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邓选》学习(四十四)前三十年闭关自守吗-(1...

2025-03-02 学习 评论 阅读

  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在技术上并不存在不是倒向这边就一定倒向那边的问题。我们提倡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和技术,是因为苏联的科学和技术在广大范围内已达到世界上最高的水平,是因为苏联的科学和技术的应用(例如厂矿和机器的设计)能够充分顾及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经济的全面利益和工人的安全,同时也因为在世界上只有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才能无私地给我们以技术上的援助。

  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和技术,并不排斥可以吸收资本主义国家中技术上某些好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技术一边倒”的口号的片面性和它的不能服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好像表示我们完全拒绝这种必要性似的。

  1962年9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经过长时间的预备,在北京怀仁堂正式举行。

  陈伯达谈到国际上修正主义也要封锁我们。毛泽东插话说:

  “日本还卖给我们化肥,卖给我们特殊钢,卖给我们农药,还准备卖给我们生产维尼纶的世界第一流的设备。而社会主义国家不卖给我们。大概下个月他们的代表就要来了,叫高崎达之助,此人当过日本的贸易大臣。要利用他们的技术。列宁也利用,斯大林也利用,利用德国的技术、美国的技术。我们现在要走这条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尖端不给我们嘛。”

  1964年5月12日下午,毛泽东在停靠济南的专列上继续听取国家计划委员会领导小组汇报关于第3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毛泽东说:

  工业上要从外国引进一些尖端技术。

  1972年7月24日,毛泽东找周恩来、姬鹏飞、乔冠华和王殊谈话。毛主席说:

    “我们下一代要多找些人学外国语,把外国的好的东西学过来,坏的东西不要,好的东西批判地吸收。”

  1973年6月22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书房会见了马里共和国国家元首穆萨·特拉奥雷上校,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毛泽东又说:

    “无论怎么样,这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创造了文化,创造了科学,创造了工业。现在我们第三世界可以利用他们的科学、工业、文化(包括语言)的好的部分。”

  最值得玩味的是,在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时,江青是圈阅同意了的(见下图)。这完全颠覆了人们头脑中被灌输的、根深蒂固的——江青奉行“闭关锁国”路线的印象。

  据《“四三方案”: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技术设备引进》记载:

  1972年1月16日,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联名报送了陈锦华起草的国家计委《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建议向国外进口成套化纤、化肥装备和部分有关的关键设备。化纤方面,拟从法国、日本进口4套装置,约需2.7亿美元。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合成纤维24万吨,约等于500万吨棉花,可织布40亿尺。化肥方面,进口两套30万吨大型合成氨厂设备,建在四川和大庆。

  该报告随即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批准。

  2月5日,毛主席圈阅批准。江青也圈阅同意。见下图,红色标记处即是江青圈阅。这与主流宣传的“四人帮”闭关自守的形象反差太大。

5.jpg

▲ 《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图片来源:陈锦华著《国事忆述》

  到底是不是闭关自守,由读者去判断。

  对了,关于四三方案,美帝智库做了精准预测,他们肯定了新中国“四三方案”作用,预测了因为“四三方案”会带来粮食的增产。

  “一九七二年领导人作出了第三个伟大的决策,开始执行一项改进农业的长期规划,以摆脱粮食和化肥的进口。一九七二年十一月至一九七四年五月间,北京签订了从日本、西欧和美国进口总值为五亿美元的十三座大型尿素工厂成套设备的合同。有了这些工厂的产品,再加上迅速改进水利工程和增加其他品种的化肥的供应,就可以使农业产量在一九八○年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到一九八○年,粮食的产量可能比一九七四年增加百分之三十,即使在歉收年份也不需要进口粮食和氮肥。”

  ——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编《对中国经济的重新估计》

6.jpg

7.jpg

▲ 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编《对中国经济的重新估计》

  笔者之前写的一篇《邓选》学习(二十八)粮食产量是因为包产到户提高的吗 里面有粮食产量图:

  1974年粮食产量27525万吨,1982年35450万吨。1982年基本上比1974年提高了30%,与美帝智库预测差距差了两年,基本吻合。可以说,没有四三方案就没有后来的30粮食增产——下图的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呈紧密正相关。

8.jpg

  (未完待续)

查看全部
标签:技术   我们   进口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