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西江月 井冈山

2025-03-02 学习 评论 阅读
南昌起义军的一部分和湘南暴动的农民武装上井冈山和毛主席的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这支一万多人的工农武装在毛主席的亲自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红军曾三下永新,攻克宁冈,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学习】

  这首词是坚持井冈山根据地斗争的一首赞歌。1928年8月底,驻在湖南、江西的国民党军队妄想乘虚进攻我井冈山根据地。8月30日敌人两个团抵黄洋界哨口,红军第一营得知消息后,星夜兼程赶到黄洋界。这首词就是描写这次战斗的。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两句,写得多么逼真呐!我们眼前是红军那骄傲飘扬的战旗,我们耳中是激动人心的号角、震撼山岳的战鼓的声音。望着那飘扬的红旗,听着那战鼓和号角的声音,我们就会想到我们的红军战士那高昂的斗志,那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

  因为敌强我弱,众寡悬殊,敌人仗着人多势众将我方团团围住,情况是相当紧张的。“敌军围困万千重”一句,表面是写敌人强大,实则反衬“我自岿然不动”。尽管敌人把我重重包围,我仍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稳如泰山,视万千敌人如草芥,表现出无产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但是,我们不是盲目乐观。我军早已胸有成竹,严阵以待,本来已经是壁垒森严了,再加上革命战士和革命群众万众一心,那就是任何敌人也打不破的铜墙铁壁了。

  据参加过战斗的老红军回忆,红军得知敌人进犯消息后便星夜赶到黄洋界,加固工事,挖掩体,搬大石块作炮弹。当时,农民以及暴动的工人全都拿起了武器,投入战斗,削竹钉,设陷井,筑工事,运弹药;妇女会、儿童团纷纷上山摇旗呐喊,擂鼓助威。黄洋界上一片红旗,井风山头全民皆兵。黄洋界地势极为险要,敌人只能沿着极为险窄的山路往上爬,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内,我军指挥员一声令下,子弹、手榴弹、石头纷纷向敌人头上飞去,敌人一个个倒下去。一整天,我军民击退敌人四次冲锋,打垮敌人一个团。8月30日下午,阵地上一片寂静,敌人准备一次更大的进攻。这时我军上下,全力准备,又把南昌起义时的一门大炮架到哨口上,等着敌人来送死。下午四时敌人烽拥而至,我军依险抵抗,老百姓击鼓助威。这时,我军那门大炮开火了,一发炮弹在敌群中开花了,军民乘势打下山去,敌人溃不成军,星夜逃走。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充分证明了毛主席军事路线的正确。这次战斗的胜利具有伟大的意义,正如毛主席指出: “边界扛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极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这首词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一句,被人们广泛传诵着,鼓舞着革命战士向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毛主席教导我们,“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今天,在我们进行革命斗争中,应该学习这种无产阶级英雄气概,藐视敌人,勇往直前。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不仅亲自领导开辟了井冈山根据地,并且写出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辉煌巨著,它像指路明灯,照亮了革命的远大前程。毛主席探索了一条当时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武装割据,发展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这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这是对马列主义一个重大发展,是今天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宝贵指南。

查看全部
标签:敌人   红军   毛主席   井冈山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