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异质思维与异质思维者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异质思维与异质思维者  

  异,不同也。异质,草民不解也。异质思维,草民更不知其所云神马东东也。故思来想去,度前忖后,见了鬼似地自我折腾了许久,忽然间想起了“解放思想”一词,便觉得好像捞着了一根无师自通的稻草,终于有“解”了,正确与否还在其次,首要的是我也想“异质思维”一回。但尚未落笔,问题就来了;这盖因草民空有一把年纪,而毫无学识学术,很难将思维“异质”开去,这真是一桩难事,我于是对起劲而且拼命反毛的“专家们”刮目相看了。近期有许多省市的“人民公诉团”发表了起诉茅于轼辛子陵的宣言,那茅、辛之流是“异质思维”的大师,想必是毋庸质疑的了。拎着破锣乱敲狂叫的“异质思维”大师、跟班们,自以为是革命老传统的掘墓人,然而,一经与“愤老愤中愤青”较量之后,反倒成了自个的挖坟者。由此细想,颇觉思维这玩意,本应当置于慎密的逻辑前提下,才不会不正常、异化。正是由于思维的不正常、异化,才导致了“异质思维”者言行的变质与堕落,至终使其们以丧失乃至丧尽自身的天良作为无可救药的代价。再细想,实际上“异质思维”的鼻祖还大有人在。当年侵华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曾叫嚣过“三个月灭亡中国”,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思维确是够“异质”的了。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的思维比小鬼子更“异质”,想要统治全世界,把地球踩在他的脚下。当然更有居上的后来者,稍远一点的如杜鲁门,近一点的像“人权高于主权”主义者克林顿,眼前的如奥巴马、萨科齐等人。说真的,人的大脑应当是用来进行正常思维的,可是狂人们的大脑却辜负了上帝,他们喜欢进行反人类的“异质思维”,惯用飞机导弹乃至核武器恐吓全世界人民,伊拉克阿富汗等都被他们的现代化先进武器“民主”了,大批的老百姓随着导弹的爆炸声走入了“民主的天堂”。这就是“和平”的世界,世界的“和平”!帝国主义者的眼里只有全世界,而唯独没有全世界的人民群众。  

  

  无独有偶,中国随着“解放思想”的大潮,涌现出了不少“异质思维”者,一天到晚地吵嚷着“美国式民主”啊、“多党轮流执政”啊,以及“斗争将会毁灭全人类”啊,再加上林林种种的奇谈怪论、歪理邪说,烦都烦死人了。我想这一定是他们的脑子出了大问题,思维“异质”化了。这回就看到了韩昌雪的一篇奇文,他在文章里面思维道:“传统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才显得更加重要。”草民要说,千万不要空喊口号,孔丘老先生也已经不在天安门站岗了。再一个,这冠冕堂皇的八个字很不适用于今天,和谐和平的国内国外是不需要也不欢迎的,倘若提“尔虞我诈杀戮战争”还尚能警示一下同胞手足。他又思维道:“早在30多年前,李泽厚先生就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大量军事术语充斥在和平建设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这种情况,比如‘大打一场……的人民战争……’在孩子成长的所有细节和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宣扬这些东西,较之宣扬和善、慈悲、宽容,其高下判然有别。”韩先生这样思维就显得太“异质”了。李泽厚不厚道,韩昌雪鹦鹉学舌,一样的不厚道,思维“异质”得豁边了。战争时期与和平建设时期当然是两个坏境绝然不同的时期,可惜的是韩先生健忘了最基本的一点,即和平建设时期恰恰是由正义战争打出来的,换言之,没有正义的人民战争,就没有和平建设时期,因为天上绝没有和平可掉。“宣扬和善、慈悲、宽容”固然很好,草民很不希望从此再出现药家鑫一类的恶人;另方面,草民很希望汉奸走狗立马灭绝,美日韩不再在咱国门前耀武扬威地搞军演,资本主义强国们不再宣扬“导弹民主”,可是,这现实吗?韩先生?!又则,国内的资本家、台湾在大陆的富士康老板对打工仔们“和善、慈悲、宽容”了吗?为什么一定要共产党、人民政府向孩子们“宣扬和善、慈悲、宽容”,放弃革命传统教育,而不去要求资本主义列强放弃战争立地成佛呢?这样思维方式也太“异质”过头了。李泽厚韩昌雪们应该睁开眼睛看个仔细,国内国外并没有你们所想象的那样“和善、慈悲、宽容”,阶级斗争与民族矛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客观而尖锐地存在着,谁否认这一点,不是胡言乱语,就是居心叵测、别有用心。难道想让中国的孩子们长大后成为只认识金钱,却不辨战争性质,从而拱手向侵略者投降的一代么?  

  

  韩文主谈的其实是药家鑫杀人,但他 选错了对象,张冠李戴了,我想。傻子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一个真正“和善、慈悲、宽容”的社会里,怎么会出像药家鑫一样的疯狂残忍的杀人凶犯呢?诚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药家鑫也未必不是一个受害者,害他的是“到了四十岁没有4000万别来见我”之类的高等教育,致使他用车撞人后首先想到的不是立刻送伤者去医院救治,而首先想到了日后伤者“无穷无尽”的“纠缠”即需要肇事者金钱的付出,于是乎连捅八刀致人丧命。这同宣扬“人民战争”又有何干?而且,药家鑫的上诉书中更有意思,说是时值天暗,八刀中只有一刀是“致命”的;这使草民想起一个笑话故事,有人吃了七个饼,饱了;于是很后悔不该吃前六个。八刀与七个, 致命的一刀与饱了的一个,堪称“异质思维”的典范楷模了。事实是,药家鑫既非“激情杀人”,也非学了弹钢琴的缘故,实乃“实用金钱主义教育”下的牺牲品、殉葬者。用“异质思维”来说解药家鑫案,只能是越说解越混乱越误导人们。  

  

  草民从韩先生的全文看出,也宁愿相信,他的出发点或许是“和善、慈悲、宽容”的,但假如他与我年纪相仿,他却又是错了的。错就错在他是一个只知道“和善、慈悲、宽容”的“非暴力主义者”,而实际上,在我们这个还存在着暴力主义的世界上,宣扬正义的暴力,宣扬反剥削与压迫,于孩子们来说,是必须的,是不得不上的一课。谁愿意打仗?谁愿意做亡国奴?但是,一旦战争强临于我们的头上,你又不愿意做亡国奴,那该怎么办?答案自己找吧,韩先生!所以,韩先生下面的话就更显得纯属多余,太“异质思维”了:“我强烈反对‘.教育孩子’的说法,其实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往往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以及我们所在的环境。  

  

  早在30多年前,李泽厚先生就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大量军事术语充斥在和平建设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时至今日,仍然存在这种情况,比如‘大打一场……的人民战争’、 ‘建立……桥头堡’之类。战争是人类利益冲突的流血政治,是人类相互仇恨的现象,在孩子成长的所有细节和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宣扬这些东西,较之宣扬和善、慈悲、宽容,其高下判然有别。  

  

  如果我们的环境是和善、慈悲、宽容的,便会拥有一个爱意融融的社会,完全可以有另外一个‘药家鑫’:不小心把那个妇女撞伤后,赶紧停车,设法把她送到医院急救,同时给交警案,听候现场勘查,接受法律处理。妇女的生命被挽救,自己的过失犯错或者犯罪会得到人们的谅解和法律的轻判……  

  

  可惜没有,‘激情杀人’的药家鑫于是成为丧失起码人性和社会道德失范的‘范本’。  

  

  倘从这个角度看,要阻止个别人的残忍,靠的是全社会所有人共同营造和善、慈悲、宽容与仁爱的心灵高地。 ”韩先生啊,你太“可爱”了,“可爱”得简直有些滑稽可笑了。你好像生存在火星上,刚刚来到地球做客。  

  

  总而言之,对“异质思维”一味地放任横流,甚至放在媒体上招摇过市,我们的一切希冀都将付之东流,孩子们也必将“残废”;即使不提“革命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就连“和平建设”也难以为继了。  

  

  (空话一篇,见笑了。)  

  

   2011.05.25毕  

  

  

  

标签:思维   宽容   慈悲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