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岩:《人民日报》蒋某人为啥歪吹转基粮?
附:
顾秀林按语:转基因院士为何遭围攻,是人民日大记者蒋建科领着田豆豆炒的冷饭,十一前两天登在人民日上。本篇读后感非常有眼力——那些问题,大腕主流科学家知道吗?当然知道。转基因食品没有通过检测就上市了,他们知道吗?当然知道。但是他就要说你是无知和恐惧。
今天,是非不分、事事都没有底线的“学术生态”,或者政治氛围,四处弥漫,不会是一种凶险的预兆吧? 原文地址:看人民日《转基因院士为何遭围攻》有感:SMACs到底是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院士、院长们说转基因其实很无辜,就像被委屈的小孩,是无知的老百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可是老百姓看到的却恰恰相反,粮食本来已很不让人放心,专家们为什么还要在天平“让人不放心”的那端继续加码?
院士、院长们不明白基础科研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区别?不可能。可是,当你指出了他们这点,他们一定会说你们不懂,顺带给你们几个名词加几个不知哪来的“数据”。这能忽悠一部分人,可是忽悠不了大多数人。对这另外一部分人,就可以采取讹诈手段,说你阻碍了大好事业的发展,俨然将成为历史罪人。明着的胡萝卜加大棒都不能奏效的时候,就偷偷摸摸暗地里搞。到时候,“生米煮成了熟饭”,就由不得你们不从了。
老百姓也不希望胡思乱想,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巧合”?——恰好除了利益相关者和几个“主流记者”,就几乎没有人懂转基因?恰好看到粮农组织统计美国人实际吃下转基因蛋白的平均可能性不高于2%,却看到宣传说“美国人吃下70%的转基因”?转基因科研水平欧美日本都不低于中国,可中国恰好能“领先”,领先的不是玉米、大豆,恰好是大宗主粮——大米?中国转基因棉花已经有成效,中国专家不是不懂转基因,那么为什么不从大豆开始研发反击,逐渐减少进口转基因大豆,却恰好是大豆“旧伤”未愈,又加紧添上大米“新伤”?专家们不是强调科技竞争吗?科技竞争不该是你强我更强吗?国家多少亿的资金投入,比不过一个孟山都公司?为什么不研发“超级转基因大豆”出口美国啊?大豆进口量大增,是因为“转基因优势”,可是恰好我们“领先的”转了基因的大米别人都不要,检到就退货?恰好“造谣人士”们那么多高科技都不跑去妖魔化,单单针对转基因?“反对是因为不懂”,恰好老百姓除了转基因其它高科技全都懂?“天宫一号”里涉及的物理、电子、化工、遥感、材料、制造等等老百姓都熟悉得很。“管理最严格”,市场上本不该有,可是恰好就检测到了,院士张启发、堂堂中国农业部都“犯迷糊”、紧辟谣?世上有什么事情会那么多巧合呢?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转基因?一个无辜的小孩,爹不亲娘不爱,难产四年,生下来还要用加强的铁笼子关了十一年?你们不要那么谨慎嘛,专家们一谨慎,老百姓就心慌。辟谣文章满天飞,飞得老百姓更心慌。那么无辜的转基因,专家记者们为什么要让人看到它就让人想起竞争?其它哪种食品让人想到这些?专家觉得是竞争,老百姓就能看到战争。
最好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说实话不说假话,只做实事不做宣传。以下方法都可选:
1. 专家领导们公开食用,各大机关只采购转基因,特供农场只种转基因良种;
2. 名记们发文章“我认为转基因更安全,市场上只要有转基因,我就不吃非转”。老百姓也不监督,你只需要先说服你全家严格执行就可以了;
3. 资金那么丰裕,我觉得最有效的是专家们招募志愿者试吃至少三个月。男女老幼志愿者都该有,招不到志愿者的组别专家们可以请家人补齐。实验性质的,封闭是起码的,食物类型也不可能很丰富,但营养物质平衡是经过计算的。实验期间经常性的免费体检也是必须的,我可以志愿做“非转基因对照组”成员,志愿实验观察员更容易找到。志愿者是令人敬佩的,专家们、支持者、名记们不要以工作忙等理由推辞,短期实验也就三个月嘛,可这说大点儿涉及到国家大战略,说小点儿涉及到老百姓对你“嘴皮子、枪杠子”的判读,所在单位可以此提高可信度,领导凭什么不批准?其实不必紧张,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所以其实这么做的宣传意义远大于科学意义。批准转基因安全证书的专家组十一年都没想过这么做?那么多支持的文章都是有名有姓有地址的,要招志愿者的时候记得count them in啊;
4. zf最好还能给美国点压力,催促他们赶快将转基因小麦批准上市,就说国内市场受到一些压力,再不让转基因小麦上市,我们将减少从美国进口转基因大豆,请zf将美国zf的真实反应告知。
这么简单的事情为啥要复杂化?以宣传对反宣传,搞得内耗不断,人心惶惶,zf威信受损。
《人民日》“科技视野”不敢发表的回应饶毅的文章:
“刹车”不灵谁敢放行?
——对饶毅《转基因在美国的遭际》一文的不同意见
吕永岩
《人民日》7月11日在“一家之言”栏目中发表了饶毅先生《转基因在美国的遭际》一文。文章见后引起了网上不小的反响。饶毅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很“绕”,但绕来绕去,还是把对转基因主粮“产业化”有异议的人,绕成了阻碍转基因“技术进步”。这是让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及公众很难接受的。
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本来不是一回事儿。就像原子弹技术研究与使用一样,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原子弹可以在实验室里搞研究,但却绝不可以随意使用。这是因为原子弹在实验室里属于高科技,但走出实验室便成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无可置疑的事实是:中国对于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长一段时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这个研究和取得成果的时间段上,没有人提出异议。人们提出异议是在有关专家提出要在“三五年之内”,将能杀虫的转基因稻米摆上中国人的餐桌之后。也就是说,人们从来没有反对过转基因技术研究,而只是反对转基因主粮过于匆忙的“产业化”和公众“食品化”。
再说清楚一些,就是关于转基因争论的焦点,只在于转基因研究“防患”与主粮“产业化”的先后顺序。谨慎的专家与消费者主张“防患”在先,“产业化”在后。“产业化”必须建立在“防患”的基础上。有了充分的“防患”,才能实施“产业化”。但饶毅与另外一些人却认为“防患”不是问题,也就是他文章所说的“不是主要问题的安全性”。因此,试图绕过安全性,在没有充分“防患”的前提下,贸然推行转基因主粮的“产业化”。或者是“产业化”与“防患”同步进行,其实还是只要“产业化”,不要“防患”。
主张“防患”在先,“产业化”在后的道理很简单。我们且不说原子弹的研究与使用,单说汽车或飞机。汽车的速度很快,但如果刹车不灵,我们能让它上路吗?飞机速度更快,但如果起落架不完善,我们敢让它起飞吗?刹车不灵的汽车与起落架有问题的飞机,一旦上天、上路,那能不出事故吗?
其实,转基因的安全性远比汽车刹车和飞机起落架要复杂得多。在这个关乎粮食安全和十几亿人食用安全的问题上,谨慎比冒进更为可取。2001年1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发布了陈键鹏《谨慎推进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的“国研专稿”,提出“谨慎推进水稻、小麦两种口粮作物转基因品种的商业化;在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领域坚持自主技术为主的道路;加强植物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充分尊重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是很正确的,是得到了国内公众一致拥护和肯定的。
基因的浩繁复杂绝不亚于宇宙星空。人类对于基因学研究还处于“婴儿期”。转基因游移于人、动物和植物之间,并且基因的重组、进化、完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处于对基因“婴儿期”认识的人类,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基因星空面前,充其量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人类的肤浅认识,轻言对基因的“掌控”和“驾驭”,这是很难让人信服的。如果真的像有人说的那样,对基因的认识和掌控已经达到了安全性“不是问题”的程度,那包括癌症在内的一些难以治愈的病症,早就该不是“问题”了。
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之所以为人瞩目,是因为它直接连接着公众餐桌,涉及公众饮食安全。特别是转基因作物存在的健康、环境风险具有持续性、滞后性、扩张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这就更应该尽可能地选择预先稳妥的“未雨绸缪”,而绝不可以选择事后堵窟窿的“亡羊补牢”。
以“未雨绸缪”的态度对待转基因存在的隐患,就应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譬如目前有道称,种植转基因的土地有可能产生“超级杂草”、“超级害虫”;有可能造成基因漂移、污染;有可能激化基因变异进而产生人类从未见过的新的病原体。有最新文章称,在更新了的分子生物学模型面前,转基因食物产业的主要根基已经彻底动摇。正因如此,曾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著名科学家Barry Commoner说:目前的转基因食物产业所基于的“科学”,是已经“过时了的生物学理论”,“已一再被证明是‘错了的’”。(见7月6日《文汇》《“转基因”之争在美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还处于“婴儿期”的转基因理论、技术及其出现的种种问题,采取掩耳盗铃的态度,这不仅是于事无补的,而且还是危险的。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推行转基因种植的同时,也在推行“基因盾牌”计划。这也包含了“防患”在先的用意,是绝不可以缺位的。中国在转基因理论和技术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那就更不应该急于求成,只注重推广的“矛”,而不去关注防患的“盾”。
饶毅在文章中拿计算机和手机来类比转基因主粮,在他之前还有人拿乘坐飞机作类比。谁都清楚,人们不会每天都乘坐飞机,人们也可以一生不使用计算机和手机,但人们绝不可以不吃饭。飞机、计算机和手机,对于人来说,没有一个可以像粮食那样绝对不可或缺。并且乘坐飞机还可以办保险,食用转基因主粮显然是不可能办保险的。这种类比明显的有些强词夺理,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当今世界上对于转基因研究和推广,并不仅仅有美国一种模式,还有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多种模式。主张转基因产业化的人不应该言必称美国,仿佛世界上除了美国,就没有其它模式了。相比美国模式,日本和欧盟模式更趋谨慎,俄罗斯模式就更为小心。中国如果按照“三五年内”将转基因稻米摆上老百姓餐桌的说法,那就不仅仅是美国模式,而是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主粮转基因的国家,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美国的高风险模式。中国现在没有饥荒。俄罗斯的超谨慎模式也没有看出有任何坏处。为啥我们非要急不可待地去争当这种并非必须的“出头鸟”?这种冒险有“基因盾牌”作保障吗?
公众的担心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转基因专家一心想脱离“专家”去当“商家”。按说转基因无论理论还是技术,都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有很多谜团有待逐个解开。国家投入了巨额研究经费,专家们应该抓紧时间,脚踏实地地呆在实验室里,把转基因所有重大问题都研究深,研究透,尤其是“防患”问题,更要搞得万无一失。这是公众热切希望的,也是比所有空泛的宣传更有说服力的。但令人遗憾的是,转基因专家们不愿意呆在实验室里,他们要走出实验室,去干商家才应该干的转基因“产业化”的事。这种“专家”易位热衷“商家”的举动,不仅加剧了公众的担心,而且还使公众生疑。这些专家为啥要这样?他们究竟想得到啥?是想得到技术上的新突破?还是想得到商业化利润?或是还有其它并不可言传的隐情?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中国没有人反对转基因技术研究和技术进步。人们担忧的只是在没有确切“防患”的保证下,急于求成的转基因主粮“产业化”。形象一点说,人们不想看到一架起落架不完备的飞机被放飞,不想看到一辆没有刹车或刹车不灵敏的汽车被放行。因为这种放飞、放行,太无理智,太危险了。
难道不是吗?
饶毅道出转基因惊人真相
——兼评饶毅抗生素对“人的细胞毫无作用”
吕永岩
说饶毅张口便“穿帮”,饶毅显然不服气。他慌慌张张跳出来为转基因主粮产业化摇旗呐喊,没想到刚一亮相,便犯了一系列只有小学生才能犯的低级错误。这些错误与他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的身份很不匹配,人们给他指出来,他本来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反思体味一番,知错就改,也不至于太丢面子。可是,饶毅却没有,他竟然一错再错,并且越错越离谱。
转基因“正如”抗生素
饶毅第一篇穿帮文章是说转基因“狼来了”。他的本意是想说转基因的“狼”不会来,没想到把典故用反了,把转基因“狼”必定要来的真相,不打自招地说了出来。“狼来了”之后,他紧接着又发表了一篇《转基因是现代科技的必然》。这篇文章一面世,便有专家指出了他多处常识错误。这些常识错误属于秃子头上的阴虱,明眼人一目了然,这里暂且不论。单说他在这篇文章中为转基因辩解的主要理由:“基因技术使人类可以将特定基因转入农作物,用来改进农作物的抵抗力(比如抗病虫害),以便提高产量。这种能抵抗农作物病虫害的基因,其产物对人体完全没有作用,因为这些转基因产物的靶点只存在于农作物的致病害虫。正如常用的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但对人的细胞毫无作用一样。”
饶毅这里所说的“能抵抗农作物病虫害的基因”,其“抵抗”的本来真相是“杀死”。也就是能使虫子肠穿孔,造成败血症而死亡。饶毅没说虫子肠穿孔,也没说败血症,更没说“杀死”。而是用了一个模糊的“抵抗”。仿佛这个转入的基因是刀枪不入的盾牌,虫子咬不动。
紧接着饶毅用了一句“正如常用的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但对人的细胞毫无作用一样。”这句话非常重要,意思也十分明了,那就是他们力主“产业化”,要强行推广到老百姓餐桌上的转基因主粮,他们认为与“抗生素”一样,“对人的细胞毫无作用”。
“抗生素”真的只杀“细菌”,“对人的细胞毫无作用”吗?
查查《辞典》,搜搜“百度知道”,再随便问问哪位医生,回答都是:“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多,比如肝、肾毒性,胃肠道反应,造血系统毒性等等,还有个别的有耳素性,造成耳聋;还有,比如四环素能引起四环素牙,等等”。
“抗生素的种类很多,不可胡乱服用”。
“少数病人在服食抗生素后,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的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如情况持续或转趋严重,病人应停止服药并尽快请教医生。”
“有些病人可能会对抗生素有过敏反应,故服药后如出现红疹、痕痒或哮喘等症状,便应立即停止服药并携同有关药物找医生治理。如病人以往曾对某种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有过敏反应,应事先告知医生。”
“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影响胎儿或婴儿,故准备怀孕、已怀孕或哺乳妇女应先向医生查询才可服用。”
服用抗生素“切忌服用双倍剂量”。
“切勿预留一些抗生素待下次服用或随便给人服用,因为每次的病情及成因不同。胡乱服药,不单会延误病情,更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长期服用还会有抗药性,再次服用效果就不好了”。
“抗生素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及小孩接触不到的地方。”“过期的药物必须弃掉。”
请饶毅院长仔细看看,抗生素按他说的对人的细胞毫无作用,那“肝、肾毒性”、“造血系统毒性”是咋回事?造成耳聋、四环牙又是咋回事?过敏又是咋回事?青霉素属于“抗生素”吧?青霉素使用前要作过敏试验。青霉素导致的过敏可以让人一命呜呼。这叫“对人的细胞毫无作用”吗?
还有抗生素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反应,还有抗生素不可过量服用,如此等等。这些都说明抗生素不仅仅对细菌,对人体也照样具有重大影响,使用不当会造成巨大损害直至致命。我们的饶大院长在对抗生素的表述上难道不是又犯了一次很低级的常识性错误吗?
从掩盖“药”性到承认“药”性
但有一点饶毅显然没有错,那就是转基因主粮具有“药”性。转基因食品与抗生素确实有很多共同点,有相似性。过去方舟子、张启发、黄大昉等转基因推手,故意掩盖了转基因的“药”性。这次饶毅说了真话。他认账了转基因与“抗生素”等同的“药”性。
什么是药?这里引用一下 陆人 先生的解释:“从本质上说,药主要由蛋白质构成。而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分子长链。一种蛋白质在一定的环境下有特定的三维结构,比如球形、圆柱形、螺旋形等等。除具有三维结构外,蛋白质在不同的空间位置,有化学性质不同的局域集团。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局域集团决定了它的性质和作用。当一种蛋白质作为药物进入人体时,这种蛋白质可以和人体内相对应的受体结合,从而产生作用。药物和人体内对应的受体是互补的,就好像是钥匙和锁的关系。例如,在睡觉前吃安定片,就是一种蛋白质钥匙作用在神经系统的锁上,使人精神放松并产生催眠作用。”
再看看转基因粮食。“转基因粮食是在自然粮食作物中,注入外源基因后所形成的新品种。外源基因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包括有益于作物生长的因素,如抗害虫或抗杂草性,也包括转基因开发商为保护切身利益的因素,如使作物附加对特定的化肥或农药的倾向性,使作物后代不能再生,等等。由于外源基因的注入,转基因粮食作物比自然作物增添了新的蛋白质,而这种增添的蛋白质就是通过外源基因作为初始模板,在粮食作物生长过程中合成的。当昆虫吃了转基因粮食作物,就会被抗害虫基因所生成的蛋白质毒死。对昆虫来说,转基因蛋白质是剧毒。”
“只要将转基因粮食和转基因制药的机理比较一下,不需要受过特殊的科学训练,一般人就能得出结论:转基因粮食就是药。转基因粮食和转基因制药的机理完全相同,都是生成新蛋白质的过程。”
“转基因粮食就是药”,很清楚吧? 陆人 先生说“转基因粮食就是药”,饶毅也说转基因粮食“正如”“抗生素”。区别在于,饶毅认为“正如”抗生素的转基因粮食可以放心大胆食用,咋吃都没关系。而 陆人 先生则认为具有“药”性的转基因粮食,其“危害深不可测”。
毒粮“危害深不可测”
为啥“危害深不可测”呢? 陆人 先生是这样解释的:“药物和人体内的受体就好像是钥匙和锁的关系。人体内有千百万把作为蛋白质受体的锁。它们分布在神经、免疫、消化、心血管等各个系统。任何这样一个受体锁,如果被一把有害的钥匙打开,都可能有致命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要避免乱吃东西,要避免吃错药。人类通过百万年的实践,已经知道自然界里哪些食物是安全的,哪些是有害的。我们的食品里包含的蛋白质,人类是了解的,他们都被证明是有益的。但是对新生的蛋白质,我们必须格外慎重。”
对于新药,即新蛋白质,需要经过千百次的试验,在动物身上,人身上,反反复复,观察再观察,改进再改进,即使这样,依然难免有疏漏,严重的药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即便是那些长期使用过的、已经被大众广为接受的药,如红霉素、青霉素、土霉素等等,人们都知道它们有强烈的副作用”。“是药三分毒”,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并且“一种药,对一类人群安全,不意味着对所有人安全;对成人安全,不意味着对儿童安全;对一般人安全,不意味着对孕妇安全;对健康的人安全,不意味着对生病的人安全;对白种人安全,不意味对黄种人安全”。“一些药正常情况下服用没问题,但在大量饮酒后就可能有问题。”青霉素对非过敏者毫无危险,但对过敏者来说,却“会夺走他们的生命”。
一种药,当被发现有害时,可以立刻干净利索地停止使用,并将其完全清除、销毁。然而,对转基因粮食来说,即使将来发现有严重危害,想完全销毁,也无法办到。因为转基因“产业化”一旦放行,必定大面积种植。这样,无论在陆地,在水面,在人体内,牲畜体内,转基因毒蛋白将无所不在。
一旦转基因主粮摆上中国人的餐桌,从那天起,每个中国人相当于每天服用饶毅说的“对人的细胞毫无作用”的抗菌素。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和孕妇;无论是对抗菌素不过敏的,还是过敏的。任何人都别无选择。一个婴儿,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服用抗菌素,一直到生命结束。整个中华民族都在每天服用抗菌素,饶毅说这很安全,很环保。有人敢相信吗?
我们已经知道,滥用抗菌素会导致肝、肾、血液中毒;我们还知道,对抗菌素过敏的人,使用抗菌素会致命;我们还知道,滥用抗菌素,已经导致了无药可医的超级病菌的出现。如果我们将饶毅说的这种“正如”抗菌素的转基因粮食放到饭碗里天天吃,那会吃出啥结果来?是肝肾中毒?是过敏致死?还是出现令人心悸的超级病菌?
或者比这些结果还要坏。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饶毅一不留神,道出了转基因主粮“正如”抗生素,有“药”的属性的惊人真相。在这一点上,我们真应该感谢饶毅。尽管饶毅为转基因产业化辩解,为转基因产业化不遗余力地鸣锣开道,但他偶而会不由自主地说出一两句真话,而且是相当惊人的真话。
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有病没病,一律天天吃药,这叫“科技进步”?这叫“必然趋势”?
天天吃药。你准备好了吗?
有人想让中国人天天吃药,中国人应该答应吗?
感谢网友参与“华语作家影响力排行调查”投票
投票网址: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