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五四,更纪念赵家楼的大火
五四纵火案的故地,现在是饭店
1919年5月9日,清华大学学生在校园焚烧日货
2008年4月27日,中国留学生在首尔向反对奥运火炬的当地人飞踹过去
――――――――
五四运动是神祇,是牌坊,是图腾,是别的什么什么。
今天又是五四纪念日。
昨天涛哥去了北大,因为今天是北大110年的校庆日。
说是校庆,其实原来北大的校庆日是12月17日,新中国建立后,北大校长马寅初把校庆日改在五四这一天,这多少是有点儿政治挂起帅的意思,但这样的不客观并未引起后来北大人的反感,所以一直沿续到今。
在我看来,就像你是老爸和原配生的孩子,亲妈是个平民之女,后来老爸娶了后妈,后妈又是个格格,于是,你就认这个格格后妈做亲妈了,子以母贵了。
不过1919年5月4日这一天,北大的学生确实做了很多大事,那天,游行的北京大学生里,有30多人被捕,其中北大的有20名。
可见北大学生之猛。
五四运动,在当时事发未如现在看到或听到的这么壮烈,是从1919年秋天的一些文章发端,让人们记住了有这样一场壮烈的学生爱国运动。而在当日学生们举着标语喊着口号去爱国,并不是有多么强烈的目的,也只是发泄一下不满,那时北洋军阀当政,让人不满的事太多了。
学生们先是去了美国使馆,人家放假,匆匆投个帖子了事,帖子上很客气地要求美国人支持他们的运动。在东郊民巷绕了一大圈后,学生们可能会觉得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回去,很没面子或心理也不平衡,于是游行队伍转向赵家楼,当时的北洋军阀的头子之一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家就在那里,但曹家在铁丝网里关着,曹不肯出来,学生们在外边骂得不过瘾,就干脆想了无赖的办法破门而入,还用旗杆把沿街一排房子的瓦片都掀下来了。
强行进入曹宅后,里面出来一个人,那时没有电视也没有互联网,政府高官的脸并不如现在这样为百姓熟知,学生们可能觉得这个老家伙恍惚面熟,就认为这是老曹,一拥而上,先打个半死,躺在地上,那个人的头给打出了血,这时,才有人从宅里取出老曹的照片,一对,乖乖,不是曹汝霖,于是大家可能觉得打错人也不好,散开了。
与此同时,赵家楼被点着了。
这个被打的人叫章宗祥,是当时的北洋军阀驻日公使,他挨揍其实不冤。
但关于谁第一个动手打人――在没有弄清来人是谁的情况下,历史上始终没有人站出来承认,这很不好,好汉做事好汉当总应该吧。
而又是谁一把火点了赵家楼,这更成为一件讳言的历史悬案,尹明德在《北京五四运动回忆》里说过:火确实是学生放的,只是不能承认。
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胜利者也是人,只愿捡好听的说,不愿提那些不堪入耳的事。
也许就是这些当时放火烧了赵家楼的学生,在后来写了中国这段历史吧。
爱国运动,必然是激情和理性的结合,纯粹的理性,之于五四这一天,我想肯定是不够的,当时按理性的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想法是不要上街的,但如果没有上街游行,哪里有真正的五四。
所以,我们在不得不为赵家楼的放火者忌讳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叫一声好。
当时,遭到逮捕的有30多人,后来被无罪释放,我没见过他们被捕的原因,但他们肯定不会因为爱国游行被捕的,其中定然有放火者和打人者,就像4月27日在首尔那几位因激愤爱国而向对方施出“佛山无影脚”的中国青年。
某种方面,就像亦被我们称为“暴徒”的某一小部分在拉萨“打砸抢烧”的藏独者。
一,要看历史是谁写的;
二,要看你站在谁的立场上;
三,而且,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立场。
你想,如果没有1919年5月4日北大或者清华的学生们在赵家楼放大的大火和对章宗祥的非人道施虐,我想至少不会有后来如此轰动中国铭于历史的五四运动,如果学生们只游行一下,喊几声口号,就如下岗职工讨薪一样的小众和萧条,肯定不会有最后那种全国民众以及知识界,与北洋政府如此之剧的对立,也不会让五四成为一个启蒙运动。
不要怕学生运动,不要怕激情,也不要怕愤青(五四的学生们不是愤青吗),更不要在今天这个纪念上世纪愤青运动的时候出来骂现在的愤青,因为只有“愤怒的青年”敢于痛揍一个政府的高官,敢于点燃赵家楼,他们的敢于创造了历史。
如果,纪念五四,只纪念那些被明码实价写在历史上的光鲜故事,而仍然对它们背后的这些愤怒过头的事迹讳莫如深,我想,现在的纪念者们就个个都是虚伪的。
五四是复杂的,历史是多元的,不可能只有一种解释。
不过,看一下近1个世纪以来和现在中国的知识界对五四运动中的赵家楼大火的暴力色彩的一点点文过和饰非,就知道,中国的知识界仍然没有成熟到大情大性心情坦然,仍然没有在内心达到他们所谓的“民主和自由”。
我想,关于今天,比较客观和理智的说法是这样的:
今天这个日子是北大的假校庆日,据说这所中国最牛逼的大学100多年来培养了20多万的社会精英――我想这样的说法需要改一下了,应该说――100多年来培养了20多万的社会人才,主要是精英,但也有败类和庸才。
不久前在北京31路公共汽车上把一个60多岁的中国老太太踹下车的就是北大培养的荷兰学生。
今天这个日子是五四运动89周年纪念日,那一天,5000多名爱国学生走上街头呼唤反帝反封建,反击北洋军阀的黑暗政治,他们总的行为是爱国的,但也有个别人做了暴徒该做的事,如点燃了建筑物,如在没完全搞清状况时群殴了一个“准无辜者”,而且至今没有敢站出来承认自己就是纵火者和凶手。
这样的叙述方式,有损于今天这个日子的光彩吗?
――――――――
关于赵家楼大火的另一种说法:
宅前已传说曹、章、陆三贼正在曹家开会,匡互生全然不顾流血受伤的手,和大家涌入内宅搜寻,但没有找到。于是,愤怒之极的匡互生取出预先携带的火柴,将屋内易燃的帐子、挂画、信件集中起来,准备点火,这一举动被担任游行大会主席的段锡朋所发现,他阻止匡互生说:“我负不了责任。”匡互生毅然回答:“谁要你负责,你也确实负不了责任!”并断然点燃了火。这把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其他同学痛打了来不及逃走、化装成日本人的章宗祥。曹宅燃起大火之后,军警赶来灭火,并逮捕了32名来不及散去的学生。匡互生闻之,认为首先打进曹宅和点火的都是他,不是被捕同学之罪,要去自首,换出32人,经诸同学力劝乃止。
原文地址: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