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都是黑社会
东北为什么衰落?与其说产业问题(当然产业的确需要调整),不如说“拥抱资本主义“”拥抱市场经济”“拥抱私有制”。
反对地域黑。我对北京人、上海人、河南人……均无偏见。“东北人都是黑社会”是网上流行的说法。
但是,虽然“东北人都是黑社会”的确过了,若说“东北有很多黑社会”或者“东北有很多人到全国各地从事黑社会”却八九不离十。
最近又有几则新闻特别提到东北人。北京廉价一日游有东北人口音。河北某地吸烟男子暴打乘电梯女性的是东北人。昨天杭州有个女子被砍了,歹徒是黑龙江人,今年他23岁。再往前找,此类新闻更多。除了新闻,见闻中也不少,微博中常有人说“在北京的东北人敲诈勒索卖淫嫖娼”、“青岛海鲜东北特色”、“三亚房子都被东北人买去了”。前几日偶然用搜房网查海南的房价,各市的数据都有,唯独三亚的出不来?一直如此。莫非搜房网也被东北人打了?
东北人外出谋生不是传闻。政府统计数据表明“东北人口净流出每年以百万计”。因为“辽宁的GDP去年垫底儿为负了”
问题来了,东北何以这么惨?满清统治者的发源地,比晚清先进的俄国占领过,比民国发达的日本经营过。建国后中共以东北为工业基地大肆发展过。东北经济的实力在新中国常常首屈一指。几百年的香饽饽啊。虽然,东北民风比较彪悍一点,历史上出过不少胡子土匪如小说中的座山雕和现实中的张作霖,但这些狠角色在解放后已经销声匿迹了。现如今为什么落魄至此?以至于曾经富足的大量东北人反过来“闯关内”其中很多还去作了流氓和婊子呢?
毕竟,东北资源丰富、铁路四通八达、大量工人、高度城市化、土地肥沃、一流的大米和木材、纬度类似于日本欧洲美国加拿大。
改革派这么解释:重工业夕阳了,商业、轻工业、信息产业、航海业、金融业才是出路。貌似有理,实则可疑。一则,钢铁和煤炭夕阳了吗?或许真的夕阳了。但即便改革之后,仍有大批资本家以此暴富。山西煤老板、河北钢铁、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都不是近20年的事儿吗?汽车制造业夕阳了吗?这十年恰恰是中国汽车业的大跃进!精密机床夕阳了吗?工业4.0还常常秀日本或德国的机床多么牛X呢。海洋经济?大连是良港,靠近日本韩国。
即便产业说,谁又能说东北不适合商业、轻工业、信息产业呢?真的如此,也别提振兴东北了,重工业夕阳,新产业不适,拿什么振起来?网红?
主要的原因是重点转移“不再重视了”。地理上不重视了,设计师是四川人,老资格稳健派大管家是上海人,大事也糊涂是广东人,两位舵手是江苏人,一百口棺材是湖南人。发展深圳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京津冀、重庆四川,东北自然要靠边站乃至边缘化。不重视意味着投资、产业、外资、人才、高校、政策、税收的倾斜。中国原本计划经济,可以动用全国力量支援某个地方。结果可能是为了市场,但资源却是全国的。
发展其他地区不能简单归结为“决策者的地域偏见”,更重要的原因是信仰、政策、方向的变化。拥抱香港殖民地,必须给广东深圳好处,让它们发展。拥抱市场经济,拥抱欧美日东南亚外向型,要发力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这些地方更加沿海,海路运输运量更大。而拥抱资本主义私有制呢?需要另起炉灶,东北主要是大中型国企,直接干掉拆给私人不好操作,不如把你晾在一边,让你腐烂、败掉,破产,自行灭亡。某功信徒很多是东北下岗工人。
东北为什么衰落?与其说产业问题(当然产业的确需要调整),不如说“拥抱资本主义“”拥抱市场经济”“拥抱私有制”。政策要你死。
似乎扯远了,这与“东北人都是黑社会”有什么干系?当然有关系!可以说,这就是“东北人都是黑社会”的直接原因。
正如发达国家的军人往往怕死,有几个富家子弟舍命舍脸去作流氓婊子?真正的穷人家或许有个把,比例不高。比例高的是落魄家庭。“曾经发达过”后“破败”了。缺乏谋生手又不愿一贫如洗。东北恰恰是这情形。东北的农村人种地,但改开后种地一度非常不赚钱。工人大批下岗,当地没法谋生,而北上广深灯红酒绿,东北人自然会大批出动,这是客观规律。至于留在当地的东北人呢?其心理往往是“我没什么,但老子够狠”,凭这就生活好于常人了。
东北人黑吗?原本不黑。东北人贱吗?不贱。东北小品搞笑,东北人论幽默国内罕有其匹。幽默的人不太坏,除非穷急了。
这不是为东北人辩护,生活中我也遇见过很多东北人。其中一些人品很好,仗义豪爽理性。但不可否认,东北人这20年的名声很不好。黑社会多,下手还特别狠,坑蒙拐骗吃喝嫖赌都有。官方媒体讲净流出百万级别。那么,平均到每个省就有几万。流出的目的地主要是东部沿海,每个省份就十几万。个别中心城市有几万一点不奇怪。每年几万,多年下来呢?可见,东北人的确在某些地方可以成为一种势力。
势力影响治安,可最佳的治安法子,直接地说是严打,间接和基础的是安生。即东北重新富裕和发展。谁没事没气其打去卖呢?
最近国务院推出“东北振兴计划”,大致瞄了瞄,是加固(重新工业化)和拆(破产、重组、卖)的路子。是引进民间资本、市场经济和官员为资本家服务的路子。是破除关系网少审批的路子。的确,大凡破败的地方,官僚、世风、关系网也往往恶劣。就象中国的县城或乡镇,该治的必须治。不过,我以为国务院的法子必定不如从前灵验了。仇和当年招商引资起过成效,南方周末还吹过。彼时资本紧缺,标的少。现在不同,现在标的多,凭什么投东北?现在讲究炒,实业漫长利润低。
而且,唱红打黑被否了。你不打黑,东北黑社会又特厉害。官员勾结黑社会,谁敢去投资?东北先打掉几万黑社会再谈发展吧。
这里倒有一个非李氏的解决方法,也就是不靠“民间资本”。而是在东北搞一个社会主义特区。先由政府打掉贪官和黑社会,再由政府投资,派专职的社会主义特区首长去管理,重新集体化和公有制化。反正差不多负增长了,还怕什么呢?毛泽东时代有6%-7%的增长率,6%-7%很好了,是均衡的好。受够了的东北人或许更愿意接受共产主义而不是资本家呢?深化改革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包括改革自身都可以否定之否定,这样才会有新的创造性。
当然这是妄想。有句话叫“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用改革去解决”,结果也许是“社会主义一次没搞死则继续搞,搞死了散球”……
查看全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