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没有或缺乏“灵魂”——中国教育的致命缺陷

2025-02-23 学习 评论 阅读

“思想品德课”是中国教育的“伪灵魂”

 或 

没有或缺乏“灵魂”——中国教育的致命缺陷  

当下中国教育大楼林立,金碧辉煌,从外表看起来,堪称世界一流。但中国教育的真正水平,又是尽人皆知,却熟视无睹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为关键的当是没有或缺乏“灵魂”。  

中国教育弊病丛生几已病入膏肓,早为世人所痛恨,但又“狗拿刺猬,无法下口”,只能眼看它一天天败落下去而束手无策。人们从课程设置到师资配置、从教育资源配置到教育体制等等多个方面寻找根源,特别是有人将矛头指向现行教育体制和官本位等,予以猛烈批判和炮轰,仿佛找到了中国教育问题的病根之所在。然而,在我看来,中国教育的致命缺陷并不在人们所指出的那些方面,也不是得到大众基本认同的所谓的“官本位”——它们仅仅是表象和现象,而在于其指导思想即“价值观”——这才是本质的。价值观的颠倒,是中国教育的致命缺陷,它是中国教育没有或缺乏“灵魂”的标志。没有灵魂的事物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不从价值观的高度改革中国教育,那么,中国教育的拯救就是一句空话。  

价值观就是指导思想。教育上的价值观颠倒,是教育指导思想的根本错误。这种错误,我早在2004年出版的《走火入魔的英语》一书中就曾指出过,在2007年出版的《人的宣言——人,要认识你自己》中更是专门讨论过,它就是在现实教育中奉行极端功利主义,而置所有教育的中心课题——人的培养即育人——于不顾。  

我对中国教育问题根源的这种判断是不言而喻的,但人们往往熟视无睹。当然,我的这种判断教育行政当局是不会也不愿承认的,否则,他们就不会昏庸到几近毁灭中国教育的地步。在他们看来,他们站在民族国家的利益上,遵守和实行的是完全正确、科学的教育指导思想。岂不知,他们所做的与他们的愿望是背离的。  

众所周知,对人来说,最大或最重要的学问应该是关于人生即人自己的学问,“育人”、“做人”,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目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在当下中国的教育中,“育人”、“做人”即关于人生的学问,从来没有被设置为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修课”,更惨的是,它在绝大多数学校里连“选修课”都不是。取而代之的,是自欺欺人枯燥乏味庸俗无聊学生厌烦教师苦闷的充当政治说教工具的毫无科学性可言的功利主义倾向明显的所谓“思想品德课”。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教育实践证明,这样的“思想品德课”,除了培养出一些投机钻营利欲熏心见利忘义虚伪奸诈的社会垃圾之外,并不能使绝大多数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健全的幸福的人。  

当然,我们不否认其他实用性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可是,如果把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一门学问排斥在教育之外,或是用不科学的庸俗的功利性的“思想品德课”取而代之,那就毫无疑问,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是黑白颠倒本末倒置彻底错误的。  

中国教育的出路在教育指导思想的彻底革命,将被颠倒了的教育指导思想即价值观彻底地颠倒过来。除此之外的一切措施,都将是徒劳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庸俗而功利化的“思想品德课”的设置,掩盖和抹煞了中国教育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这一事实,是当下中国教育失败的罪魁。“思想品德课”是中国教育的“伪灵魂”。  

目睹当下教育之惨状,我想,今天,是到了该彻底地反思和批判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即价值观的时候了。还中国教育以“灵魂”,可能是拯救当下中国教育的唯一选择。  

2009,9,24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