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跑跑的错误不止是“人性使然”那么简单
一则新闻报道中的分析——范跑跑先生的错误恐怕不止是“人性使然”那么简单
刀锋
先看一则新闻,其中内容是转自范跑跑先生的自述:“我当时正在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我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跑到操埸,才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学生们在这次震动完全停止后才纷纷从教室里跑出来。”
根据范跑跑先生的自述,他在地震刚刚发生时还在要求学生“不要慌”,其意自是稳定课堂教课秩序继续上课,但是随即而来的更加强烈的地震令范跑跑先生马上意识到“大地震”,人的本能反映在范跑跑先生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猛然向楼梯冲过去”,但是他“跑到操埸,才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
我们经历过小学教育的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在教堂中老师如果正在上课时,没有老师说出的“下课”和“解散”,学生是不能自由出入教室的。当范跑跑先生刚强调完课堂纪律之后即刻如惊弓之鸟跑离教室,却并没有要求学生们解散、下课甚至没有高喊一声“地震了,快出去”。于是学生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范跑跑先生自己跑到了安全区,而他们却不得不继续遵循着“范老师”的“不要慌”的训教,“坚守”在危险的随时可能坍塌的教室内,直至“在这次震动完全停止后才纷纷从教室里跑出来”。
新闻并没有报道范跑跑先生所教课的班级是否有学生伤亡,但我以为无论是否有学生伤亡,范跑跑先生的行为在其客观条件上都是实现了“自己逃生,要求孩子滞留在危险中”这样一个结果。如果我是这些学生中的一位家长,则无论是否我的孩子是否出现伤亡,我都会依法责令范跑跑先生解释清楚为什么在强调了“不要慌”之后自己先跑,抑或反过来讲,为什么在范跑跑先生自己逃生之前却要求学生们“不要慌”?这是不是一种强迫学生处于极度危险之中的表示,这种表示行为的结果无论怎样,这行为本身是否与谋杀近似?至于说如果学生们没有伤亡则实属万幸,但对于范跑跑先生而言,则是一种“未遂”的结局。
我们在讨论范跑跑先生以实际行动检验普世价值之际,不应当仅停留在他是否出于“人性本能”,也不必再强调他的逃跑是公民天生的选择,“韭菜”网友说过一句比较接近真理的话:“范跑跑先跑出来没有错,但是他作为正在上课的教师而先于孩子跑就是错”。但是我认为,“韭菜”网友这句话并没有体现出范跑跑先生是呼喊学生一起跑而先跑了出来,还是范跑跑先生强令学生“不要慌”或“不许跑”而自己独自跑了出来,这二者所表现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
范跑跑先生在自己脱离危险境地之后,发现学生们却是在“震动完全停止后才纷纷从教室里跑出来”,他有何感悟?如果这些学生中出现伤亡,以范跑跑先生之躯即使自裁能抵过失之罪吗?另外,对于在教师里的学生们,如果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当看到正在上课的老师突然离去,在离去前仍高喊课堂纪律,教师为了自己逃命而不惜牺牲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生命,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会怎么回报这个社会,他们会怎么去对待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呢?
记得以前有个故事:一天,有位学生浑身奇痒难忍,在桌子下面不停地抓,先生看见后,就当众在黑板上写了一首骂人的打油诗:“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那位学生被羞得无地自容。一位学生不服气,等老师下课后在黑板上也写了一首打油诗:“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我看范跑跑先生已然就是这小故事中的主人公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