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老板、经理、工人

2025-02-24 学习 评论 阅读

一.老板拥有的权力:

1.立法权:公司的规章制度,老板有权制定或修改增删。

2.选举权:公司的主要人员,老板有聘用、解雇的权力。

3.监督权:公司的事物老板有权监督。

4.总体决策权:对于经理提出的总体计划、预算,老板行使决策权。

二.经理拥有的权力:

1行政权:公司事物的执行权力。

2.领导权:对下属员工的业务、工作进行领导。

3.有限聘用权:对老板同意的职位,由经理直接招聘。

三.企业间的纠纷,由独立的司法部门仲裁,老板们组成陪审团监督司法部门的公正。

四.企业制度与政治框架的对接:

A.理想的国家政治框架(民主制度+有创新能力的公有制体系!收入允许现金的差距,但不允许产权的私有。保护个人的知识产权与创新思维能得到专门机构的民主程序下的认可、采纳与保护,发展公有制产权体系下、保护个人创新及知识产权差别收入的政策)或者(民主制度+能平衡分配的私有制!劫富济贫式的税收政策,严格的反垄断、遗产税等平衡收入、防止资本通过世代积聚而成为垄断资本的法规):

老板:人民。

经理:精英。

工人:人民。

B.西方国家当前的国家政治框架(民主制度+私有制为主):

老板:精英、人民。

经理:精英。

工人:人民。

虽名义上说老板是人民,但其实人民仅是小老板。私有制造就的垄断资本阶级的势力上升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们会通过收买议员、官员、法官的形式,就成了背后的政治大老板。

精英与人民都当了老板,事实上经常在斗争,而人民经常干不过精英的。

C.毛时代中国实质上的国家政治框架(集权制度+公有制):

老板:未定型。

经理:精英。

工人:人民。

因为国家初建,很多制度并没有完善。名义上老板是人民,但是人民并没有通过完善的制度行使好老板的三个权力“立法、选举、监督”,这样的话这个老板的位置有点含糊,未定型。

这样的情况,时间久了,精英们就有了当老板的念头。毛主席发现了这点,就搞了文革,希望打消精英们当老板的念头,但是却发展成打击精英、迫害经理的运动,这是下策。一个公司要搞的好,老板切记既要避免经理们篡位,又要使用好精英、使用好经理们!

当时的上策,是完善与改良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制度,完善与改良很重要!让人民通过一个代议制的、专职专业的、与搞行政执行分开而独立的机构,事实上拥有立法、选举、监督、总体决策等老板应有的权力,则人民就当上了老板了。如果这样的话,在当时的国情下,既然老板的位置上有了人民,大部分精英们经理们就会打消自己当老板的念想了!

D.现时代中国的政治框架(集权制度+私有制大趋势):

老板:精英。

经理:精英。

工人:人民。

这样就产生了严重普遍的腐败、甚至卖国现象!

五.本文的分析或许不是完全正确,但是确实指出老板应该拥有哪些权力,拥有哪些权力才是老板!这样就能清楚的看到老板是谁!

而中国无论在毛时代或者现时代,在政治制度上因为具有家长式的担忧,而不放心子民的思维成熟度,所以不自觉的走入了一条集权制的道路,从而人民并未真正地当家做主!但是因为建国的理念是要让人民当家做主,所以即使是走了弯路,在将来也还是会走向符合建国初衷、让人民当家做主的道路的!

(注:现在有种错误的对家长制的片面反省,故而中央对地方放权,至使地方政府在尚未具备人民对其监督的制度的时候,中央对其的监督力也削弱了,成了政治上的独霸一方的军阀,则更是会助长地方腐败的啊!)

标签:老板   人民   精英   经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