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多种药品悄然涨价的背后是否存在腐败链?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题为《多种药品在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公布前后悄然涨价》一文道:去年售价还是93.5元的药品,如今价格提高至170元;去年售价1082元,如今售价1580元……就在各地纷纷开始新一轮的药品招标采购期间,记者发现,一些新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药品开始悄然涨价。(2010年06月17日《中国青年报》)与以往一样,又是相关部委将联合监督检查、或打击什么什么涨价行为。可从题为《发改委将大刀砍药价 基本药物价格或降三到四成》报道中的叙述来看,降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其实整条药品的产业链,最大受益者在医院和医生,如此大幅度对基本药物价格进行下调,最终将会导致普药生产企业的生存愈加艰难,医院药价虚高的问题仍难解决。要调整也要先从流通领域动手。”的观点对照着题为《湖南卖暴利药医院喊冤 曝光采购商代表政府部门》一文中的“我们希望媒体好好剖析一下此事,干脆把整个利益链条全部揭开,看药品的暴利到底被谁拿走了!\在我们看来,振湘公司就是代表政府部门在帮我们采购药品,至于这家公司到底有何背景,我们也不清楚。”喊冤来看,多种药品涨价的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腐败链条呢?

  因为,不论是“带血的煤”,还是“楼倒倒”之类的事件,或是新近发生的江西省交通厅三位现任副厅长的落马,或题为《南京出现拆迁“托” 勾结官员一次获利2000万》的报道,是不是都在佐证着价格\利益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腐败链呢?从山西平遥县“一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仅门票一项就少收入1200多万”的叙述看,近些年来各地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的“涨”声一片,恐怕也难摆脱名为保护古迹,实为为腐败、利益输送埋单的嫌疑。

  题为《药企反弹:降价无损“以药养医”潜规则》一文道:“天价芦笋片事件中136元的中标价才是问题关键,而不是15.5元的出厂价,利润并没有落到企业手中,而是潜规则给了招标办和中介机构\秦脉医药总裁王波也表示,《征求意见稿》将流通加价率和利润率都设置了上限,希望倒逼当前中间环节重重设卡的流通体制。但是目前的大环境下,‘潜规则’势力更为强势,降价成本将由药企承担。”其实,所谓的“潜规则”说白了就是腐败的代名词。而由暴利企业没得到,“潜规则”势力更为强势的描述来判断,多种药品悄然涨价的背后不就是在为腐败链埋单吗?

  而题为《中纪委查办强生等药企行贿案 扯出7名药监官员》、《发改委民航处前处长匡新被查》、《反腐风暴席卷民航:航线寻租二十年黑洞曝光》等报道,是不是也在佐证着多种药品悄然涨价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腐败链呢?

  “干脆把整个利益链条全部揭开,看药品的暴利到底被谁拿走了!”这句话真的是如醍醐灌顶,发人省醒。因此,相关部委在监督检查、整顿、打击药企暴利之前,是不是不要讳疾忌医的先查查内部是否“潜规则”横行呢?源头不清,下是不是必有其焉呢?题为《安监总局:郴州曙光煤矿矿难属违法生产责任事故》、《河南安监局书记被双规 据传其受贿掩盖矿难真相》、《河南平顶山矿难导致46人死亡 四名官员火速被免》等近期的报道,是不是又已很清晰的说明,矿难不绝的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监管者的渎职和腐败呢?

标签:药品   腐败   涨价   题为   规则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