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究竟是放狗屁、还是狗放屁?
我们先说说鲁迅先生,在过去的那个年代里,鲁迅先生曾经把一些伪文人的画皮剥开,让大家看到了什么人是资本家的走狗,什么人是资本家的乏走狗。还精确的解析出:什么人属于放狗屁?什么人属于狗放屁?什么人属于放屁狗呢?
这些年来,频频在媒体上发表反动言论的茅于轼先生属于那一类呢?我觉得有点说不明白,好象都是,好象又都不是。大家自己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给他总结和归类吧!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皆因为,他所发表的言论都是一种让广大人民群众看了非常生气的言论,其思想和目的总是与人民的愿望背道而驰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代表着极少数人说话的人物。茅于轼总是偏偏与党中央的各项政策顶牛、偏偏只替少数有钱人鸣怨叫屈、偏偏与最广大人民群众作对;因此,我不得不连续写文章与他顶牛、与我们的党中央保持坚决的一致,维护我们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
他说:涨票价是从根本上缓解春运的办法。他这是故意找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这样说,完全上站在少数有钱人的立场上说话的,是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先开开心:过去的时候,也就是很早很早以前,正月的时候,有一个财主请客,请的是本地的官员。又邀请了一个文人作陪。席间,那位有点发酸的文人(文人都有点发酸)为了在官员面前买弄自己的学问,就提议三个人赋诗作乐,吟不出的罚酒三杯。官员是科举选拔上来,当然应允;财主呢?因为也上过私塾,也表示赞同。于是文人便吟出第一句来:“大雪纷纷落地,”官员应对道:“全是皇上福气”。因为是皇上给他作官、给他发薪水,他当然要赞美皇上了。那个财主到底文化水平低,思索了好大一阵子才对了上来:“再下三年不多”,词句虽说不大雅致,但也算能凑合。然而,旁边那个端盘子的穷人不乐意了。因为他家就靠种地维持生计呢!别说下三年雪,就是下半年,他全家句得饿死。于是他破口而出说了一句:“放你妈的狗屁!”
怎么样?有文学细胞的网友们,这最后一句诗还算对仗工整、合辙压韵吧?
这最后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和位置也不一样。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用鲁迅的话说,是:“贾府上的焦大,决不会爱上林妹妹。美国的石油大王,也决不会爱上拣媒婆。”
看了这两个伟人的话,大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吧,那个财主家里的稻谷堆满仓库,肯定不怕下三年大雪了。文人嘛!动动笔杆子就有银子来,也不怕。官员呢?有朝廷发俸禄,也衣食无忧。只有那些家无隔夜粮的穷人才怕下雪。所以才骂那个财主是:“放你妈的狗屁!”了。
那么,茅于轼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话呢?大家已经明白了。如果那些整年打工却挣不了几个钱,或者挣了几个却拿不到工资的农民工们知道了茅于轼说出这样的话时,该会有什么反映呢?我想一定也会象那个端盘子的穷人一样,大骂他“放狗屁”的!因为很多的农民工劳累辛苦一年,到头来并没有挣几个钱,你茅于轼却还要出馊主意从他们口袋里挖钱,或者让这些农民们一年到头了也不能回家和家人团圆一次,和老婆亲热几次。他们能不骂你吗?
现在,我再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放狗屁”、“狗放屁”和“放屁狗”的根本区别。
“放狗屁”呢?说明这个人还不是狗,只偶尔放一个狗屁而已。“狗放屁”呢?说明这个就是狗了,是一个会放屁的狗。“放屁狗”呢?就严重了,说明这个狗不仅会放屁,而且是一直放屁,是以放屁为其主要职业的。呵呵!我这一解释,大家就更明白茅于轼是属于哪一类了。
这些代表着有钱阶层的文化乌鸦们,考虑问题就是一个“钱”字,根本不会考虑到顾客们的实际情况和思想感受的。是一些没有丝毫良心的家伙。如果是代表着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是应该怎么想呢?是应该设身处地的为顾客们着想,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想为他们所想、急为他们所急,千方百计的克服一切困难让顾客们在春节以前回到家里,让这些辛苦在外一年的人们也能享受一下传统节日的欢乐。具体的车次紧张的事情,要在宏观的安排下逐步解决。
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思想和那些精英“以钱为本”的思想来对待人民群众的最根本、最直白的区别。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