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又发高论:必须提高高校学费、必须提高居民电费
元旦刚过,一向不甘寂寞的“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岭南大讲坛”上大放厥词,说他非常赞成提高高校学费,居民的电费也必须大幅度提价。茅于轼认为,在中国的高校里,穷人的孩子只占10%—20%,如果不提高学费,是让不穷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学费的人搭了这个便车。因此只有继续提高高校学费,才是解决穷人孩子上学的最好办法。
茅于轼此论其实并不新鲜,他的好朋友张维迎也在去年11月也曾呼吁说,“穷人为什么上不起大学,是因为学费太低……北大本科一年的成本是20000元,学费4000元,剩下的16000元是政府在补贴,这是穷人在补贴富人。为什么不多收些钱呢?比如说,学费就可以收20000元嘛”。这一对狐朋狗友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在污蔑人民大众和维护富人利益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茅于轼在不久前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立面是什么》的论文中有一个数据,它是这样说的:“目前中国的富人在总人口中只占5%”。天啊,中国5%的富人的孩子在中国高校却占到80%—90%的比例,而95%的中国人民群众的孩子在中国高校却只占10%—20%的比例,这说明了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怎样一个极度失衡的混乱状态?!
茅于轼提高高校学费的主张,立即受到国家教育部某高官的赞赏,他认为茅于轼先生说出了他们不愿说、也不敢说的话。他称赞茅于轼是“一位勇敢而受人尊敬的著名学者,其观点完全符合***理论和几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著名”专家、知识精英朱学勤也激动地表示,“茅于轼这样的老人应引起中国社会的敬意”。
按照茅于轼的观点,中国的高校应该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进一步把高校办成中国劳动人民——即茅于轼们所轻蔑地称之为穷人的人——的财富抽血机。中国的亿万富豪们是根本不在乎学费是四千还是两万的,但是中国的劳动人民是在乎的,他们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挣的钱刚刚够全家人的温饱,一年的积蓄实在是寥寥无几的,每年几千元的学费曾经将多少品学兼优的穷孩子挡在大学的校园门外!而所谓的“中产阶级”或“小资家庭”,又有多少因“教育产业化”的政策而由富致贫、由富返贫!上大学、特别是上名牌大学简直就成了中国5%富人们的专利了!这还不够,茅于轼先生现在又跳出来大叫什么“必须提高高校学费”,真真不知人间尚有“羞耻”二字!
茅于轼先生关于“提高居民电价”的论调更是可耻,其基本出发点是通过提高电价使穷人为富人“让电”。穷人们可能因为电涨价后尽量少用,但富人们会在乎那几块钱吗?这样电就会更多地向富人们倾斜。茅于轼先生还给中央出了个主意,说是可以“先涨价后补贴”。这在中国可能实现吗?有任何可操作性吗?茅于轼先生所提出的“先涨价后补贴”的办法我们过去不是没有领教过,经济适用房中的补贴不就是被有关系的人和富人们瓜分一空吗?“学费”、“电费”先涨价而后补贴的办法难道能逃脱这种“有中国特色”的必然命运吗?!
从水电煤气到教育,是每个家庭都不可能避免的,他们的涨价牵涉最多的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茅于轼们极力鼓吹“涨价有利于穷人”的无耻腔调,非常鲜明地表明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和知识精英们是站在什么人的立场上的。而关于汽油价格的上调,他们就非常“反对”了,认为汽油涨价会让“穷人们负担不起了”。真是如此吗?马路上跑来跑去的豪华轿车、写字楼的大功率燃油空调都是“穷人们”所消费的吗?低油价受益的是富人和有权势的人,而与我们劳动人民似乎关系不大,大不了我多走几步路而已,而那些大腹便便、整天为肥胖发愁的官员和富翁们却是一天也离不开车子的,油价上涨不利的是这些人,所以油价上调就如此之难!政府整天高喊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难道是真的吗?他们到底是在“全心全意”为什么人服务的难道还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让我们记住茅于轼先生最为无耻的一句假话吧:“人民群众往往不明白谁是真正维护他们利益的人……那就是我。”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75622047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