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汪华斌:现在生活有压力的人都在怀念毛泽东时代

2025-02-17 学习 评论 阅读

现在生活有压力的人都在怀念毛泽东时代

汪华斌

  最近一个多月,与社会各阶层的人接触较多;发现我们现在社会中,那些实际生活有压力的人们;竟然普遍在他们心中怀念起了毛泽东。就连那些正在接受‘送温暖工程’的人们,他们依然怀念毛泽东;是啊!他们虽然也从改革的年代中走过,但却经历的多是辛酸;而在他们的记忆里,毛泽东时代才是他们值得永远铭记的年代。

  是啊!毛泽东时代上大学费用国家负担,现在子女上大学成了他们不堪忍受的负担;有的还用自杀来逃避现实。同样,毛泽东时代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包分配;所以那时就只有个人努力的成绩才是竞争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不需要推销自己;只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展现自己的知识。现在子女毕业了,家长陪同一起操心;不知路在何方。

  因为如今我们不仅上大学不平等,就连实际工作也是不平等的;高学历不如好关系。看那些腐败分子的子女却能到国外镀金,回来后却自然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而老百姓的子女即使读了博士,还是不知路在哪里;所以现在虽然也谈竞争但更多的却只是空话连篇而唬人的,老百姓现在好像连梦想都没有了。

  毛泽东时代好像对知识分子是排斥,但知识分子政策却体现在了真正的知识分子身上;因为那时领导干部与知识分子是两条平行线,自然知识分子的政策全部体现在非领导干部的身上;可如今我们虽说重用知识分子,但却是领导干部一肩挑;因为他们既是领导干部又是高级知识分子,两头的好处政策要全部占尽。你如果只是一个没有职位的知识分子,即使你是国际头号专家学者;在中国也只能把名誉与地位送到你的领导的手中,因为领导才是你的绝对权威。

  毛泽东时代的就业政策是按受教育程度来兑现,受过高等教育的则全部是国家干部待遇;其它的街道企业实际解决的就是其它低学历的就业,所以就业链很少错位。现在你就是博士也难就业,而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却能成为高级人才;看我们的EMBA,有几个是受过教育的;只要有了权,中国什么都能实现。而且这些没有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还有国家的津贴,而真正的高级人才却连就业的岗位也没有。

  我们虽然有了“教育产业化”,学费却涨上了天;而换来的却是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零工资就业”、“大学生只是普通劳动者”“不应要求过高”,而实际我们社会受教育程度并不高。

  有人说,现在自由了;大家都敢讲话了。殊不知:人们在强调“自我”的同时把集体主义把全局观念破坏了,搞出了“地方保护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金钱至上有法不依”“假冒伪劣无法无天”;人的“自由”却反衬了党威望的丧失、领导们的道德诚信堕落,且在某些方面却表现出更大的“不自由”与“无奈”。如我们对上级、对老板他们即使腐败、违法,你都不能吭一声;否则就砸你的饭碗炒你的鱿鱼,这还能提毛泽东时代的争论或贴什么“大字报”吗;更不知有多少年青的打工者死在落后的生产线上、死在没有必要劳动保护的作坊里、死在黑心老板的打手下等等,更有一批作风正派的人全部排斥下岗了。

  我们总说毛泽东时代论资排辈,可论资排辈的结果却使领导在老百姓面前不趾高气扬;所以当时能理解老百姓的辛酸是普遍存在的党群关系。现在一夜之间提拔的年轻接班人,竟然连党纪国法都不要;因为他们没有党纪国法的概念,结果我们现在的冤假错案层出不穷;如今天你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岗位,明天年轻的领导就能通知你下岗;现在连岳飞时的‘莫须有’罪名都不需要了,而且永远没有平反的可能。

  现在动辄就说毛泽东时代的“缺吃少穿”,可现在是领导干部不缺吃少穿了;而老百姓比过去的‘缺吃少穿’还困难,因为两极分化造成他们的生活成本快速上升。在“改革要有代价”的理论中,付出的是老百姓;说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来二去变成了“让领导干部们先富起来”;而多数老百姓只能是加据贫穷。

  社会的发展如果是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来滿足少数人眼前的欲望,这种发展就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倒退。让少数人为多数人牺牲是正义,让多数人为少数人牺牲是卑鄙。曾几何时,有权让少数人迅速暴富;却没有职责为多数人提供起码的生存条件,按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看;这是置人民生死于不顾,按资本主义的道德标准看;这是违约赖帐。正因为如此,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有压力的人;他们才从心里想念毛泽东时代,因为现在的压力已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现在有权的人却没有生活压力;这好像与毛泽东的初衷是大相径庭的呀。

标签:现在   毛泽东   时代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