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鸡事件面面观
“速生鸡”事件的曝光,暴露了黑心养殖户、私企和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连锁店置百姓身体健康于不顾、见利忘义的卑劣行径。
“速生鸡”事件面面观
蔡金安
2012年12月18日央视13频道《朝闻天下》播出记者调查《揭秘“速生鸡”》,曝光了“速生鸡”的养殖背后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舆论哗然,一些政府执法部门也闻风而动,对所涉的养殖场进行查处。其实,此前的2012年11月23日,媒体就曝光了山西粟海集团养殖的一只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是用饲料和药物喂养的,而粟海集团正是肯德基与麦当劳的大供货商。令人费解的是当时一些“砖家”和官员纷纷出来信誓旦旦地为“速生鸡”辩护,认为很正常,不可怕。2012年12月19日云南网报道,18日记者调查云南的一些养鸡企业,也发现在行业内使用抗生素养殖是普遍现象,而记者曝光的事实与一些“砖家”的观点又大相径庭。2012年12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文《肯德基隐瞒速成鸡自检结果食品召回制度形同虚设》,进一步揭露了肯德基不讲诚信、见利忘义的真相。
“速生鸡”事件的曝光,暴露了黑心养殖户、无良私企和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连锁店置百姓身体健康于不顾、丧尽天良、不讲诚信、丧尽天良、见利忘义的卑劣行径。从该事件发生后记者、“砖家”、官员的不同态度,笔者也感到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巨大问题,令人无法释怀。笔者梳理一下此事件中有关记者的调查事实和有关“砖家”、官员们的“信誓旦旦”,让大家看看他们在此事件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供大家思考。
一、央视播出记者调查《揭秘“速生鸡”》
2012年12月18日央视13频道《朝闻天下》播出记者调查《揭秘“速生鸡”》,曝光了“速生鸡”的养殖背后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央视记者经过对山东青岛、潍坊、临沂、枣庄、滕州等地长达一年的调查后发现,这些鸡场养殖的白羽鸡一般40天左右出栏,平均体重可达5.5斤。本来就已经是速生,为了获取更大经济利益,超载的养鸡场里昼夜灯火通明,肉鸡不停采食,恶劣的环境甚至导致一些鸡“心脏只有小拇指大小”,经常死亡。为了获取更大利润,一些养殖户甚至违规使用了金刚烷胺、地塞米松等抗病毒类和激素类药品来喂养肉鸡,以使本来已经速生的白羽鸡长得更快。这些“速生鸡”在养殖户交给山东六和集团、盈泰公司等的屠宰场之后,未经检验检疫就被宰杀,部分产品流入百胜餐饮集团上海物流中心,再转入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店,进入百姓的体内,势必给百姓的身体带来危害。
看到央视记者曝光的这则新闻,笔者不能不感到愤怒。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以前央视曝光的三聚氰胺奶粉、臭皮子制作工业明胶加工成药用胶囊等案例还记忆犹新,人们对黑了心的黑作坊、大公司们的诅咒还没停口,现在又看到这样害人谋利的丑恶行为冒出来,自然会怒火填膺。
我们来详细看看央视曝光的记者揭秘“速生鸡”的事实。
1、40天长5斤白羽鸡如此“速生”
央视记者在山东调查时发现,一些养鸡场都是铁门紧闭,有的甚至写着“谢绝参观”。在高密市的一家养鸡场记者看到惊人一幕,地上有大量的死鸡,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死鸡,有一饲养员说死了二百来只。
这些养鸡场养的都是白羽鸡,这种肉鸡生长速度快、一般40天左右出栏,平均体重可达5.5斤。记者注意到,这些养鸡场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灯火通明,一名养鸡场的老板说,养鸡场里保持24小时照明,主要是为了让鸡多采食,采食量越大,鸡就长得越快。采食就是白羽鸡每天的工作,正是由于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工作,它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潍坊高密市小迟家庄养鸡场张老板说:你像40天大的长到7斤、6斤,平均也得5斤多重,你看才那么点小东西,三十克重个东西,长到五斤。它的心脏只有大拇指头大小,就承受不了,超负荷。它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生长太快了,供血有时候赶不上,容易死。
据这位老板介绍,养鸡是薄利行业,一只鸡平均只能赚1块钱左右。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养鸡场不得不加大养殖量,鸡棚里的鸡严重超载。在这个长50米,宽15米的鸡棚内有1万多只鸡,也就是说每平方米的空间要挤下15只鸡。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一些身体状况差的鸡死亡。
2、抗生素当饭吃停药期成摆设
记者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这里的白羽鸡每天除了不停地采食之外,还要喝下一日两餐都不能停的药物。
记者在滕州市盈泰食品公司颤楼养鸡场看到,在这个长120米,宽13米的鸡棚里,密密麻麻挤满了1万4千多只小鸡,饲养员每天8点左右就开始给鸡喂食,并把10瓶药粉倒进了给鸡喝的水里。他们主要喂的是一种主要成分为盐酸克林成分的抗生素药物。从小鸡进来的第一天起,他们每天都要给鸡喂药,而且为了防止产生耐药性,还要经常变换药物。
盈泰食品公司颤楼养鸡场负责人朱经理:你用阿莫西林,过了一段时间后,你就不能再用阿莫西林了,因为细菌有耐药性,再用它效果不好了,得换一种,换成氯霉素。
按照农业部肉鸡饲养管理准则规定,肉鸡在送宰前7天必须停用一切药物,但朱经理说:实际操作起来不能按照这个来,停多了鸡活不了,必须拿药维持。通常是在卖前三天停药。
记者随后对滕州市官桥镇西郑庄的一家养鸡场进行了调查。
这个鸡场的鸡已经养了38天,再过两天就要出栏了,但他们并没停药。
滕州官桥镇西郑庄养鸡场邱老板说:今天喂的是抗病毒的恒基利得,效果很好。成分是氧氟沙星。
根据农业部兽药停药规定:氧氟沙星可溶性粉的停药期是宰前28天,但这家养鸡场在鸡出栏的前2天左右还在喂氧氟沙星。
邱老板:作为咱养殖户的话,保证我的鸡死亡最低,质量长到最大,基本上不停药。卖鸡之前一天停药就可以了。
记者在另一家养鸡场,打开一个蛇皮袋,看到里面装满了用完的药瓶,有20种药物。除了一瓶中药和一瓶营养药外,其它的都是抗生素药物。
滕州市一家兽药厂的代理商告诉记者,现在的养殖场,都拿抗生素给鸡当饭吃,每天早晚各喂一次,一顿都不能少。
这些喂食了违禁药物的肉鸡都卖给了六和公司和盈泰公司以后。
根据农业部《肉鸡饲养管理准则》规定,养鸡场要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每天的用药情况、鸡群健康状况、出售日期和购买单位等,但记者在平度市崔家集镇六和公司屠宰场看到,检疫人员正在替养殖户填写饲养日志,她说填这个表只是为了应付一些客户或者评审的检查。
3、比速生还快部分鸡场添加违禁药
除了该停药不停药,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养鸡场为了进一步缩短养殖周期,让本来已经速成的白羽鸡长得更快,还会偷偷给鸡喂食一些违禁药物。
记者在对养鸡场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有的养鸡场偷偷给鸡喂食禁用药物。在袁家庄养鸡场,老板给鸡喂食利巴韦林等药物。记者注意到,这些药物都是人用药。
根据我国《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动物。在滕州市西郑庄养鸡场,记者同样看到该养鸡场使用禁用兽药“盐酸金刚烷胺”。
据了解,金刚烷胺和利巴韦林都是禁止兽用的抗病毒药品,早在2005年,农业部就发布《关于清查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的紧急通知》,明确规定禁止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兽药的销售和使用。记者了解到,由于养鸡场每天给鸡喂大量的抗生素,导致一些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到养殖后期就有越来越多的鸡死亡。于是有的养鸡场为了缩短养殖周期,还要给鸡喂食一种特效药物地塞米松,一次喂十盒。
据老板介绍,地塞米松喂食以后马上就有神奇的效果,一只鸡每天可以增重2两以上,喂食3-5天就能让鸡增重1斤左右。这种神奇的药物究竟是什么呢?老板说:地塞米松是激素,有刺激性,刺激鸡多采食。
据了解,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动物体重增加、引发肥胖等症状。我国《兽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给鸡偷喂激素的养鸡场并非少数。
在鸡出栏的时候,记者再次来到高密市小迟家庄的养鸡场,见工人们正在把鸡运上车,卖给六和公司。记者尾随运鸡车,看到这辆车开进了位于平度市崔家集镇的六和公司屠宰场。同样喂了激素地塞米松的袁家庄养鸡场的鸡也卖到了这家屠宰场。
4、问题鸡肉如何检疫检验上餐桌
根据我国《无公害食品鸡肉》标准,活鸡屠宰应该经过检疫,检疫合格后再进行加工,但六和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对活鸡进行检疫。
记者在盈泰食品公司发现,这里的鸡同样没有经过检验,就直接宰杀了。一辆货车正在给肯德基送货,装了35吨鸡肉。
盈泰食品公司司机说:送肯德基必须我们这样的车,要打冷,制冷。一个星期送两次。
据六和公司的官方网站介绍,该公司是麦当劳、肯德基等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之一。
在六和集团甜润食品有限公司门前,记者看到一辆牌号为鲁U71796的货车正准备送货。记者看到,他们的检验检测合格证明结果显示,药残未检出。
六和公司货车司机说:检疫,弄个手续就是了,其实都不检。
经过长途跋涉,这辆牌照为鲁U71796的货车开进了百胜餐饮集团上海物流中心。记者看到,货车司机把检验单交给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作任何检测,就接受了这些鸡肉产品。
记者问:是不是有这个单子,我们下车的时候,就不用检了吧?
百胜餐饮集团上海物流中心工作人员说:不用检了,到时卸货时直接卸就可以了。
记者在百胜集团上海物流中心看到,一些货车正在给肯德基、必胜客门店送货。记者跟随这辆货车,看到他们把鸡肉送到了位于上海浦东的肯德基必胜客宅急送的门店。这些未经检验的鸡肉,经过加工后,制作成各种快餐食品,端上了人们的餐桌。
二、媒体曝光山西粟海集团养殖用饲料和药物喂养“速生鸡”
此前的2012年11月23日,媒体就曝光了山西粟海集团养殖的一只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是用饲料和药物喂养的,而粟海集团正是肯德基与麦当劳的大供货商。肯德基回应“45天速成鸡”:仅占鸡肉采购量1%。
其实,早在2012年2月,粟海集团将家禽养殖工业化的消息就已经见诸报端。报道称,仅在养殖的一个阶段11天中,就有多达11种药物喂给肉鸡。而喂食药物的原因是,肉鸡被放在狭小的空间高密度地喂养,并且在45天的喂养周期中,甚至不会清理养殖场。只有通过不断地喂药才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只要45天内,鸡不发病,就能顺利地被拉走屠宰,并且流入市场被人食用。
粟海集团“速生鸡”消息发出后,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微博网友Charles_张驰表示,老家邻居就是这样养鸡的,他们从来不吃自己养的这种速成鸡。另一网友章一丰则说,想起了前几个月看的一部纪录片《食品公司》,里面有关养殖部分的介绍大概与之相似。当企业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在利益最大化的诱导下,必然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手段。
官方称可放心食用
上海市家禽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家栋解释称,媒体报道的“速生鸡”,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快大鸡”。这是国外引进的品种,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达到45天出栏的效果。而之所以长得比国内本地鸡快得多,除了品种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关键是“营养合理”,每一个生长阶段都有不同的饲料配比。如严格按照农业部要求养殖,未添加影响健康的物质,45天速成鸡可放心食用。而“快大鸡”的优点是长得快、个头大、肉嫩、上市快、价格低,不足是损失一定的口感。
记者揭安全隐患
尽管前日山西省农业厅对肯德基供应商栗海集团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肉鸡45天出栏属正常并表示产品合格。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河北承德、秦皇岛、山东昌邑等地持续多日的实地调查发现,肯德基所用原料45天“速成白羽鸡”,从雏鸡进入鸡场,到肉鸡出栏屠宰,多个环节暴露出安全隐患。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肉鸡流入市场至关重要的动物检验检疫程序中,部分地区甚至存在“走过场”的情形。更让记者触目惊心的是,在河北、山东等地,甚至花钱就能买到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砖家”很自信:速生鸡不可怕
据2012年12月11日大众网-大众日报报道,一些专家对“速生鸡”事件显得很自信。
发言专家:
魏祥法——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
廉爱玲——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员
曲万文——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秘书长、研究员
12月10日下午,省畜牧兽医局召开座谈会,邀请多位专家介绍相关情况。专家们认为消费者对鸡肉的看法存在误区,这与食品安全大环境和有关,也与科普宣传力度不够有关。
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魏祥法介绍,报纸上报道的“大肉食鸡”叫白羽鸡,其特点就是速生。白羽鸡长得快有三大原因:育种、饲料和环境条件。我国的白羽肉鸡全是从国外引进,是育种专家经过上百年选育的成果。
消费者对肉食鸡的质疑,也反映在饲料上,是不是饲料中添加了不该添加的东西?“规模化大型养殖场所用饲料全是全价配方饲料,也是品牌饲料,是经过国家检测合格的。”魏祥法说,目前大型企业所用饲料分1号料、2号料、3号料。
养殖环境和饲养条件好也是鸡“速成”的原因之一,现在肉食鸡的生长环境是传统养殖方式无法比拟的。魏祥法说,从出壳到出栏,鸡都有严格的环境要求。大型企业皆有温度湿度控制装置,自动通风、自动给水、自动上料、自动清粪,有害气体浓度一超标立即通风。
消费者对肉食鸡质疑的另一个问题是用药问题。魏祥法说,只要是规范化、经农业部门认可的养鸡场,都是规范用药,许多养殖场已经开始用中成药,不再用抗生素。
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研究员廉爱玲说,消费者不接受速成鸡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我们印象中,鸡要半年猪要一年才能出栏,让人相信40天吃上鸡肉4个月吃上猪肉要有个过程。消费者对现代畜牧生产方式不了解,是导致误解的重要原因。
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秘书长曲万文笑言,激素鸡激素猪只是一个传说,激素价格高昂,一支激素几千块钱,谁用得起啊,以讹传讹造成鸡猪被“妖魔化”。现代技术使畜禽生长周期缩短,育种贡献最大,其次是养殖技术、环境的极大提高,过去是风雨交加搞养殖现在是风雨无阻搞养殖,人们对传统养殖方式的深刻印记使得接受现代养殖模式有点困难。
三、云南一养鸡场老板曝业内普遍使用抗生素喂鸡
2012年12月19日云南网消息,18日,记者调查云南的一些养鸡企业。据养殖者介绍,在行业内使用抗生素养殖是普遍现象。
有近30年养殖时间的昆明青山养鸡场,目前有25万只产蛋鸡,是昆明较大的养鸡场之一。该养殖场老板李伟表示,他们的养鸡场也会给鸡使用抗生素。他告诉记者,为防止传染病等病情,在养鸡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
据了解,目前使用的抗生素主要有两类。一种是饲料中本身含有的抗生素,一种是现场用药,即除了饲料之外另外加药。针对效用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预防用药,一方面是染病后用药,其中,染病后用药更难监控,养殖户为了保住鸡苗,多添加、多喂食抗生素很普遍。
“我们养的是产蛋鸡,在还是鸡仔时就要使用抗生素,不然存活不下去。”李伟介绍,他们养鸡场的下蛋鸡,一般养殖周期为一年半,在这期间最少要使用三次抗生素。
李伟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只要是养肉鸡,都会使用抗生素,“现在每个养鸡场的环境都不是很好,所以鸡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不使用抗生素,这些鸡根本活不下来。”
随着近年来肉食品的高速发展,加之国内对养殖行业使用抗生素缺乏系统的监管,抗生素已达到滥用地步。
“速生鸡”为何会生长如此之快呢?难道真是用了激素?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博导教授张日俊表示,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激素费力不讨好。激素成本高、技术复杂,而且添加激素对促进鸡生长并无效果,还会增加肉鸡的患病风险和死亡率。
滥用抗生素危害人类?
一种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养殖的动物滥用抗生素后,很容易造成超级细菌出现和繁殖。人类食用后,其药物残留进入人体,使人体感染的病菌具有抗药性。即使养殖的动物不被食用,但是其本身的药物残留滋生超级细菌,并通过食物链和生存的环境传播到人体内,造成人类感染超级细菌。
18日记者采访了云南医药行业协会会长王维生,他表示,肉鸡在使用了抗生素后,很容易形成抗体,一般情况下食用这类肉鸡并不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安全。
也有专家担心,如果养殖业过度滥用抗生素,人们长期食用就是在吃“定时炸弹”。如一部分吸收型的抗生素——青霉素,会吸收到鸡的肉和骨头之内,再到人的餐桌上,就会对人有很大的危害。
对此,他们呼吁应规范抗生素的使用。而据了解,在养殖行业,2006年欧盟就已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生长素或将抗生素作为饲料生长添加剂。在美、日等国也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限制或者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
近日来,国内媒体相继曝光肯德基、麦当劳等大型快餐连锁店的炸鸡、烤鸡,使用的是45天的“速生鸡”。而这些速成鸡,多是违规使用了大量抗生素和激素养殖成的肉鸡。
四、肯德基隐瞒速成鸡自检结果食品召回制度形同虚设
2012年12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肯德基早在两年前已在自检中发现鸡肉原料抗生素超标,但并未告知公众,也未采取任何公开召回行动。
据悉,肯德基早在2010年和2011年的自检中,就得知鸡肉原料的抗生素含量超标。其自检是委托一家上海的第三方检测所进行的,而这批原料正来自此次被爆出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生产“速生鸡”的山东六和集团。
检出抗生素超标后,肯德基并未立刻终止与山东六和集团的原料供应合同。而是在2012年8月才将其清除出供应商名单。然而,在肯德基12月18日公布的声明中,却将此节模糊地称为“汰弱留强”,向公众隐瞒了自检结果。
“今年8月起肯德基已停止向前供应商六和集团采购鸡肉原料。”肯德基在上述声明中称,但声明并没有提及肯德基此前进行鸡肉原料抽查时,即已得知来自六和的原料存在抗生素超标的重要事实。
“按照法律法规,肯德基在查明部分批次的原料抗生素超标时,就须立即向社会公布这一情况,”食品安全法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记者查阅,无论肯德基还是其母公司百胜,从今年8月至今,都未在其官网或其它渠道公布上述抗生素超标的抽检结果。而来自央视的报道称,此前六和集团平均每个月会给肯德基提供约40吨到50吨的鸡肉产品。
郑风田称,按照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肯德基应该在发现原料抗生素超标问题后,主动进行食品召回,但其并没这么做。
五、观点
从以上几个部分反映出的记者、官员、“砖家”对“速生鸡”事件的不同态度,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记者,是深入一线调查取证,用事实说话,所以才能揭露出事件的真相,因而掌握的材料最真实最有说服力。而官员、“砖家”们则是坐在高高在上的办公室里,凭想象中的不会改变的理想状态来推测千变万化的现实事件的模样,所以,他们的言论,常常与事实相悖,使人们的认识受到误导,对揭示真相起到反作用。而且,笔者有理由相信,他们就是语言的长子、行动的矮子,光说不练。试想:连养殖户们都从来不吃自己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喂养的“速生鸡”,那些信誓旦旦、夸夸其谈大谈“速生鸡”无害不可怕的“砖家”、官员们,就真的敢吃这种“速生鸡”吗?绝不会的,他们看到这些“速生鸡”,一定会逃之夭夭的。
不排除的是,生活中还有一些“猫鼠同窝”的现象存在:一些黑心老板(大小企业主——鼠)、无良官员(猫)们配合默契,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蚕食老百姓的财产和损害老百姓的健康,丧尽了天良。
极具讽刺的是:在相关问题遭到深层次曝光前,总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片风平浪静祥和美好的状态,而当问题的盖子被记者彻底揭开时,平时只会说空话大话吃喝玩乐的大小官员们,忽然变得雷厉风行起来,大会小会连轴开,查封的查封,关停的关停,忙得不亦乐乎。这些在其位不谋其职、严重失职渎职、见风使舵的白食官员,必须得到清算。
食品安全,关乎百姓的身体健康,是大事,忽视不得。黑心养殖户、无良私企和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连锁店丧尽天良、不讲诚信、见利忘义的卑劣行径必须受到严处。感谢那些深入一线、历尽千难万险、敢于碰硬的记者们所作的巨大努力,鄙视那些自视清高脱离实际的官员、“砖家”们的无稽之谈,谴责害民谋私和不作为的官员们的丑恶行径。期盼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让百姓尽快摆脱有害食品的阴影,早日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2012年12月20日
查看全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