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猫论”

2025-02-14 学习 评论 阅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猫论”

我对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探讨,是针锋相对,进行了“语录战”,基本上用的是马、恩、列、毛的语录和文章作者的话,查原著,辩真伪,主要在有据上,虽然基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上,但不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论述,也没有联系今天的实践。系统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没有比马、恩、列、毛做得更好了,应当读原著;而联系今天的实践探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则是现在应当要做的事情,不然对它的认识就不完全。
胡福明很可能不是受指使写的《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但是胡耀邦组织写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就很难说是邓小平不知道,这样重大的事情,胡耀邦不给邓小平通气,很难使人相信。首先这篇文章是批“两个凡是”的,胡福明可能不知道邓小平在1977年5月明确批判过“两个凡是”,但胡耀邦肯定是知道的;至少是杨西光要求这篇文章“路线和理论一块写,要全面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体系。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两个凡是’”,显然来自邓小平。
邓小平好闯,他的思想路线是“猫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贯穿的,就是这条思想路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要害,就在于离开认识论谈真理和实践,把真理与实践分开。这篇文章表露了这样的观点: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只有实践才是可靠的,而理论、真理则是不确定的,尚待实践检验其真伪的思想形式,所以,可以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大胆地闯,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于是就有了“不问姓社姓资”,“发展生产是硬道理”的实用主义路线。
孙长江说“耀邦同志给小组成员讲了两条原则,一个是小平同志讲的、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个是真理要靠实践来检验。……我跟吴江讲,这样不行啊,这样搞两个标准就有矛盾,当时我跟吴教授就定了,我们要写一篇文章,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特别强调‘唯一’两个字”。孙长江直到现在心里还不平静,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他的。其实他并不了解胡耀邦讲的这“两条原则”所贯穿的,正是邓小平的“猫论”,而他和胡福明等人最后完成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正是“猫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本身就来自毛泽东,怎么会与毛泽东思想相矛盾?矛盾在于这篇文章是用毛泽东的这句话来反对毛泽东思想。在这里,不仅“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是假的,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假的。尽管毛泽东死了,尽管不少干部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是绝大多数党员和人民,是热爱毛泽东,拥护毛泽东思想的。不打着“毛泽东思想”的旗号,公开反对毛泽东行吗?所以只能从毛泽东的话里摘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句,并对这句话进行曲解,离开认识论来讲“实践标准”,从而否定毛泽东思想指导实践的地位,完全放到被实践检验的地位,最终达到宣布“毛泽东背离了毛泽东思想”。这就是“猫论”,不管是红旗还是白旗,哪杆旗能招摇过市就打那杆旗。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三日可以写信说“我完全拥护主席和林彪同志在会议中间所作的指示,完全赞成陈伯达同志十月十六日的讲话”,一九七七年四月十日可以写信说“我完全拥护华主席最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完全拥护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方针和对当前各种问题的工作部署”,还可以喊“英明领袖”,但是并不妨碍以后打倒他们,再踏上一只脚。这里不须要原则,或者说,原则只有一个: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
“孙长江认为应该从路线问题切入写,胡福明认为应该从理论问题切入写,他们角度是不一样的”,表现了胡福明比孙长江懂邓小平。从路线问题切入,打着白旗明火执仗和毛泽东对着干,胡福明和其他人都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不要学《三国演义》里面的许褚,赤膊上阵,要能够保护自己”,从理论问题切入写,打“语录战”,真理问题大讨论,打着红旗反红旗,“自己要站住了,才能够打仗。”事实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还是胡耀邦讲的两条原则,是“语录战”,把路线斗争荫蔽得严严实实,连“两个凡是”都没有提。在当时毛泽东思想还居于领导地位的时代,惟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是能够逮得住“两个凡是”这只“老鼠”的“好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搞了半年,接下来便是思想大解放,就是要摆脱一切“禁锢”,大胆地闯,象一匹没有缰绳的马。但是实践检验后的情况并不好,两极分化发生了,新的资产阶级也产生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只“猫”开始扳倒甑子,否定自己了,不能再强调,不讲“实践标准”,只讲“思想再解放点,胆子再大点,步子再快点”,起初是不管公有私有,接着是不管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现在是不管中国有外国有,这些通通都不要问了,只讲发展生产。
听说现在又要开始“第三次思想解放”,许多官员学者都出来鼓噪。许多网友说内容还不大清楚。我看到2008年5月5日《北京青年报》有篇报道,叫《解放思想不需要“开清单”》,说是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德顺谈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前不久他去某地讲学,有位干部递上来一张纸条,说现在中央和很多地方都在号召解放思想,请问解放思想有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比如规定从哪里解放到哪里?能不能给解放思想开一个清单。……李教授给这名干部的回答是———解放思想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要等着别人来开清单。”李教授下面的这段话更有意味:“思想天性自由,而现实存在种种限制,解放思想既要让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同时也要用思想自由的强大力量,去触动和改变既有的现实格局,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思想与实际符合、主观和客观符合。如果一味拘泥于现实的限制,并有意无意地给思想活动划出一个范围,制定一个‘标准答案’,安排一个时间表,即便冠以‘解放’的名义,实际上却是给思想套上了新的牢笼,是对思想自由的戕害。这样做非但不利于解放思想,而只会走向解放思想的反面。”显然这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否定,让思想完全自由。不受任何标准的束缚。这是对西山会议提出的“为了进一步突破传统意识形态对改革的约束,我们必须有更大胆的理论创新”的发展,不仅要突破
传统意识形态的约束,而且要突破实践标准的束缚。
今天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是在玩对1978年以“真理标准大讨论”推出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否定之否定游戏。“第一次思想解放”用“实践标准”否定了毛泽东思想,这是第一个否定,“第三次思想解放”又否定“实践标准”,重新回到“思想”,但不是毛泽东思想,而是不受任何检验的“完全自由”的思想。否定之否定是客观发展规律,不是“猫论”和主观的随心所欲的无原则的游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解放思想”,是一对矛盾,作为对立的统一是对的,但是把它们分割开来,今天这个,明天那个,搞实用主义,就不是认识论,而是“猫论”。
这里我请因批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进而批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朋友想一想鲁迅的这句话:连续左转,就会和右转的朋友照面。当我们否定或者怀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还能坚持毛泽东思想是真理吗?是不是和主张“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右边的朋友照面了?

标签:实践   思想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