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们想要的原来是“司法独立”--谈谈李庄案
这一次,他们想要的原来是“司法独立”——谈谈李庄案的另外一个看点
出乎我的意料,李庄一审判决后“舅舅们”并没有消停,法律专家、律师、媒体业者各色人等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到新的舆论大战中,南方报系作为“自由、民主、道德”的“标杆”,一如既往的冲在了前头,继续着他们“客观、公正”的事业。当然,近年来媒体与律师行业人才辈出,去年大放异彩的深圳某“最大的民间组织”就以其成员多为记者、律师而自傲;而前几天看到凯迪网推行“实名特权”政策,其中也特别提到已经获取实名特权的猫眼网友中,记者、律师及其他白领人士居多,看来“记者”、“律师”确实很不得了,中国的未来也许就靠他们了,只是前提是老百姓会相信他们。
不过,老僧这个人有时候猜疑心很重,每次看到“南都”或者“猫眼”有什么热点新闻冒出来,我总会下意识的去什么《x国之声》、《x国之音》、《xx电台》等媒体上搜索一番,十有八九会找到相关信息,人家老外可爽快得多,很多话会毫不掩饰的直言不讳的给捅出来。依照我原来的判断,李庄案不过是一个小案子,虽然可能会影响到不良律师们今后的牟利模式,但对“舅舅们”的实际利益是没有多大的影响的,但如果继续放任事件扩大,把李庄案由“具体”抽象成“普遍”,这对不良律师们可能有利,但对“舅舅们”却得不偿失。所以,开始我认为这件事在初审判决之后就会打住,不会有后续的故事。但现在看来我的判断并不准确,“李庄团队”似乎还有继续折腾的意愿,而媒体仍然在推波助澜,没有收手的迹象。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我在《x国之声》的一篇报道上看到了四个字——“司法独立”,我这下才妨然大悟,原来所求在此啊。
从媒体上看“政治改革”的呼声似乎很高涨,虽然老百姓们其实很实际,眼睛里自始至终盯着的都是“民生”,但老百姓的嘴一直都被主流媒体“代表着”,互联网偶尔泄漏出来的一些情绪大都也只是“极左愤青”所为,不足为据。所以,“政治改革”已经“被共识”成了“全民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个“攻坚”的突破口当然是很重要的。前年有人对“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颇有微词;去年敏感时期之前,又有人借邓玉娇案激情表演,心理揣摩着要换什么颜色;而今年伊始,有人大概看出“李庄案”是一个好由头,可以借助“对重庆打黑心有芥蒂的力量”推动司法权从党政结构下分离,间接实现“司法独立”的宏伟目标。借力打力,好计谋,好策略。
“攻坚”原来一直都在进行。总算明白了“法大于天”的意思。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