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是几号人物
俄罗斯的二号人物是谁?以前毫无疑问是梅德韦杰夫。后来梅德韦杰夫不再担任俄罗斯总理,很多人认为他丢了二号人物的位置。其实不再担任总理的梅德韦杰夫,只是退出了“二人转”模式,为普京连任让路。
现实意义上来说,梅德韦杰夫仍然是二号人物。他不仅是当今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主席,还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议会副主席(主席是普京)。举个例子,中俄元首会面之前,是梅德韦杰夫代替普京来中国沟通相关事宜。
曾经的梅德韦杰夫是亲西方的温和派。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梅德韦杰夫化身为强硬派中的强硬派,怒怼大半个世界。最近更是火力全开,一口气怼了英国、德国与韩国,而且用了三种方式。
梅德韦杰夫怼英国很凶猛。他于4月21日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不要在意他们的决定。无论如何,英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永远的敌人,直到他们这个蛮横无理且令人厌恶的潮湿岛国在俄罗斯最新武器系统所产生的波浪中沉入深海。”
这话感觉更像是愤青怒喷敌国。
1、梅德韦杰夫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英国都定义为敌人。(要知道两次世界大战和反拿破仑战争,英俄是盟友)
2、扬言要用俄罗斯新武器让英国沉入海底。
——这话出自二号人物之口,就和宣战差不多了。
梅德韦杰夫为啥如此愤怒呢?
表面原因是俄罗斯法院以叛国罪之名,判处反对派政治人物穆尔扎25年监禁,英美加三国联合抗议俄罗斯不讲人权。英国宣布制裁5名与该案有关的俄罗斯人,他们分别是1名法官、2名调查人员和俄联邦安全局2名工作人员,相当于英国干涉了俄罗斯内政。
关键原因其实还是,英国自始至终都是乌克兰最坚定的支持者。如果没有英国最初的支持(包括战前帮助乌克兰训练军队),也许乌克兰就没法抵抗。
梅德韦杰夫怼德国的方式比较特别,“那位想要攻击俄罗斯的德国人,应该做好俄军在柏林阅兵的准备。”
——那位德国人,指德国防长。
最近乌克兰攻击了俄罗斯本土的军事设施。德国防长认为,如果乌克兰武装部队为切断俄军后方供给线,在俄罗斯领土上实施军事行动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城市、平民和平民区没有受到攻击,这是可以接受的。”
德国防长这话惹恼了梅德韦杰夫,声称俄军要像苏联红军一样去柏林阅兵。1945年5月,随着苏军在柏林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纳粹德国崩溃。以苏联为首的各国盟军开始陆续在柏林举办阅兵式,以此来庆祝胜利,并告慰在战争中献出生命的人们。
1945年5月4日,苏军柏林卫戍区部队在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旁举行阅兵。
当时街道上还在冒烟,攻占德国首都的苏军士兵和军官们身着沾满灰尘的军便服,于废墟旁列队齐步行进。——这种阅兵,也意味着战争的终极胜利。
冷战结束之后,德国和俄罗斯关系其实还不错。尤其是默克尔时代,两国联手稳住了欧洲局势。这次梅德韦杰夫重提柏林阅兵,也意味着俄国和德国的关系短时间内难以改善。4月22日,两国彼此驱逐了对方20名外交官,是双边关系恶化的见证。
梅德韦杰夫怼韩国的方式比较淡定,“如果在朝鲜出现了俄罗斯的最新武器,韩国民众会说什么?”
梅德韦杰夫特意强调如果俄罗斯武器出现在朝鲜,那是因为这对俄罗斯和朝鲜来说很容易做到。这话相当于敲打到了韩国最敏感的神经上。梅德韦杰夫之所以这般怼韩国,是因为尹锡悦表示未来可能对乌克兰进行经济与人道主义之外的援助(舆论界理解为可能是军事援助)。
我在之前的文章说过,韩国和俄罗斯这番互怼比较危险。俄罗斯和西方国家打嘴炮,可能就是嘴炮。但是东方不同。如果东方出现动荡,就可以转移俄罗斯在西方的压力,而且美国也乐于东方出现动荡。本质上来说美俄都有在东方制造动荡的潜在需求。
梅德韦杰夫怼波兰更直接,表示如果俄罗斯和北约发生冲突,波兰会首先消失。这话是针对波兰全力援助乌克兰,并且策动北约和俄罗斯开战。
梅德韦杰夫说出让波兰消失的狠话,揭开了波兰历史上被俄数次灭国的伤疤,把波兰刺激得火冒三丈。
与其说是怼,不如说是威胁。梅德韦杰夫威胁次数最多的国家便是乌克兰。梅德韦杰夫多次表示,乌克兰这个国家不应该存在。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俄乌正在打仗,大家都恨不得对方赶紧完犊子。
如此这般,梅德韦杰夫还威胁过波罗的海三国以及其他支持乌克兰的国家,而且梅德韦杰夫还经常提起核威胁。
梅德韦杰夫每次威胁别的国家都比较猛烈,用词如同武林高手出招、可以说“快、准、狠”,让支持俄罗斯的吃瓜群众看得比较过瘾。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梅德韦杰夫威胁的国家越多,意味着俄罗斯的敌人越多,自身处境就更加孤立。
那么梅德韦杰夫为什么要肆无忌惮地开炮呢?
第一层答案,为普京遮风挡雨。
乌克兰战争爆发,决策者肯定是普京。但是在公开的舆论层面,即相比梅德韦杰夫、卡德罗夫等人,普京公开讲话比较平和,放狠话较少。
如果说一个国家必须有人唱红脸(当好人)、有人唱白脸(但恶人)的话,那么普京就是唱红脸的那个人。普京作为俄罗斯领袖,平和的立场有助于保持适当的风度。如果他也像梅德韦杰夫这般经常放狠话,那俄罗斯的段位就相当于降到伊朗或朝鲜那个档次。
梅德韦杰夫主动出来唱白脸,如果从维护元首形象角度理解,俄罗斯领导层还比较团结。他的火力越猛,越能让普京感受到来自同志的温暖。
第二层答案,维护俄罗斯利益。
俄罗斯现在舆论层面较为孤立。看下梅德韦杰夫威胁的那些国家:
乌克兰是东斯拉夫人兄弟之国、如今打得天昏地暗;
立陶宛等国是前苏联加盟国;
波兰是前华约成员国、苏联曾经的小兄弟;
德国,曾经的朋友;
当这些国家都站在俄罗斯对立面时,就意味着俄罗斯被孤立。梅德韦杰夫自己也说,俄罗斯正面临二百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孤立局面。
这种情况下,梅德韦杰夫作为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俄罗斯前总统,有责任站出来为他的国家而战。俄罗斯政坛,强硬派政客很多,但能打舆论战的政客不多。梅德韦杰夫恰好是政治修养较高的政客之一,打舆论战水平算是比较高的。
第三层答案,为了梅德韦杰夫自身仕途。
毕竟普京不可能永远干下去,俄罗斯大权未来会交给谁?梅德韦杰夫目前还是潜在的接班人之一。但在俄罗斯和西方强硬对抗的情况下,普京之后的俄罗斯必然也需要强硬派领导人。而过去的梅德韦杰夫是温和派,现在他通过一系列的狠话,向强硬派方向转变,也相当于为未来复出做准备。
查看全部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