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3年“饿死”人的问题
一、我亲自经历的
1. 我家乡“非正常死人”是1960年春天。主要是老人和病人。也有胃口非常好的中年人。
1959年秋收之后,大部分粮食被国家收走了。当时说是苏联逼债,许多年以后才知道,我们四川的人民,自己“低标准、瓜菜代”,粮食调给了外省,“做出了特殊贡献”。
上面派来检查团。“积极上进”的干部布置,在仓库里面堆些稻草,然后,面上倒上稻谷,说明生产队粮食还有很多。
所以,1960年春天,有人“饿死”。
大米大部分给了国家,糠留给集体,糠是用来喂猪的。一般人“低标准、瓜菜代”,可以过;有的人胃口大,吃不饱就搞来“糠面面”吃。“糠面面”,其实营养很丰富的,但是,必须搭配适量。我87岁的岳母说,当年死的人不是饿死,是吃糠拉不出来涨死的。这话有道理,但可能有些片面。因为我知道,我的爷爷,1960年春天去世,享年72岁,他是因为饥荒把身体拖虚弱了,没有扛过来的。我的外婆,也是这样的。说饿死,不准确,说“非正常死亡”比较确切。
有了教训,从1960年小春麦收之前开始,农民就“偷收”;麦收时也“偷”;到秋收时,也是先“偷收”,甚至没有怎么成熟就开始“偷”,产量当然不高。怎么“偷”?这里不说了。为什么我用“偷”?因为我不认为是偷,而是农民对“共产风”的抵抗。
——所以说,因为有了“经验教训”,1960年小春麦收之后,就基本上没有“非正常死亡”了。
国家仓库里面有粮食,就在我们生产队范围内,没有“保安”看守,但是,没有人去偷,更没有人去抢。
2. 我们学校的同学没有“非正常死亡”的。
二、听见的
我读书、工作几十年,接触过全国各地的人,说“饿死过人”的,省外只有河南。而且我给人说“饿死人”时,许多人将信将疑,以为我吓唬人。不过,那是30年前。现在,许多人半信半疑的是“饿死几千万”。
当然,我相信,别的地方也会有人“非正常死亡”。只是我没有接触到而已。比如,刘少奇同志最早“发现”的那个“人民公社典型”——河北徐水,不知道“非正常死亡”多少人?
三、说我手里的资料
我手里一本书《核路话邮》,是我认识的两个老同志写的,里面讲到他们亲自经历的有关内容如下:
我国第一个原子能联合企业,1958年在戈壁滩大沙漠开始建设。1960、1961年最困难,每人每月20斤口粮,3万人,副食少,没有野菜、树皮可以采摘,所以,曾经有近7000人浮肿(注:这个数据可能为了取得支援而有所夸大)。单位组织人到祁连山、野马滩打野兔等。东北调来黄豆,甘肃支援粮食,国务院安排从各地调来杂粮,还通过各种关系,从许多地方调进奶粉、饼干、肉类等副食品。没有人是“非正常死亡”的。就这样,有些人请假回家也就不回单位了,加上动员“下放”回家的,总共有约5000人回到农村老家。也就是说,全国各地农村,许多地方比那个在大沙漠的企业要好!
综上所述,我认为,四川、河南的农民“非正常死亡”人数比较多,别的地方少,甚至没有,应该是真实的。河南,是因为领导要急切地出政绩;四川,是因为领导“舍己救人”。
到底死亡多少,我没有研究过,不应该说;但是,可以说,什么“饿死2000万”,肯定是恶意夸大,信口雌黄;至于7000万,无疑是别有用心、恶毒攻击了。
“非正常死亡”并不就一定是“饿死”!只要有野菜、树皮什么的,充其量就是浮肿吧,怎么轻易就饿死了?现在城市里面没有野菜、树皮,但有垃圾桶,所以,“非正常死亡”的也只是“冻死骨”之类,而不是饿死吧?工人矿难不见天日“绝食”,还坚持了多少天活着被救出来?请“精英”回答!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