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暴风雪的战略启示
迎战暴风雪的战略启示
龙凯锋
博客:
昨天看《封神榜》,姜子牙利用“气象战”,不战而屈朝歌大将鲁雄,活捉费仲,收编鲁雄所属部队。联系到当今暴风雪灾害,感慨万千。我真的佩服我们的先人,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有如此惊人的战争感知能力。在这里,我不想过多评论暴风雪灾中的感人事迹,因为这些电视广播和网络都已经道了,这些人就是我们社会中的平凡英雄,也是我们中国崛起的必要素质和精神:团结、无私、友爱、奋进。
万事有利有害,我们在看到害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利的一面。从军事的角度看,这次暴风雪是一次国家紧急动员大演练,比平时演练的一百次都有效。我相信,这次暴风雪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战略方面的弱点,国家将会及时总结改进,不断提高我们应付各种灾难的能力。
这次暴风雪给我们有哪些重大的战略启示呢?我们该如何防范未来的类似灾害呢?这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下面我想谈谈自己个人的一点想法,仅供朋友们参考,欢迎大家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国家的防灾抗灾能力。
一、加强对地震、暴风雪、台风、海啸等灾难研究,提高国家防灾能力。
气象能否人为控制?答案既是肯定的又是否定的。肯定的是,因为我们有的地方缺雨水,通过炮击、飞机等手段撒化学剂可以催雨成功。说明,我们人类具备控制气象的潜在能力。否定的是,自然界的能量太大,我们只能利用自然界的一些有利条件来左右气象,而无法控制气象。就如催雨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天上没有云和水汽,就难以催雨。催雨也只是把东边的雨水,提前下到西边来。
要提高国家战略上的战略防灾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具备全球气候研究能力,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特点和规律。要对全球的季风力度、气压强度、水汽成分、飞行速度、可能的变化、预计到达地点等等,进行全程掌控,科学预测,精确分析。这是国家实施战略防灾的基础,为我们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人为左右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这次印度洋来的暖流,我们提前在昆明等暖流必经之地,实施人工降雨,与北方的寒流,就形不成冰雪了。(个人假设,需要科学论证。)
2.具备左右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减少自然灾害,得靠太极功夫,核心战略思想是“转化”。这次南方暴风雪灾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洋来的带水汽的暖流和北方来的寒流在南方交汇,从而产生冰雪天气。对于这两股流的来向和交汇,我们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如何让这两股流无法产生恶劣的冰雪天气和左右其交汇地点。当然,这只是一个冰雪、雨水方面的例子,地震、台风等等,我们也可以利用转化的思路去从战略上去防灾抗灾。
二、加强国家对灾难的紧急动员能力。
天灾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发生天灾,我们唯一的是提高国家对灾难的紧急动员能力。
1.各省各县市要具备一定的自救自供能力和建立物资储备机制。
要提高自救自供能力和建立物资储备机制,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各省各县市要调整好本地的经济发展结构,特别是关系到民生必需品的工农业产业结构,要满足本地区群众的民生需要。这次道中,发现很多地方的蔬菜和食品,不能自给,需要从北方调拨过来。我就纳闷了,怎么北方冬天这么冷都有蔬菜南调,而南方气温相对暖和,应该有利于种蔬菜啊!怎么南方有利于种蔬菜的倒不能自给,而北方不利于种蔬菜的,靠塑料大棚就可以盛产蔬菜。这反应的是地方政府的观念问题,只考虑到地区协作关系,没有考虑到自给自足的产业结构关系。今后,国家考核一个地方领导班子时,也应该把当地的自给自救能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否合理,当成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
二是资本主义国家所宣扬的企业管理理论,为了提高企业效率,讲求“零库存”制度,这对工业消耗品还说得过去,如果对关系民生的必需品,则就是谬论。中国人从来讲求:“手中有粮,心理不慌”。过去是,今后永远是。财富是什么?不是货币一张纸,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够生存的物质东西,这才是最实在的。在冰天雪地里,你就是坐在黄金上,也维持不了你的生命。特别在世界性的天灾面前,什么黄金、美元都是没有用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中国需要改变财富的观念和发展的观念,以为增加了外汇储备就是国力大增了?以为有了钱就不怕在国际市场上买到东西,都是靠不住的。这次越南趁机提高煤价,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灾难来临时,我们唯一能靠的是我们政府坚强领导,唯一能靠的是我们人民的齐心协力!其他的都是没有谱的事,不知道多少敌对国家和势力在等着给我们落井下石呢!
2.中央要加强对关系国家安全的大型国企的控制和监管力度。
用战争的观念看,灾难来临时,各省各地的政府,打的是阵地战,战略目标和任务是坚守本省本地的民心士气,将灾害降到最小的损失程度。而中央则是从战略全局上进行机动战和统筹兼顾搞好支援和战略指导工作。中央的战略支援和机动战力量从哪里来?很大程度上是从中央所属国企中来,从中央财政税收中来,从中央组织协调各省力量中来。
从这次雪灾中看,中央今后要加强对煤炭、石油、化工、煤气、城市用水、电力、交通、铁路、电信、钢铁、银行、建筑等等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国家大型战备物资储备库的管理和控制。最重要的是建立一种既能加强管理,防止管理失控失察,出现腐败一个领导,倒掉一个大企业的弊病,又要让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断发展壮大。
在某种程度上,看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特征,就是看影响人民群众民生和安全的国企是否私有化,是否还掌握在我们国家和政府手中。这也是我们这次暴风雪中显示出来的社会主义巨大优越性所在,如果依照美国的市场经济理论,灾难正好是商家牟取暴利的最佳时刻。这也是我们坚决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对美式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因。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