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驳《提防“为穷人的主义”》一文中的一个观点
最近,看了杨连宁先生《提防“为穷人的主义”》文章。杨先生在文中指责,“为穷人的主义”祸害全球穷人已近200年,贻误中国穷人也有100年了。”杨连宁先生还唯恐表达得不清楚,专门解释道 “‘为穷人的主义’,特指煽动穷人革命的主义,绝不是指英国圈地运动式、美国废奴式、德国俾斯麦式、日本明治政府式 ‘来自上层的革命’;而是指巴黎公社式、俄国十月革命式、中国农民革命式‘来自下层的革命’”, “一句话,来自上层的革命是工业化、理性化,最终造福了穷人;而来自下层的革命是瞎折腾,耽误了穷人脱贫致富。…………”云云。我没有很深的理论造诣,虽然觉得这些话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但也一时没想出如何驳斥,但对其中的一个观点,即穷人革命是被煽动出来的,却颇有点不得不一吐为快的感觉。
以杨先生的说法(杨先生何许人也,好象是大学的教师,算是精英一类的人物吧),穷人革命似乎是靠煽动而来的。我以为,杨先生这观点十分荒谬。革命历来是被统治者视为大逆不道的,称之为造反,只要统治者说谁“反了”,谁就会被视作洪水猛兽,犯了不赦之罪,统治者就必要欲取其头而后快,就是杀头。只杀头仍觉得不够恐怖,担心镇不住,因此便有了种种让人难以想象的苛刑峻法的发明,比如凌迟(也就是千刀万剐)。对付革命,统治者从来是不吝使用暴力和残忍的。但是为什么千百年来,至下而上的革命仍然不断呢,为什么仍然会有无数人“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呢?是人民没事找事,赶时髦,搏眼球吗?显然不是,无不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已经使下面民不聊生了。杨连宁先生作为教师,也许是教授吧,应该是有知识的,但他可能缺少一点历史知识,甚至是常识。就拿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例子来说吧,陈胜等戍卒在戍途误期者死的苛法面前,在“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无可奈何的出路面前,喊出“等死,死国可乎?”,这难道算是煽动吗?可以想象,假如他们不反抗,出路只有一个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陈胜,也会有张胜、李胜……,也根本用不着煽动,只要振臂一呼,便会有山呼海应之举。造反是要命的呀,让别人拿命跟你造反,请杨先生煽动煽动试试,恐怕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人会理的。再拿杨先生津津乐道的巴黎公社来说吧,当时法国的社会矛盾何等尖锐,巴黎公社的发起是靠谁煽动的?如果说有煽动,应该说是当时的拿破仑第三帝国政府和后来的梯也尔资产阶级政府,正是这个梯也尔,不仅以其的愚蠢“煽动”了巴黎人民起义,后来也正是毁燹和血洗巴黎的元凶。我觉得杨先生很应该去看看法国历史学家和记者普•利沙加勒写的《一八七一年公社史》,如果认为读史太枯燥,那请杨先生看看小说吧,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就挺好的。假如杨先生一昧认为法国人天生就爱受人煽动,那杨先生现在去煽动一下验证验证效果?不到穷途末路,谁肯做亡命之徒;若非没有选择,谁愿挺身造反?
最后,还想忠告杨先生几句,请不要以为自己是教授什么的,别人就什么都不懂。当然,现在是思想言论开放的年代,有什么样想法都可以想,也可以说,但请别当自己是个什么人儿似的,到处指责这也不对那也不好,好象就是自己说的那套东西才是对的,就要按引来做才行,才天下太平才是和谐。如果杨先生执意要这样说,那么很可能会遭到这样的对待,大部份人会朝地下唾一口,“呸,什么东西!”
以杨先生的说法(杨先生何许人也,好象是大学的教师,算是精英一类的人物吧),穷人革命似乎是靠煽动而来的。我以为,杨先生这观点十分荒谬。革命历来是被统治者视为大逆不道的,称之为造反,只要统治者说谁“反了”,谁就会被视作洪水猛兽,犯了不赦之罪,统治者就必要欲取其头而后快,就是杀头。只杀头仍觉得不够恐怖,担心镇不住,因此便有了种种让人难以想象的苛刑峻法的发明,比如凌迟(也就是千刀万剐)。对付革命,统治者从来是不吝使用暴力和残忍的。但是为什么千百年来,至下而上的革命仍然不断呢,为什么仍然会有无数人“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呢?是人民没事找事,赶时髦,搏眼球吗?显然不是,无不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已经使下面民不聊生了。杨连宁先生作为教师,也许是教授吧,应该是有知识的,但他可能缺少一点历史知识,甚至是常识。就拿秦末农民大起义的例子来说吧,陈胜等戍卒在戍途误期者死的苛法面前,在“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无可奈何的出路面前,喊出“等死,死国可乎?”,这难道算是煽动吗?可以想象,假如他们不反抗,出路只有一个死,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陈胜,也会有张胜、李胜……,也根本用不着煽动,只要振臂一呼,便会有山呼海应之举。造反是要命的呀,让别人拿命跟你造反,请杨先生煽动煽动试试,恐怕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人会理的。再拿杨先生津津乐道的巴黎公社来说吧,当时法国的社会矛盾何等尖锐,巴黎公社的发起是靠谁煽动的?如果说有煽动,应该说是当时的拿破仑第三帝国政府和后来的梯也尔资产阶级政府,正是这个梯也尔,不仅以其的愚蠢“煽动”了巴黎人民起义,后来也正是毁燹和血洗巴黎的元凶。我觉得杨先生很应该去看看法国历史学家和记者普•利沙加勒写的《一八七一年公社史》,如果认为读史太枯燥,那请杨先生看看小说吧,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就挺好的。假如杨先生一昧认为法国人天生就爱受人煽动,那杨先生现在去煽动一下验证验证效果?不到穷途末路,谁肯做亡命之徒;若非没有选择,谁愿挺身造反?
最后,还想忠告杨先生几句,请不要以为自己是教授什么的,别人就什么都不懂。当然,现在是思想言论开放的年代,有什么样想法都可以想,也可以说,但请别当自己是个什么人儿似的,到处指责这也不对那也不好,好象就是自己说的那套东西才是对的,就要按引来做才行,才天下太平才是和谐。如果杨先生执意要这样说,那么很可能会遭到这样的对待,大部份人会朝地下唾一口,“呸,什么东西!”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