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的自私自利,是美国“攻心战”的文化阴招
中美博弈:军演背后的“攻心战”
私有化的自私自利,是美国“攻心战”的文化阴招
连日来,从南海军演到黄海军演,美国对中国的步步紧逼姿态,已经使其凶险的真面目昭然若揭。再从美国业已完成就绪的对中国海陆“满月形包围圈”,到美国的“单边思维”和“先发制人”的“战争思维”,以至到目前还处于“反恐”的“战时状态”的美国的一举一动,大概每个中国人都会意识到:如果我们总是以“和平友善”思想来理解看待美国,如果我们继续对美国及西方的市场化教义和“普世价值”布道缺乏警惕,如果我们再继续麻痹大意下去,那将是多么愚蠢的危险!
美国要灭亡中国,美国要“和平演变”中国,美国最后要通过肢解分裂而灭亡中国,这都不是空穴来风。从美国持续不断地对台售武,从美国长达半个多世纪对“藏独”势力的资助支持,从美国越来越明目张胆地对“疆独”势力的纵容扶持,美国的灭亡中国之心其实早已大白于天下了。只是我们似乎宁愿不相信,甚至是假装没有看见。或者,就像某些“和平人士”所说,中国不能太强硬,不能太高调,不能以“冷战思维”和“受害者心态”来看待新时代,特别是要小心不能给国际上的“中国威胁论”留下口实,从而影响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局。但问题是,我们忍让再忍让,我们低调再低调,就能感动世界吗?就能换来美国对中国的理解和善意吗?事实恰恰相反,这却正让别人抓住了我们的命门和软肋,而且更放开手脚肆无忌惮了。俗语说得好,狼要吃羊是狼的本性,这绝不取决于羊的温顺或倔强姿态。
回望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由于国内国际时局变化的环境条件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不时会有一些战术上和策略上的调整,但美国对中国的终极战略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除了有形的军事上的布局和动作外,美国对中国最具杀伤力的出招,还要算“攻心战”。具体而言,就是“分而治之”的“攻心战”。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中国虽然人口最多,但只要使其分化成“一盘散沙”,中国就永远是“大而不强”。这个“大”,也包括GDP总量的大。就像有的西方学者所推算的,中国在宋朝时GDP总量依然是世界之“大”。中国在1840年时,GDP总量也依然是世界之“大”。可结果呢?大宋王朝的“大而不强”和“割地赔款”,大清王朝的“大而不强”和“割地赔款”,又都让人瞠目结舌!为什么呢?除了“孔子之术”纲常礼教的自我捆缚外,就是因为贫富分化的“一盘散沙”。而要使中国人分化成“一盘散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其承认和接受尊卑强弱的等级“天命”,同时强调和激发个人的升官发财自私贪欲。这样的旧瓶新酒,现在就换成了美国及西方的市场化私有化教义,甚至变调出了强化版的“拜金主义”风潮。
自私自利和“炫富”的“拜金”结果,无形中就导向了“哈美”和“拜华尔街”。而美国及西方最忌惮和防范的,就是中国人的民族团结自强精神和国有公有意识。中国某些文化学术精英所谓“国进民退”的鼓噪,实际上就是“兴私灭公”的冲锋。如此私有化的最终结果,除了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极少数人得蝇头小利外,就是实现了美国人最梦寐以求的“一盘散沙”且“大而不强”的中国。这样,即使有经济发展和GDP的“和平崛起”,即使有很大很好看的GDP数字增长,对中国特别是对中国的绝大多数人又有何用呢?况且,这时美国如果再收紧“包围圈”,或是再加大对“藏独”和“疆独”等分裂势力的自私自利刺激,那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呢?
私有化的自私自利,是美国“攻心战”的文化阴招。现在是否已经奏效,或是正在奏效,的确值得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深思和警惕。我们接下来看一条相关资讯,然后再继续这个讨论。
北大教授:将南海升级为“核心利益”极不明智
据中新网8月23日电,新加坡《联合早》23日刊出评论《南中国海为何成为“核心利益”?》,文章说,近日有媒体道中国将对南中国海问题的表述,升级为中国的“核心利益”。北京专家予以反驳说,无确凿出处又被广为道的“核心利益”之说,是个有待澄清的误解。美国会将之解读为中国在东亚划定势力范围的信号,是极不明智。文章摘编如下:
近期有媒体道称,中国高官在对美的闭门对话中,将中国对南中国海问题的表述,升级为中国的“核心利益”。在此前,在中国的对外表述中被称“核心利益”的争议地区,主要是西藏、台湾。本区域早前还相对平静的南中国海,最近成了国际军事演练场,又是世界上两个大国进行战略较量的舞台。继7月底,中美在东盟区域论坛为南中国海问题舌战,8月上中旬,原本宣布要到黄海进行美韩联合军演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空母舰转而驶入南中国海,与越南开展为期一周的联合军演。这番密集军事活动的直接背景是,对南中国海主权有主权争议的两个主要国家:中国与越南各自提高了维护主权与利益的态势。近几年,越南加强在有争议的岛礁附近进行海洋勘测;而在另一方面,越南也指责中国的态度日趋强硬。
谈到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安全研究项目主任朱锋提出,这个查无确凿出处又被广为道的“核心利益”之说,是个有待澄清的误解。他并怀疑这未必代表中国最高层的既定政策。迹象显示,尽管“核心利益”之说已成了围绕南中国海课题的常识,但中国国内还存在争议。中国国内的质疑者认为,中国无意在南中国海开辟新战场,不打算改变该地区国际航运自由的状况,为何需要将南中国海升级为“核心利益”?再者,这表述也不符合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法,中国既然表明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没有必要再添“核心利益”一说。有观察人士私下指出,美国将闭门会议的信息透露给媒体,其中就包含了战略意图,目的是使南中国海成为美国代表东南亚国家与中国进行博弈的场域,简而言之,中国所提出的,正是美国期待在国际社会上挑起的话题。
对“核心利益”提法持明确反对态度的朱锋则是认为,有关提法极不明智。从美国的角度分析,美国会将之解读为中国在东亚划定势力范围的信号,意味着南中国海未来的解决方式要完全按照中国的方式处理,其他国家无权干涉。更重要的是,这个做法将引起东南亚国家的担忧,而且还牵动到与东南亚毗邻的澳洲。中美在南中国海问题上频密“过招”,已经引起澳洲外交人员严正关切的不安。在朱锋看来,东南亚国家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尽说好话,但是又纷纷到美国去投诉中国,部分原因是中国与东南亚强化经济纽带的同时,对于推进双边政治关系升级的投入不够。同时中国又感觉到在南中国海的利益受到削弱与挑战,说明中美关系与中韩关系都需要重新稳定。
中国的“核心利益”究竟该由谁说了算?
显然,这位北大的朱教授所担忧的,就是怕中国影响了邻国的利益而遭到向美国“投诉”。但问题是,中国的利益就应因此而出让或损失吗?涉及西藏和台湾等中国主权领土完整的事,肯定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涉及南海诸岛及领海的事,同样是攸关中国主权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如果按照朱教授的“国际惯例”观点,既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对南海就没有必要再添“核心利益”一说,那么中国对西藏和台湾地区,是否同样没有必要再添“核心利益”一说呢?涉及自己主权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自己都不敢明确界定,都不敢义正词严地维护,还都得看着别人的脸色,这是怎样的一种“专家智慧”?明明是别人在变本加厉地蚕食中国的利益,明明是美国不远万里来到南海和黄海挑战中国的利益,怎么就成了中国升级核心利益“开辟新战场”?这是否说明,美国的“攻心战”已经奏效?
如网闻博小社员《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此前所述,自15世纪“老欧洲”世界探险殖民掠夺以来,西方资本列强已经从海洋贸易时代和工业科技时代,发展到了金融全球垄断时代。在此过程中,市场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经济概念。市场的价格变化,早已背离了其原本的交换职能和供求关系。所谓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全球垄断操控中心,就在美国的华尔街。华尔街资本寡头集团不但可以制造次贷危机,也可以制造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至于华尔街的金融欺诈和市场操纵丑闻,也早已臭名昭著。所谓的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所谓国家政府不要干预市场,所谓把经济交给市场,所谓把人民币汇率交给市场,倒不如说是把中国经济的调控权和中国货币的定价权,都统统交给华尔街资本。自私贪婪且野蛮,本身就是西方资本列强的强盗基因。如果按照西方的市场化和私有化教义演变,最后“一盘散沙”且“大而不强”的中国,还凭什么跟美国“言战”,还凭什么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
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已经证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明刀明枪的“炮舰政策”,根本吓不倒中国人民。今天美国气势汹汹的航母军演,照样会是“纸老虎”。中国最大的危险,还是在于美国的“攻心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