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保八是作茧自缚吗-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来,各国政府积极行动,相继制订了各种应急措施抵御危机,目前看来,似乎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和蔓延。其中,尤以中国政府的一系列应对举措引人注目,从年初提出“今年GDP必须保持8%以上的增长”为目标开始,以“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动作,拉开了所谓“促内需、保增长”的规模宏大的史无前例的经济运动。
至今半年过去了,实施效果如何依然是见仁见智,从国家统计局已发布的1到6月份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事实求是地说,有好有坏,有喜有忧,但官方和其御用学者的口径基本一致——“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谷”、“中国经济将率先复苏”,主流媒体尤其是“党的喉舌”也是一派“喜气洋洋”,仿佛又回到了炮火纷飞的当年——“我们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与那些靠以“揣摩圣意”、“替主分忧”为职业,整日拿着“放大镜”寻找经济复苏证据的“蛛丝马迹”的御用学者们相对照,许多民间学者和一些非主流经济学家们却分明有着明显不同的见解和忧虑。这当然也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又一佐证。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都是由三驾马车拉动的:内需,外需(出口)和投资,而且其中外需(出口)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说白了就是靠“美国人举债消费,中国人卖力干活”。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看到外需这块掉下去了,估计一时半会起不来,产能过剩已是不容置疑;内需这块一直是“软肋”,“国富民穷”再加“新三座大山”,老百姓就是想消费也拿不出钱来。于是,中国只剩下单枪匹马了:投资。于是,借“拉动内需”之名、行“疯狂投资”之实的“四万亿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积极的财政政策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等大手笔纷纷出笼,这一切措施的目标归根结底就是“GDP保八”,为此可以不计成本、不顾效益、不计后果。眼看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就行政号令全国银行积极放贷,仅仅1—6月,就新增贷款近7.4万亿元,照此估计,全年新增贷款10万亿可能都挡不住!而在付出这一切庞大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成果是什么呢?据主流经济学家预测,二季度GDP增长率在7.5%左右,高于一季度的6.1%,下半年再接再厉,估计全年GDP“保八”有望矣。
唉!说来悲哀呀。我不是学经济的,一直弄不明白:GDP是个什么东西!“保八”就那么重要?难道保住8%就万事大吉,稳定和谐?保不住8%就如丧考妣,房倒屋塌?
看看御用学者们如何答复我:经过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才能充分保证就业,保持社会稳定。
也有人私下神秘地告诉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GDP增长率几乎一直保持世界领先,除了个别特殊年份,几乎都在8%以上,平均接近10%,即使在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年份也奋力保住了8%左右。所以,GDP必须年年超过8%,这是“底线”,否则就不能向世人证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不足以证明领导人的英明与伟大,就不足以唤起人民对美好未来的信心。说白了这是一个关系到执政合法性的重大政治问题。
“8”这一个数字居然有如此“魔力”,你信吗?
你不信,有人信,比如很多广东人就喜欢这个“8”,“保八”就是“保发”——保证发财,多好!还有一些人也信这个“8”,而且深信不疑到几乎“走火入魔”——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北京奥运会开幕:百年盛世,万国来朝,人家可是过足了瘾呐,到现在还时常在回味呢。
我偏不信这个“8”的邪。虽说我如今也算一个广东人,可我就是不信:GDP“保八”就能“保发”,还能保稳定、保和谐,这是哪门子歪理邪说,纯属扯淡!
依我看,GDP如此“保八”不仅不能解决我国面临的此轮经济危机的根本矛盾——产能过剩、结构失衡和内需不振,反而会使这些矛盾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且不说那个忽悠世界、名不符实的所谓“四万亿”,单说新增贷款7.4万亿元大部分都投到哪里去了呢?80%流到了效益极低的政府垄断行业,另有上万亿流到了股市和楼市,于是我们看到了时下的经济乱象丛生:股市从年初到现在指数已攀升了近70%,全民炒股之风再起,而同时由于实体经济下滑趋势不止,近千只股票的动态市盈率也同步攀升到上百倍;京沪广深等一线楼市从年初到现在房价已攀升了近30%,各地新近拍卖诞生了十大“地王”,楼市火暴程度已接近甚至超过前次泡沫的高潮期2007年;而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40%已退出市场,另有40%在关门倒闭的边缘苦苦挣扎,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至于所谓“淘汰落后产能”,实际上已演变成“国进民退”,大量饱受危机之苦的民营企业不得不重新选择投靠大国企,这是一幕逆历史潮流的“悲剧”; 所谓“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实际上“作秀”的成分恐怕更多一些。如此作为,其产生GDP数据再好看,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何况是用几乎相当于往年GDP的50%的钱去扩大投资,也许才勉强砸出个8%的GDP增长率,这算什么玩意?说句不恭的话,就算是个傻瓜,给他一捆钱往水里砸,也能砸出几个水花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自有其客观规律,GDP的数据是经济发展的结果,GDP的增长数据可以预测,但是人为地由政府预设一个GDP的增长目标并务求志在必得,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的做法。我没有看到世界上哪个市场经济主导的国家,其领导人上台伊始的施政宣言中有对本国GDP增长目标的承诺,并为此动用一切行政手段,克林顿没有,小布什没有,即使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奥巴马也没有;我也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政府会象中国这样将政府的有形之手如此深入地控制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和层面,从产业的布局、产能的分配,到行业的管理、高层人事的任免,再到企业效益指标、纳税额度......等等等等,就象流传甚广的某基层领导的宣言:“我们政府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话说回来,所谓GDP“保八”才能保稳定、保和谐的政治观,也是站不住脚的。远的不说,新疆“7.5”事件就是一个明证。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引导下,新疆近几年来的经济发展迅速,GDP连续多年保持在11%以上,放眼全国,这个数字不低了吧,可是为什么还是发生了如此恶性的大规模暴力犯罪事件。其中原因很多,很复杂,我也不想多说了,但是有一条是明确的,如果GDP的快速增长只能带来表面的繁荣,而各民族人民尤其是下层老百姓的生活没有感受到同步富裕和发展的机会,那么所谓的稳定与和谐就只能是执政者的“一厢情愿”罢了。反过来看人家欧洲发达国家,由于人口等因素,多少年来GDP增长一直徘徊在1%—3%之间,够低了吧,也没见人家不和谐、不稳定。
再进一步说,为了GDP“保八”这个面子工程,不惜动用一切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并为此可能付出巨大代价是否值得,这方面我们是有历史教训的。不计成本、不顾效益的疯狂投资,必将导致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超英赶美”、“大炼钢铁”,结局是留下一堆毫无用处的破铜烂铁,随后几年的大饥荒让那个年代的人至今刻骨铭心。如今的海量投资,将来的直接恶果可能就是金融业出现大量坏账导致危机。中国本来没有金融危机,怕只怕我们自己人为制造一个金融危机。
谁都知道,中国本轮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和内需不振的经济危机,其实内在病因由来已久,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外部诱因。长期无节制的过度开发和盲目追求GDP快速发展,已经透支了中国经济的体力,现在是该停一停了,缓一缓了,歇歇气,调理肌体,调整目标,一切都不晚。为什么死抱着GDP不放,非得把自己往死里整呢?打个不雅的比喻:中国经济就好比狂放不骥、自信无比的西门大官人,为了显示自己的NB和与众不同的优越“性”,日日放纵、夜夜烂情,终于有一天体力不支,几乎虚脱。按说此时请个好郎中把把脉,开点温补药,安心静养,调理血脉,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元气,继续生龙活虎。可是,偏偏这西门大官人刚愎自用,还死要面子,生怕人家说他“虚”,于是自作主张,从洋人那里搞来一盒“伟哥”,为确保立即见效,遂一口将数十片“伟哥”全部吞服,哇塞,果然立马见效,于是西门大官人随即又开始左拥右抱,雄风再起,威猛不减,自己也喜不自禁,欢呼和谐。但是不久.....,西门大官人后来的结局嘛,我不说大家也知道。
费尽心机去“保八”,实在是劳民又伤财,费力不讨好。如此为“保八”而“保八”,应该说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不是说好“不折腾”吗,我看如今就有点“胡折腾”。其实,依我说,为政者真想“保八”也容易得很,有堂堂国家统计局在此,别说“保八”,就是“保十八”、“二十八”,也不在话下,大不了面对各方质疑多费点口舌而已,学习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神,马局长这点能耐还是有的。
GDP为何一定要“保八”,看来是个伪命题,当家人未必不知道,但是如今却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架势。看新闻报道,昨日国务院又开会表态了:“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乖乖,半年七万多亿,还只算“适度宽松”,看来,一场空前的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地要暴发了,人家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想来手里必有“镇妖降魔”的法宝。
打着GDP“保八”的旗号,某些人可以无所顾忌,海量放贷救楼市,既救活了房地产开发商,又救活了地方政府,还避免了银行呆坏帐,真是一举多得;海量贷款进股市,既解救了套牢资金,又解救了大小非,还可以借机发股圈钱,也是一举多得。至于通货膨胀嘛,还远着呢,至少半年以后的事,这年头谁还想得了未来的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是最现实主义的疗法。
再说了,谁最怕通货膨胀,无产无业的穷人;谁最不怕通货膨胀,有产有业的富人。通货膨胀实质上是财富的再分配,是对穷人的无情掠夺。政府为保GDP增长,有意无意地诱导出通货膨胀是完全可能的。开闸放水,海量放贷,就算最后出现最坏的情况——股市楼市泡沫破裂,金融业出现大量坏账导致危机,也还可以学习老美的办法应付——发行国债填充坏帐黑洞,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只要金融业不倒,一切就都在掌控之中。至于由此进一步引发的超级通胀嘛,自然由全体老百姓买单了。怪不得如今的银行什么假按揭都敢贷,原来人家早就算计好了,这也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活动啊。唉,真的应了那句古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百姓是永远的、也是最后的“冤大头”啊。
GDP“保八”是“作茧自缚”吗?看起来好象是,又好象不是,就看最后“缚”着谁了。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