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南方大旱更严重的是制度性干旱
比南方大旱更严重的是制度性干旱
田忠国
南方数省区大旱,据说是六十年未遇的大旱,不用说生产,就是生活也面临水危机。
读过“第五项修炼”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项修炼叫“系统思考”(这种思维方法早在我国的“易经”中就形成了,但有人非得找外国人为祖宗不可,那也是没办法的事)。“系统思考”就是从全局,也即整体上寻找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大家知道,不论是整个宇宙,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由一个个子系统构成的,形成了巨系统。
每个子系统都是一个闭环。换言之,没有闭环的系统是不存在的。但所有系统都是可以扩展的,我称此现象为“发散式系统闭环结构”。科学界称此现象为宇宙模型。但同时它也是一种思维模式。我们不妨用发散式系统闭环思维法分析一下南方的旱灾。
南方大旱,这是问题的起点,也就是说,分析问题我们都得以大旱为中心。
大旱是怎么造成的呢?天不下雨。有人曾经分析认为,天不下雨的原因,可能与美国发展气象战争有关。我不否定这种可能,但也不持肯定态度,因为,肯定或者否定的前提是事实根据。天不下雨的另一个原因,是宇宙周期性的必然。不论是何种原因,我们都必须面对大旱这一事实:抗旱。
那么,由抗旱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系统。
从被某些人一直攻击的前三十年的角度说,抗旱的途径大约有,先做好抗旱准备,亦即构建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体系,而且,中国前三十年在全国各地都建立起了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体系。这一巨大的体系刚刚建成,刚刚发挥作用,却在农村变相的推动了私有化运动。随着私有化制度的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体系随之被破坏殆尽。
由此可知,中国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体系是建构在经济制度基础上的。拆除了经济制度,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体系随之垮塌。
所以,我们认为,比南方大旱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制度性干旱。
那么,制度性干旱是一个闭环系统,而导致制度性干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不妨用发散式系统闭环思维法,在价值逻辑的基础上继续分析:产生社会制度的基础是思想,而不是自然生产关系。自然生产关系是思想产生前的自然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实践的自然状态。人类在研究社会实践的自然状态过程中,发现了社会实践自然状态的低效性,具有占有欲望的人,为满足占有欲,就产生了剥削思想,并通过对生产规律的研究,组织生产,扩大占有成果。马列毛主义诞生后,特别是晚年毛主义诞生后,人类对思想与制度、制度与生产等等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以思想为基础,建构制度,组织生产与分配的关系,这才激活了全国人民自觉的创造潜力。
有人说,毛泽东是伟大的经济学家。我则认为,毛泽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因为,他站在人类历史发展高度,认清了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所以,把毛泽东思想制度化,特别是毛泽东晚年思想制度化,就成了全国人民共同的努力方向。制度化的前提是抽出其中主要的价值逻辑,使之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
或许有人认为不可能,但事实上,文革后期的农村早做到了。
写到这里,我们不由得又走进了另一个闭环系统: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化管理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化管理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为,理论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制度的基础,亦是未来的现实。
由此可知,解决南方的干旱问题,需要从制度上抗旱,而不是从抗旱的角度谈抗旱。因为,全国的水利体系为旱、涝灾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系统,但私有制又破坏了抗旱、抗涝的水利系统。当然,现在的旱灾还仅仅是南方数省,但如果发生全国性的同旱、同涝怎么办?一个国家最强大的力量源于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源于共同利益。为人民群众共同利益提供保障的,一是公有制的经济制度,二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和大众民主的价值机制。而大众民主的价值机制,又以“造反有理、革命无罪”为核心。
有人说,中国不能提倡“造反有理、革命无罪”,其实,人民大众监督官员、票免官员、审察官员,就是新形势下的“造反有理、革命无罪”。人民群众当家作主需要动态有序,但其核心价值不能变,不可变,变了就不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大众民主了,而是资本主义的程序民主。资本主义的程序民主,是剥削劳动大众民主权利的民主方式。
过去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现在呢?只有人民大众才能救科学社会主义。
2010-3-25
附:
Yh1942说,“历史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前进”是事实,但并非是生产力发展需要才建立的剥削制度,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激活了人类的占有欲,而占有者为了维护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社会秩序,才建立的剥削制度。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奴隶社会,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而且,到目前为止,剥削阶级还在念念有词朝人民大众的说,我不剥削你,社会就无法发展,比如说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
其二,先生的所有观点,旨在用虚构的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建立剥削压迫制度中国才能获得发展。但事实上,中国近二百年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剥削压迫制度才会祸害中国。
先生能否拿出一点文化良知,直面客观现实,而不要虚构历史?
民理即法理,而法理,就是价值标准。
价值标准有不同的层次,一是精神层次,二是道德层次,三是制度层次。制度层次是最低层,因为,制度承担着维护价值秩序的责任。由此可知,产生制度的基础一是思想,二是价值秩序。因为,比如说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价值标准,也是全国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共同遵循的价值秩序。因此,中国的法理和制度,就必须建立在民心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民心为法,才可能真正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