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得周小川出来说狠话,中国所持美国国债真的有问题
逼得周小川出来说狠话,中国所持美国国债真的有问题
钱串子
一,中国所持美国国债真的损失性安全问题.才逼得周小川出来说狠话.
钱串子也极不理性,就在央行胡小灵副行长说中国将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之时,钱串子却说中国将疯狂抛售美国国债.线路果完全可能是钱串子预测正确,胡行长说了不算.钱行长说的才是正解.为什么这么说.周小川终于冒泡了,他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论得美国心里发毛.他论的是美元行将崩溃.天哪,这不是二年前钱行长的预测吗.一句话,中国所持的美国一万亿美元债券真的有让美国一口吞了的危险.否则周小川是不会说狠话的.他说了那么多.其中只暗示了一句真话,那就是滥发美元.使美元行将让世界废弃.
二,周小川所说的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为世界货币结算的设想了无新意,但表明了中国正在作美元崩溃后的准备,以及用人民币参与国际结算的决心.
美元没用了,就是堆废纸啦,那么目前世界正在使用美元作国际流通结算主要手段的国际经济大循环怎么办.中国经济发展的正象高速列车行进怎么办.停下来吗.有人说周小川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作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用世界银行发行一种新的国际货币来解决.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新办法.反而是最老的没用老办法.那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讨论的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好.世界银行也好,都是美国霸权政治和装饰品,没起过多大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作用微不足道.那么说周小川说了那么多.都没啥意义吗.
有.周小川的论文中,只透露了一个真实的信息,美国用滥发美元,故意让美元恶意贬值,就是在明目张胆的持刀持枪抢劫全世界的对美国的美元投资国.中国是持有美元资产最多的国家.面对美国对中国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中国对美元的国际信誉基本上已经彻底丧失信心.中国决定参与世界废弃美元的联合阵线,中国决定建设以上海为中心的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让人民币走向世界.周小川的那么多论文,就表达了这么点意思.虽说没点名批评美国,但也就足够让美国跳脚了.
三.其实中国用于废弃美元的世界货币作用的手段很多.关键是实际操作动起来.那才是要美国老命的.
为什么中国不用美元,美元就要崩溃.就因为美元本来就要崩溃了.布什总统执政后期,通过保尔森的中美第六次经济战略会谈.释放对华友好的善意.有了四十项成果.从中国继续得到了一大笔借款.增持美国国债.其实就是美国向中国借款.
奥巴马上台后.布什政权中好的东东他不继承.偏生将那个专门对中国使坏的特务头子盖茨留下来当国防部长,继续实施他的对华战略扼杀.继续实施他的美国全球霸权政治战略.想用战争手段将美国的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转嫁给全世界.特别是如何吃掉中国丰收在美国的那一万亿美元投资.说穿了就是耍无赖.赖债不还.还得进行武装挑衅.扰乱世界经济金融秩序.
其实中国对付美元崩溃的手段很多.比如国际贸易结算.不用美元结算,也可以用欧元,也可以用退回去以物易物.关键是动起来.一动起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货币互换之类的行动.都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美国.你不想当世界领袖啦.硬要让中国当世界领袖哇.我可没有思想准备哪.这可不是中国和你过不去,是你硬要俺当的罗.现在的世界经济.几乎是以唯中国马首是瞻的地步.就因为中国制造的实业制品.已经深入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没有中国制造品的国际贸易.就是一个商品紧缺的世界.二是在世界到处都是经济危机的关头.许多政府几乎得象冰岛一样破产.都在眼巴巴的盼救星一样的看着中国,想中国拉他一把.你瞅瞅周边国家吧借给他三亿五亿.就能活过来.能不听之任之中国的话吗.中国如果参与废弃美元的阵营.那还不是如同世界揭竿而起,造美国的反.有了农民起义军的坚强领袖啦.就朱元章,陈胜吴广一样的号令群雄哇,所以说过几天的世界G20金融会议,就看中国的态度啦,美国能不急吗.周小川倒不可怕,美国怕的是中国参加造美元的反,更不用说中国带头造美元的反啦.
四.废弃美元的联合战线已经形成.却很难形成合力.世界进入动乱之秋.
但是有一点.大家必须清楚.造反没实力.结果可能就是要杀头的.这二十年来.谁动了美元霸权这块蛋糕都是不得好死.萨达姆就是因为决定不用美元进行石油贸易结算,才让美国找个借口杀啦.欧洲因为搞了个欧元抗击美元,也让美国用分化瓦解手段整得七死三灾的.所以说中国对于G20国际金融会议.没有多大指望,因为尽管世界抗美反霸的废弃美元的联便阵线已经形成,却很难形成合力.一是美国在从中搞鬼,分化瓦解.二是美国之外的各国列强心怀鬼胎.有各自的利益.
中国能做的事,就是做好自己的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的拓展.再多做些国家的货币互换业务.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事.美元垮不垮,不关我的事,要说美国国势流向中国的话,那是我中国不知道.你美国硬逼我做世界经济领袖之一的.
最最关键的就是.开展世界人民币结算业务,并不比中国将美元国债一齐抛光的事一样伤美国政府的脑筋.美国会比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更强烈的反映.那等于要美国的命.他能不拼命反扑吗.结果是什么,钱串子不说你也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二会上已经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能力确保祖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安全.更有能力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有能力维护国家的主权.现在说这话可是要负责的.但是有了这句话人民就放心啦.
G20峰会前的“货币战争”
李鸿文
----------------------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 2009-03-27
“资产安全等于贬值”,也许这就是美国人的理解。奥巴马刚刚向全世界信誓旦旦要保证美国国债安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宣布将购买数千亿美元的美国债券。这种狂印钞票的做法,无疑会触发通胀,从而使对美国资产的投资价值进一步缩水。还有谁相信美国的保证,还有谁会对美元保持信心?23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网站上发表文章,建议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作为超主权储备货币,表达了一种谨慎的担忧。
这一下似乎捅了马蜂窝。约翰·普姆菲在《华盛顿邮》率先发难,认为周小川的建议是对是对美国经济的未来投了不信任票。信口开河地说,按中国的逻辑:如果我欠你一千美元,这是我的问题。但如果我欠你一万亿美元,那就是我们的问题了。而实质上,美国的逻辑是:如果我欠你一千美元,这是你的问题;如果我欠你一万亿美元,还是你的问题。
《泰晤士》惯于成为美国的帮腔人,在一篇专栏中提到,中国向美国50年历史的全球经济主导地位发出挑战。这将被视为中国意图充分利用经济衰退横扫西方所造成的经济实力大转移。重提了“肌肉炫耀”这一粗俗比喻。
也许是为了回应周小川的建议,也许是为了打消世人的疑虑,也许美国人的承诺需要一再重复,紧接着,奥巴马又在白宫记者会上为美元辩护,称美元异常坚挺,尽管美国正处于艰难时期,但仍然深得投资者信任。因此,没必要设立新的全球货币。奥巴马这番表态,立即引来美国媒体的欢呼。《华盛顿时》说,奥巴马的讲话是一篇“为全球撰写的社论”,试图保住美国的领导地位。而香港《南华早》援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的观点,认为从长远来说,中国提出的超主权储备货币是个好建议。
要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就必须重建世界货币新秩序,在伦敦G20峰会召开之即,“货币战争”还会持续。而英国《经济学家》则提出了另一命题:在新世界秩序中,中国如何看世界,世界又如何看中国。文章说,如今的地缘政治是两极事务,只有美国和中国够得上分量。这样,在伦敦召开的不是G20会议,而是G2峰会。这不仅令刚刚摆脱布什单极政治的欧洲人担心,而且令日本人感到恐慌,因为日本长期对他们的亚洲对手持有偏执态度。而实质上,中国正处于一个比许多西方人想象中更加危险的境地。世界不是两极,而且可能永远不会变成那样——西方和中国自身都需要为此而调整。G20是一个机会,给予中国比在G7和G8这些小俱乐部中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全球决策权。
持同样看法的还有印度人,加雅达瓦·雷拉达在《印度时》撰文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将给全球地缘政治局面带来重大变化。尽管美国的实力或势力投射能力不会减少,仍是主要的世界大国,但其他势力中心会凸显,中国将是这些新的中心之一。似乎深谙“危中有机”的哲理,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机会敲门”。
机会当前,如何保障国家利益呢?郑永年先生在新加坡《联合早》上的专栏文章,就提出了中国如何在G20定位国家利益的问题。提出,中国要“一脚在亚洲,一脚在西方。”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首先应当是亚洲强国。
有关强国话题,几位合作炮制的“不高兴”,最多算是小插曲。美国《时代周刊》率先评论,《中国不高兴》是1996年作品《中国可以说不》的一部后续之作。当年那本民族主义畅销书抱怨西方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影响。13年后,们列出许多例子,以说明外国仍然蔑视中央王国。BBC则担忧,《中国不高兴》会不会使民族主义升级。其实,这种担忧完全没必要。别以为书中充斥着诸如“撕破西方的面纱”、“西方人的自以为是,是被我们惯出来的”及“不能任由美国绑架世界”等字眼,就可以重现《中国可以说不》的昔日辉煌。时过境迁,当今中国社会很少有人很傻地以为,口水战能成就民族主义,“不高兴”就表示爱国。因为,一个强国的表情,不是愤怒,不是生气,不是“不高兴”,而是微笑,自信地微笑。顺便说一句,民族主义是一个多好的词,它总是被各色人等有意或无意地污名化。
联合国成立国际货币 取代美元独大地位
联合 2009-03-25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提葛里兹和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余永定等专家学者,在联合国邀集下组成独立委员会,订26日发表告,呼吁另立新的全球准备货币,取代目前美元独大的地位,解决单一准备货币带来的问题。
根据这份告的纲要,专家认为美元目前在全球货币系统中的独霸地位,导致全球失衡。若要解决此问题,就是成立一个“新的全球准备系统”。此系统可以是扩大特别提款权(SDR),也可以由国际货币基金(IMF)来成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
专家表示,单一国家准备系统的危害众所皆知,美国不断累积债务,打击市场信心和稳定。不过他们也认为,就算实施两、三个国家准备系统,一样也不稳定;目前似有朝此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次大战后美元就一直是全球的准备货币。原油等主要商品以美元计价,全球企业也以美元往来,主要工业国家的央行偏好以美元作为对抗危机的准备货币。然而,由于美国大量增加美元供给以处理金融风暴,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值锐减,美国几个最大债权国对资产价值剧贬颇有微词。
联合国专家小组指出,新的全球准备系统可行,不会出现通货膨胀,而且容易实施,甚至能减轻因贸易失衡造成的问题。
20国集团(G20)高峰会议订下周在伦敦开会,由于中国和俄国等新兴国家纷纷表达对美元的不满,新的准备货币系统势必成为会议焦点之一。俄罗斯上周表示,将在下周的G20峰会上提案成立一个新的全球准备货币。该国并表示已得到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韩等国的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行长周小川23日也发表专文,建议国际社会创造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他也特别提议IMF于1965年创设的SDR,可担任此角色。
IMF表示,建议成立单一全球货币的呼声愈来愈大,凸显全球对金融体系稳定的疑虑。但美元的地位不可能在一夕间瓦解。许多经济学家比喻,美元就像微软的视窗作业系统,虽饱受争议,但由于使用范围太广,一时仍难以取代。
储备货币美元让位 奥巴马:没必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3日呼吁,以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取代美元作为国际间通用货币。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主席柏南克和财政部长盖纳不约而同表示反对。
奥巴马总统24日晚在白宫的电视记者会上对此表示:“我不认为有新设全球货币的需要。”柏南克和财长盖纳24日亦在国会中表示,他们不会让美元作为国际通用货币的地位受到挑战。奥巴马表示,目前美元非常强大,这是对美国经济展望有足够的信心,因为投资人认为政治最稳定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
一位国会议员在听证会上问道:“中国建议,不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你们会明确拒绝此想法吗?”盖纳立即答道:“我肯定拒绝。”该国会议员又向柏南克问道:“主席呢?”柏南克答道:“我也拒绝接受。”
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执行委员艾穆尼亚(Joaquin Almunia)说:“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在国际经济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我不预期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会有任何结构上的变更。”
艾穆尼亚说:“我认为大家都同意周小川的想法,就是要加强国际货币基金(IMF)的角色。但大家也同意,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IMF:中国新提案需严肃看待
中国提议以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取代美元,尽管美国官方一致反对,但国际货币基金(IMF)第一副总裁李普斯基表示,虽然这个构想短期内不易实现,却是一个必须严肃看待的想法,值得各界认真研究。
李普斯基表示,周小川的提议反映中共官方对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性的严重关切,“这很重要,不仅因为中国地位独特,也因为中共央行行长表达的方式非常有节制。”
IMF表示,建议成立单一全球货币的呼声愈来愈大,凸显全球对金融体系稳定的疑虑。但美元的地位不可能在一夕间瓦解。许多经济学家比喻,美元就像微软的视窗作业系统,虽饱受争议,但由于使用范围太广,一时仍难以取代。
20国集团(G20)高峰会议订下周在伦敦举行,由于中共和俄国等新兴国家纷纷表达对美元的不满,新的储备货币系统势必成为会议焦点之一。
专家表示,美国不断累积债务,打击市场信心和稳定。不过他们也认为,就算实施两、三个国家储备系统,一样也不稳定;目前似有朝此方向发展的趋势。
债务如山 美元还能强劲?
北京挑战美元地位,倡议以“超主权准备货币”取代美元;欧巴马总统24日在记者会斩钉截铁说,“无此必要”,强调美元此刻“非常强劲”。
温家宝总理自“二会”后,已二度对美金融风暴危及中国利益表示关切,央行行长周小川提议以IMF“特别提款权”(SDR)取代美元地位,以“不受个别国家政策影响”,适足反映北京的忧虑;拥有二万亿美元外汇及七千亿美债的中国,对奥巴马政府动辄以千亿、上兆美元“印钞票”式救市大手笔,很难不坐立难安。
理论上货币反映一国实力,奥巴马政府继承前政府逾一万亿美元赤字又大胆提出三点六万亿美元预算,欲将美国改头换面,却又碰上70年来最坏的经济衰退,被迫投入救市纾困款已达数兆元;奥巴马政府评估未来十年赤字达七万亿元,国会估计逾九万亿元;这些创美国开国纪录的如山债务,如何使美元 “始终”保持“非常强劲”?
联准会主席柏南基与财政部长盖特纳同日在国会作证时也强力捍卫美元,同声“坚定拒绝”周小川提议;作为金融权威官员,他们是将美国利益超越对专业的认知。
美元地位可能一时难取代,但并不意味永不动摇。北京与莫斯科在G20峰会前不约而同提出以SDR取代美元,有其深意。
信:G20峰会将硝烟四起
中评社香港3月26日电/香港《信财经新闻》今天社评说,现今之世美元独大,全球货币体系能否推倒重来?对于中国提出以创立新的全球货币形式取代美元的建议,到底是中国在下月召开G20会议前的心战战术,还是一个认真的建议?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接连在三月二十二及二十四日在人行网站发表文章,第一篇名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第二篇是〈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都是冲着美国而来;第一篇提出“超主权的储备货币”,建议以国际货币基金会(IMF)为平台的特别提款权(SDR)方案,作为取代主权货币的方法,说白了,其实是要取代美元的主导地位。
此话一出,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即在昨天公开对“创立新的全球货币”构想表示怀疑,强调此议没有必要;很明显,如果创立新的全球货币成功,各国毋须再以美元为交易及储备货币,美元还可以通行全世界,印多少便卖多少吗?过去尝试另建货币体系的有欧洲国家的欧罗,但欧罗至今仍然是区域性的硬货币,对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毫无威胁;伊朗等少数反美的产油国也曾经建议改用其他货币作油价结算,但响应者寥寥可数,并没有引起多大注意。
现在中国主动出击,提出建立一种全球而非区域性的“新货币”,而且附上具体建议,在当前各国饱受美国金融机构“劫持”而苦不堪言、美元泛滥但又不得不继续“储备”,都有敢怒不敢言或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况,中国主动带头在这个问题上高调发言,确有为不少国家吐了一口乌气的贡献,难怪奥巴马要立即表态反对中国的建议。
社评指,除了倡议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对抗美国联储局开机印钞之外,周小川在第二篇文章中也是有所为而来;文章目的在反驳中国过度储蓄论--美国部分分析认为目前金融海啸的根源是全球不平衡,即中国储蓄过多,“引发”了美国可以轻易吸收大量廉价资金因而过度消费;换言之,中国是间接造成金融海啸的祸首!这种分析在西方金融界颇为受落。
而据周小川的文章指出,美国低储蓄现象始于九十年代中后期,东南亚国家储蓄率提高则在九七金融风暴之后,中国储蓄率上升更是二○○二年后的事,两者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中国在下月的G20会议跟美国“平起平坐”,是拯救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力成员,周小川借会前发炮,相信在会议上可引起热烈反应;会议未开,大国暗中较量已经揭幕。
社评谓,中国突然在挑战美元地位的问题上主动出击,相信是受到联储局三月十八日宣布动用三千亿美元购买美元长债的决定刺激,这种开机印钞的量化宽松政策极有可能令美元大幅贬值,等于“吃掉”了中国大笔外汇储备的价值;形势格禁,中国不得不继续购买美债,“支持”美国的拯救经济计划,但面对无法预测的美元贬值风险,中国是买(美元资产)还是不买,确是个非常头痛的难题。
中国截至去年底拥有外汇储备一点九五万亿美元,超过六成五为美元资产,美元一旦大贬,对中国造成的损害极深。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在本周一的记者会上,仍然声称“中国会继续投资美国国债”,但会同时高度关注美国国债资产价值的波动,及加强对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监督;话虽如此,对美国的货币政策,中国可以施加什么影响力?以目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来说,中国唯一可以规避风险的方法只是减少或停购美债,但既然人行高层有言在先,中国将会继续成为美债的买家。
IMF在一九六九年创设的SDR曾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内在风险为目标,但很快便无声无息,中国现在积极争取在捐款之余扩大在IMF的话事权,其中一个原因应是借此机会重新启动SDR计划,作为落实取代美元的行动方案,至于事态进展,就要留待稍后G20会议提供答案了。
核子猎潜艇:中美“战争”即将上演,鹿死谁手?
新闻链接: 中国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发表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即“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23日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广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并创造一个“超主权的储备货币”。
巴西观点:巴西总统卢拉26日表示,中国提出的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有效且恰当”,他认为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都会同意这一观点。
在当天与来访的英国首相布朗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卢拉透露,他会在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前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交换意见。他说:“我对中国的建议还没有深刻的了解,我与胡锦涛主席在伦敦举行双边会晤时肯定会讨论这一建议。”
美国观点: 美国总统奥巴马回应说,没有必要创造全球储备货币。
针对中国与俄罗斯所提出的通过国际货币基金成立一个与特别提款权相连系的外汇准备货币制度,盖特纳星期三表示,他还没有看到相关的提议,不过他对此建议持相当开放态度。此发言引发市场认为盖特纳是暗示容忍美元走弱,受此影响美元一时重挫。汇市交易员认为这番言论等于支持周小川的建议,他说完这句后的10分钟内,美元兑欧元急挫最多1.3%。论坛主持人当时留意到盖特纳这句说话影响重大,稍后请他澄清。他似乎收回之前的言论:“美元仍然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我认为会维持一段长时间。”
显示周小川建议有道理
Global Forex Trading的Kathy Lien表示,盖特纳看似自相矛盾的言论,并非显示美国“全盘接受中国的建议,而是显示建议有道理”。她说这对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非常重要,称:“唯一的问题是,究竟这是否新任美国财长的外行错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观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日前表示,对中国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提议进行讨论“绝对正当”,未来几个就有可能进行。
联合国:联合国专家小组指出,新的全球准备系统可行,不会出现通货膨胀,而且容易实施,甚至能减轻因贸易失衡造成的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提葛里兹和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余永定等专家学者,在联合国邀集下组成独立委员会,订26日发表告,呼吁另立新的全球准备货币,取代目前美元独大的地位,解决单一准备货币带来的问题。
索罗斯:此次峰会是“成败关键”
美国知名投资者乔治·索罗斯25日表示,即将于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是“全球市场成败的关键”。G20峰会必须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以防止这些国家出现更多市场动荡。
俄罗斯观点:俄罗斯官员上周表示,将在定于4月2日举行的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上提议,采用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俄方还表示,这一提议已获得巴西、印度、韩国和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支持。
英国观点: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经济问题专家瓦妮莎·罗西:从较长远看,许多国家应该会欢迎有关采用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这项建议有助于缓解过去几年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压力。
欧盟观点: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阿尔穆尼亚24日表示:所有人都认为IMF应该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不过,目前并未发现美元作为一种主要储备货币所发挥的作用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现有的全球储备货币仍是美元,且将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澳大利亚观点: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24日在华盛顿表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仍无可争议。美联储前主席、奥巴马的高级经济顾问沃尔克25日表示,建议“不切实际”。
德国观点:德意志银行中国区经济学家马骏25日在一份告中指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想法可能是导致全球货币体系在未来几十年发生最深入的改革之一,值得认真考虑。而从长远来看,可能有助于结束中美之间巨大的双边失衡。这个想法的实施面临巨大的技术性障碍。不过,可能会慢慢获得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持。
苏格兰观点: 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辛芬德费尔认为:周小川的观点显示,中国央行正在更加积极地推进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此前,中国已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达成货币互换协议。
核子猎潜艇评论:这次中国大局反击美国、从美元开始动手。时机很成熟、准备很扎实。出手很稳但很凌厉,美国颇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中国集全局优势为一点破其“金钟罩”攻击其基础,不与其在招数上纠缠。美国只有拉上欧盟日本才可以与中国联盟一搏。
这次博弈两大结局,不管哪种结果中国都会全赢。对美国最坏的结果就是推翻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退出世界货币,建立新型的世界货币体系代替美元。美国因为美元走弱彻底开始衰败。即使经济复苏也不可能再有以往的巅峰。
在一种情况就是以西方为主的政治联盟力挺美元不倒,但要同样付出沉重代价。美国,欧盟,日本同时让出世界金融决策权份额让利给新型体国家。中国由于经济份额原因,增加了参与制定国际游戏规则的权利。
核子猎潜艇评论:
中美最大“战争”即将开幕,请你也参与讨论最后的结果?
周小川写给伯南克的信:美元该让贤了
星岛环球网 2009-03-25
“伯南克请坐,如果要我买美国国债,请考虑改变对人民币一直以来的不公平待遇。人民币应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IMF需要改革、人民币的版图不应该这么狭小。”
如果在4月2日G20峰会之前给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写信,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可能会这么写。3月23日周小川在央行网站上高调地发表了《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虽然没有提到美元,但强调特别提款权意味着希望不堪重负的美元让贤。24日,香港特首曾荫权也首次表示,考虑港元与美元脱钩。
梳理一下中美两国财金高层对于美元以及金融危机起源的争论,可以发现,中国已经向美国传递了明确的信号:中国准备抛弃美元了。
美联储18日决定购买1万亿的债券,这意味着中国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面临大失血的风险。美联储赤膊上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23日说,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行债券,中国会积极考虑购买。这暗示中国财金当局已将外汇储备多元化提上日程。央行:如果IMF发债券 中国会积极考虑购买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3日也在央行网站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这向美国传达出明确信号:中国将逐步减少美元的储备,但不会释出目前所持的美元资产。周小川暗示要脱离美元控制
《泰晤士》对此评论说,这是一种种肌肉炫耀式的行动。中国向美国具有五十年历史的全球经济主导地位发出挑战,将被视为中国意图充分利用经济衰退横扫西方所造成的经济实力大转移。中国挑战美元 炫耀经济实力
周小川24日在央行网站上再次发表署名文章《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表示美国低储蓄率与中国高储蓄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中国为了抵抗金融危机,并没有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政策,且为此付出了代价,经济恢复一直较慢,但这对阻止当时危机蔓延是有贡献的。 周小川:不能仅靠调汇率来调整储蓄率
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与财政部长盖特纳则断然回绝了周小川要求取消以美元做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呼吁。
分析认为,中国央行行长连续两天发表署名文章,政治用意十分明显。因中国经济在本轮全球危机中表现抗跌,国际社会对中国经验和来自中国的声音越来越重视,预计周小川的上述两篇文章及主要观点,将在G20会议期间引发讨论,进而对未来全球经济金融秩序改善起到助推作用。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