动更多资源,其次是有限投入下能调动参与要素积极性,再就是有效的监察。只有这样,才能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前提下实现自己的价值,否则就是骗子。个人认为好的策划案,一是自己觉得好,二是目标对象从心底里叫好,三是想执行好离不开策划者本人或离开策划者本人也能顺利执行,关键看策划者本人的选择。当你策划针对对手的公开行动时,对手知道也无可奈何,这就是策划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阳谋”。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提出问题同时就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地方政府想通过房产多捞几票,一是吸引投资者继续入市,譬如把受骗炒汇的资金吸引到房市,二是抢外地刚需,一线城市首付付二三线城市全款绰绰有余,率先降价是最有效手段,其次是市政软环境建设,重点是户籍改革和cTOc物流补贴。老龄化社会,中青年是养老的最有力保障甚至唯一支撑,包括一线城市,只有降价才能吸引并留住真正的精英。先降价,利用价格谷地(相对当地收入而言)吸引各类人等特别是中青年,将来收个税和物业税。
鼓励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不负责做法,有知识有经验有压力有野心的人才是创业的中坚,第三产业创业所需投资寥寥。户口被卡,注册公司、结婚登记、生子落户甚至想办按揭也受限制,因为种种原因,受害者主要是破产改制企业落集体户的大学生,这是全国性“重复越级集体上访”的重要源头,就差组织了。现在城市户籍表面上放开,实际因为土地财政等原因执行起来大打折扣,不按时交房、不及时办证换证的比比皆是,甚至中央领导视察的小区回迁后换证也不及时,二代证比例是最好的说明。崩盘大势下,规范的开发商很容易利用这点打击对手。
特别说明一下,上述建议改变不了房价趋跌的大势,个人很早就看空未来几年的房市,看舆论导向,感觉房价崩盘在是去年发在天涯等处的公开预测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