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是如何拉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序幕的-

2025-02-28 学习 评论 阅读

   毛泽东是如何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之一)

  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在陈伯达率领的驻《人民日报》的工作组的主持下,《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火药味儿十分浓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这使得本来已经十分紧张的空气变得更加紧张了。

  这时,毛泽东正在考虑着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他觉得,单靠发表一篇政治批判文章(不管它写得怎样尖锐),单靠采取一些组织措施(不管它牵扯到多么高的层面),都还远远不够,许多人对这些问题仍不是那么注意,仍不足以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巨大冲击力量,不足以解决他所深深忧虑的中国出不出“修正主义”的问题。关键是一定要自下而上地把群众放手地、充分地发动起来,揭露旧体制中存在的一切“阴暗面”,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热气腾腾的大风大浪的局面来。这依靠原有的机构、秩序和一套做法是根本不行的。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它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就在同一天,正在杭州的毛泽东看到了《红旗》杂志社所编的《文化革命简报》所刊载的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人写的一张大字报。里面写道:“反击向党向社会主义向毛泽东思想猖狂进攻的黑帮,这是一长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革命人民必须充分发动起来,轰轰烈烈,义愤声讨,开大会,出大字报。就是一种最好的群众战斗形式。”

  毛泽东觉得,如果公开这张大字报,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可以打乱原有的秩序,使群众的手脚放开,他当即就写了批示,让此文在新华社公开广播,在全国各报刊发表。

  当天晚上,北京大学的师生们听到了这个广播以后,校园里就象开了锅一样,立刻沸腾起来。第二天,《人民日报》又全文刊登,并发表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后来,在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又为这篇评论文章上加了一条注:其中说:“危害革命的错误领导,不应当无条件接受,而应当坚决抵制。”这样一来,各级党委实际上就很难继续实行领导,他们的话也就没有多少人听了。

  这件事在全国引起十分强烈的反响,局面顿时大变。北京的大、中学校里,学生纷纷起来“造修正主义的反”,校园里铺天盖地的贴出矛头指向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大字报,学校党组织陷于瘫痪,乱打乱斗的现象开始出现。毛泽东这时所在的杭州也不例外,浙江大学等校园里一天就贴满了大字报、大标语,一些师生还到省委机关张贴大字报,矛头直指省委负责人。

  在这种局面开始混乱的情况下,六月三日,北京市委派出了工作组进驻北大。同一天,在刘少奇、邓小平的主持下,中央决定同意北京市委向各大中学校派出工作组。十八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们自己组织了一次批斗会,斗争了四十多个人。发生了在脸上抹黑、戴高帽子等现象,工作组发现后立刻制止。

  对各大中学校迅猛掀起的“革命”浪潮,毛泽东是十分满意的,他写下了一首题为《有所思》的七律诗:

   正是神都有事时, 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 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井雷震世界, 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萧萧雨, 故国人民有所思。

  毛泽东说:“时间很短,来势很猛,我也没有料到,一张大字报一广播,就全国轰动了。”

  六月十五日,毛泽东乘坐专列离开杭州,在江西南昌停靠时,他会见了江西的几个领导人,对他们说:“这次运动,是一次反修防修的演习。我们的年轻人,没有经过革命战争的考验,缺乏政治经验,应该热闹感他们在大风大浪中去经经风雨、见见世面,让他们得到一个锻炼的机会,使他们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想通过运动,练练兵。”

  十六日,毛泽东的专列抵达湖南长沙。第二天下午,他乘汽车来到了韶山的滴水洞住下。在这个安静的地方,他整整把自己在屋子里关了十一天。除了看北京送来的材料以外,一直在沉思着应该怎样对待这场“始料未及”的文化大革命。二十六日时,他接见了会见了湖南省委等一些领导干部。接见结束时,他对大家说:“以前我带领你们长征,现在我又要带领你们长征了。”

  七月八日,毛泽东给江青写了一封信,是他在滴水洞思索的结果,其中有这样的话:“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再来一次。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中国如果发生反共的右派政变,我相信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因为代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利益的一切革命者是不会容忍的。”

  毛泽东经过反复考虑后认为,中国现在正处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重要关头,这是涉及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能同它相比。他甚至不惜打乱党和国家的正常秩序来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在他看来,乱是好事,不是坏事。在他的心目中,“天下大乱”是“达到天下大治”的必由之路。在他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大革命”的大动乱是不可避免了。

  七月十六日,七十多岁的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陪同毛泽东前去的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在日记中写道:“五千人的渡江表演完毕之后,我陪主席下水游泳,一个多小时一点才识船。主席的身体、精神都很好。”这是一次万人睹目的富有象征意义的活动。

  “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很快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政治口号。

  一场轰轰烈烈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查看全部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