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渐渐淡出人民视野的福利(纪实)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渐渐淡出人民视野的福利(纪实) —李志宁

听近两年访问英国的人说:和中国全然不同,在英国,人们几乎从不谈论如何赚钱、发财这一类话题。人们谈得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福利”。我知道,北欧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其实,在西欧特别是英国,这个资本主义最古老的堡垒,都在资本主义的道路上走了许多弯路之后开始向左转、向左看齐,向毛主席时代的社会主义看齐,人们所关心的,都已经不再是贫富差距等古老问题,而是原来似乎属于“社会主义”的那个话题 ——福利。可以说,“人民福利”就是政府的本分。
  我听说即使在西北欧的并不富裕的小国里,人们根本没有发财的愿望。据报道去那里的中国人问他们:你们不想多挣些钱吗?他们竟诧异地反问:我要钱干什么?
  听听,人家居然这样说:我要钱干什么!
  这正是我们中国人怎么也理解不了的。
  据说,人家回答:我们生活、教育、医疗都是免费的,房子是自己的,邻里关系都很融洽等等。如果工资有些结余,我们就去外国旅游,把钱花掉。
  我真想不出,难道这不正是毛主席时代以前中国人常说的的“社会主义社会”吗?
  所以在我看来,福利,可以理解为“人民的幸福”;但在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看起来,本来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却都被挂上了所谓“低效、“大锅饭”的标签……;这正是中国当代主流经济学家”的声音。
  我们目前已经成了个完全没有一丁点儿人民福利的国家。国家的财政收入,除了摊上大灾大难才能沾一点“福利”的边以外,简直找不到还有什么大的支出与人民福利有关。义务教育,要人民支付学费(现在表示要9年中小学幼儿园免费了,让我们拭目以待;我想,肯定,全国中小学校不会停止收费的,国家给的那点钱,哪够现今挥霍惯了的教育部门官员们喝酒叨菜、大口吃肉、去洗脚城按摩脚脖子?);医疗,吆喝说要减轻人民负担,但又是两年“流水落花春去也”,一切都依然故我;福利分房,早已经没有了;国家也没有廉价租房,可见并不肯拿出一点钱来解决新就业者们的住房福利;城市交通,也已经没有福利补助了;冬贮大白菜之类的福利,当然也早没有了;就是北方城市的取暖问题,国家也准备不再有一点点福利支出了,而且费用高的令人称奇,热力公司提供的暖气费用,比人们用煤炉子取暖的费用,要高上几十倍。这合乎经济规律吗?不管!看来国家就是要省下任何用于“福利”的费用!
  我不知道国家省出这些钱来干什么?
  对,给公务员涨工资,好让他们更好的贪污腐化、做“人民公仆”……
对,搞经济建设,搞项目,圈农民的地,搞高楼大厦……项目多了,“少数人”就富起来了!而富人们就可以享受高楼大厦,就可以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开跑车了,多有意义啊!
  那中国的“改革”得多有面子啊!
  对于一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是,如果没有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穷人的日子会很难过。这是不人道的,而社会也将因此失去稳定。显然,完全生活无着的人,是很容易走上歧路的。而如果巨量失去工作、失去土地、失去生活来源的人们存在,又得不到足够的救济和福利,那前景,只能是不说啦。
  我认为,中国的不稳定,就源于人民得不到任何福利。必须设法改变这种状况。首要职责,是为丧失劳动力者和失业者提供安全保障,为老年人和穷人提供医疗照顾,为穷人提供简易住房和适当食物。在社会安全、福利和与此有关的社会事业上花最多的钱也不冤枉。政府第二大开销,是国防经费。第三是教育经费。
  所以,如果我们回顾以前毛主席时代那样把“福利”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标记物,我们就会发现:就是在非洲国家,也没有像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这么少;贫富问题,也根本没有像现在这样尖锐。
  在中国呢,事情相反,政府在“改革”的名义下,不断取消各种福利;和他们一起行动的,是中国的富人,他们竟有人声称,就是不会给穷人什么!显得气粗、而且豪迈。
  不少人以为,中国是社会主义,而且几乎是世界上唯一的、正牌的社会主义。所以,中国怎么搞,搞的比资本还资本,也还都是社会主义;这其实是天大的误解。
  所以,一位在美国住了近30年的朋友对我说:世界上人家都在回归“社会主义”,只有中国反其道而行之;莫名其妙、极不正常!
标签:福利   中国   社会主义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