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建党伟业演员国籍

2025-03-02 学习 评论 阅读
“纪念《建党伟业》的国际主义演员:美国国籍:陈凯歌、陈红、甑子丹、刘亦菲、陈冲、邬君梅、顾长卫、蒋雯丽、宁静、王姬。加拿大国籍:徐帆。英国国籍:张铁林。德国国籍:韦唯。日本国籍:许晴。澳大利亚国籍:沈晓岑。新西兰国籍:苏瑾。新加坡国籍:李连杰。瑞士国籍:斯琴高娃。泰国国籍:胡兵。一群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中国的建党历史大片。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国际主义精神还是捎带着利人,专门利己的精神?事实证明这不是一群高尚的人,也不是一群纯粹的人,更不是一群有道德的人,而是一群没有脱离低级趣味,一群为人民币服务的人。”在组织观看《建党伟业》之前,收到这样的短信,心想更要认真地去看这场电影了。 《建党伟业》向观众描述了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历史。从历史的厚重感角度上说,影片不仅要讲“来龙”,更要介绍“去脉”,尤其是对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全国代表。他们是在五四爱国反帝反封建运动,在中国无产阶级日益觉醒,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潮流中,唱着《国际歌》,怀揣《共产党宣言》,抱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世界大同的崇高信念来开创建党伟业。对这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历史功绩,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来龙去脉一定要有个交代,包括陈公博和周佛海这两个后来叛党,被国民政府审判处决的民族败类。 影片《建党伟业》象两年前的《建国大业》一样,大量采用明星饰演片中的角色。对于观众来说,他们熟悉的大都是这些明星在各种娱乐题材中的表现。当娱乐明星们在《建党伟业》一片中饰演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时,观众的印象与片中角色之间产生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使电影院里时常出现笑场,与影片所描述的场景格格不入,导致历史的厚重感和革命题材的严肃性受到极大的伤害,使影片给人留下肤浅娱乐的印象。在中华民族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当下,中国革命重大历史题材应有的严肃性,被娱乐明星彻底地瓦解了。 网友viennadhs评论说,“我非常仇恨这样一种人,极度的仇恨。他们自己是混账、是流氓、是花天酒的荒淫无耻之徒,可他们却出演好人、伟人,共产党的领导人,以及那些已经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牺牲了生命的人。这真是太可耻、太荒谬了。我不知道我们党的领导人和中宣部部长怎么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还有网友指出,“那么多唱歌的演员,他们动辄要求几万到几十万的出场费,还无耻地宣称是为工农兵服务、讴歌伟大的祖国。在演唱过程中居然还被自己的歌声感动的流泪。歌罢要钱的时候却丝毫没有一点羞耻,出了剧场很可能就与某个贪官、某个资本家、某个外国名人搞行为艺术。这简直太滑稽了”。 “近几十年中国的教育导致了主流价值观向西方个人主义的倾斜,当今的年轻人关注自己多于关注社会和他人。社会责任感的缺乏,使得当今不少年轻人难以理解当年舍弃自身利益、为了大多数利益而求索、献身的热血青年”。 “惨痛的历史教训再一次证明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正确,只有毛泽东思想才能够拯救现实的中国——这是任何一个不怀偏见,以人民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的人不可否认的事实”! 客观地说,饰演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驱、仁人志士的演员,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者意气风发,气势如虹的革命英雄气概。这一方面说明其演技高超,另一方面说明他们认同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国文化,对人民领袖的壮志豪情心领神会。但这些著名演员为什么会出现短信中所言争相出走他乡,加入异国国籍呢?而且这已成为有钱人、“先富者”的共同选择。这是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解释:一是他们憧憬革命理想,敬仰为劳动人民大众谋利益的共产党先烈。对现实中出现的“掏光养贿”,巧取豪夺,虽然无力改变,但愿意借“钟馗”来打鬼。二是只要能扬名立万,名利双收,无所不用其极。一面在国内大把大把地挣钱,一面转移资产出国定居,不用担心亡国灭种,天下大乱。用局外人,“娱乐死”的方式展现悲观失望的内心世界。 不论是那一种状况,都是与《建党伟业》所展现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厚重感和革命题材的严肃性相违背的,这是希望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民群众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 查看全部
标签:国籍   建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