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方舟子之假1:04年美国有没有发生过强震
打方舟子之假(1):2004年10月前后美国加州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强震?
铃兰台
这实在算不上是个问题。
方舟子在 CCTV2 的电视节目上说:“04年的时候,加州有一个老教授,……,就在04年4月,美国有一次地震学会的年会,他就在那里介绍他那个模型,然后用他这个模型来预测的话,2004年10月在加州的南部,应该会发生一次大地震。有一些人就赶快去买地震保险,包括我的不少朋友,也都买房屋的地震保险。结果那次地震就没有来,所以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
方舟子所说的“结果那次地震就没有来”到底来是没来?方舟子“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2005年5月《国际地震动态》第5期上有中科院许绍燮院士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2004年 9月 28日在美国加州 Parkfield 发生了一次6级地震,美国NEIC/USGS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特供 Science Now均称此6级震为预期地震;我国科技日报报导的标题是:预期地震姗姗来迟。”(《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术》)
不是没来,而是来了!提前数日到来了,还不够准确吗?方舟子说“结果那次地震就没有来”显然是谎话。果真存在方舟子说的2004年4月提出预测的那位“老教授”的话,岂不是全让这位“老教授”说中了(“大地震”之“大”除外),你方四民还邪乎哪门子“地震不可预测预报”的劲?
方舟子用了“大地震”一词。对于Parkfield 这个10多年没地震过的小地方来说,“大”是什么意思?在地震专业术语中,地震并无“大小”之分而有“强弱”之别(小于 3 级为弱震,3 - 4.5 级为有感地震,4.5 - 6 级为中强震;≥ 6 级为强震)。所谓“大地震”,更多表现为民间和媒体常用的情绪化字眼而非专业字眼。科学家若是正经八百地提出一个地震预报,是不可能使用“大地震”这种模棱两可的非专业字眼的,他一定要报出可能多大的一个级别或级别范围。因此,方舟子所谓“一次大地震”之“大”,是他自己造出来的一个大忽悠、大谎话,想通过耸人听闻来显示他的“博学”。
至于是否真有这样一位“老教授”,笔者不得而知。中科院陈运泰院士提到了:Bakun and McEvilly 等人早就“提出美国加州中部帕克菲尔德(Parkfield)在(1988 ± 4.3)年间会有一次 6 级地震”(“地震预测――进展、困难与前景”,《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年第28卷第2期)。许绍燮也提到:“Kilis-Borok、David D.Bownan 等又均已早就提出了预报意见。(同出处)”有佚名网文说:“美国加州中部 Parkfield 小镇,自20世纪90年代前的100年间,每22年发生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地震,按统计学意义的推理,再一次发生地震的时间是1993年。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 Parkfield 小镇安装仪器设备,以期捕捉到地震的发生,结果1993年没有发生。直到11年后的2004年,地震才再次来临。”
方舟子住在加州10年,这样一位“无所不知”的“人物”,给人的感觉,他从来不知道美国地震当局和众多的地震学家一直在严密注视着 Parkfield 这个小地方达二十年之久并多次提出过预报,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方舟子的言行,不过是耸人听闻的噱头,是在愚弄(包括两位听得津津有味、作闻所未闻状的专家在内的)广大受众。
许绍燮讲“美国地震学家预测该地将发生强震”,注意是“强震”而不是什么“大地震”。Bakun等人尽管时间没有报准,但报出的震级却是惊人的准确!陈运泰说:“在给定的地区和给定的时间段内要靠碰运气报对一个Mw 6.0的地震并非易事。”(同出处)专业就是专业,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骄傲。
许绍燮院士指出:“国际上对待地震预报的真实态度,若听其言而观其行,应该说是杀牛用了牛刀。”(同出处)美国地震界“杀牛用了牛刀”、“锲而不舍跟踪”、“密集观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无非说明了一个事实,即美国并未因为“牛”迟迟不来而放下牛刀或认为“用了牛刀”是浪费。我听讨论会上有专家散布说什么外国甚至放弃了预测预报这一块,感觉并不像所说的那么回事。
方舟子在煌煌央视面对全国人民频频作态、哗众取宠并且连续造假;对他这样的行为,实有打假之必要。打方舟子之假,除了提醒对于专家的意见不能偏听外,对于“伪专家”也须时刻警惕。央视这样的地方,遴选嘉宾要慎重。
铃兰台
2008/06/13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