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处,谁来当官?
没有好处,谁来当官?
对于官场上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当官的服务意识淡薄,有的当官的搞腐败等。总之对于官场上许多问题存在的原因,用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监督不到位”。正是由于“监督不到位”,所以一些当官的总能得到这样或那样的好处,可是反过来想,如果监督十分到位,当官的不可能用手中的权力得到什么好处的话,那还会有人想得好处而不择手段去当官吗?所以如果有“没有好处,谁来当官?”的思想的人多了,那么监督是不是就很难到位或者说不可能到位呢?
官场上许多问题的存在,表面看来是监督不到位,其实质还是“没有好处,谁来当官?”的思想在作怪。比如公款吃喝和公车私用两大痼疾,从有关报道得知,许多地方政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两大痼疾的整治,可为什么收效总是不尽人意呢?当然是由于“没有好处,谁来当官?”的思想,影响了整个整治过程。虽然大会小会都强调不准公款吃喝和公车私用,可真正到了查处阶段,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了。一些地方官员对两大痼疾的整治,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和敷衍民众。在这些地方的一些官员看来,公款吃喝和公车私用是当官的应该得到的起码好处,他们的想法也许十分简单,如果连这点起码的好处都得不到的话,那谁来当官呢?
在当官的中,到底有多少官员有“没有好处,谁来当官?”的想法?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什么很难,因为我认为有多少反对公布自己个人及家庭财产的官员,就有多少官员存在着“没有好处,谁来当官?”的想法。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来解释为什么要反对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防腐败举措。
所以关于监督不到位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什么机构问题,更不是什么具体举措问题,而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具体的说是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当官或者说是没有搞清楚为谁当官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再好的监督举措也解决不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因为在思想问题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再好的监督举措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实行的。比如一个搞腐败的地方一把手,他会去实行对自己不利的监督举措吗?不可能!能应付和敷衍一下就不错了。
意识形态的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但只要重视了,开始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就有希望,5年、10年、15年、下一代,总有一天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但如果是对“没有好处,谁来当官?”的想法不闻不问,那其后果是不敢想象。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