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金融危机中国生产过剩

2025-02-28 学习 评论 阅读
  

  美国金融危机 中国生产过剩  

  

  《“金融艾滋病:世界金融与经济秩序危机”》、《知识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是不完全生产》,虽然不是为这次金融危写的,但是也基本上说明这次危机的根源。进一步的阐述,需要了解研究这次金融危机,以及各方面、特别是经济学家的认识。  

  

  美国发端的危机,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是金融危机,有一些左翼朋友不同意这个认识,他们认为是生产过剩。清楚危机的性质很要紧,它决定正确的应对,如果判断错了,就可能火上浇油。  

  

  我认为,美国发生的危机是金融危机,不是生产过剩。美国发行金融债卷和金融衍生品太多太烂,而物质生产发展又停顿了,造成了大量的虚假的价值,是实有商品价值的很多倍,美国生产的商品总价值远不能使虚假的价值获得实现可能,虚假的价值不能变现;生产的商品的总利润也远不能支撑金融资本的市场价格,金融总资本中将有很大部分的价值接近为零;美元商品和其他金融商品的价值不匹配,从而造成流通不足。由此发生了金融危机。许多经济学家正确认识到美国发生的危机是金融危机,但是他们进一步分析,则不尽正确。  

  

  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这场金融危机的远(期原)因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加快,同时伴随着管制的放松,监管相对滞后”,是对的,但是说“近因是9·11事件后,美国提高了国防和安全开支,美国的财政扩张政策导致货币增发,金融体系可以动员的资金就多了”,就值得商榷。美国增发货币,是延缓了金融危机的发展,不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当然,不可能解决金融危机,相反地,这种注射吗啡的办法,只能不断地加大注射量。所以,美国金融危机的“近因”,不是美国增发货币,使金融体系可以动员的资金就多了。增发货币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它只是增加了金融危机的烈度,必需要有更多的货币,才能暂时缓解这次金融危机,所以,现在美元不是表现为多了,而是表现为不够。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这样严重的金融危机中,美元还如此坚挺的解释,也就是,美国为什么要开动印钞机的原因。  

  

  资本主义必然要产生生产过剩,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这个规律总的没有改变,但是,它的具体表现变了。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际分工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所谓“头脑国家”主要从事知识产品生产和服务,即所谓“微笑曲线”的两端,把中间的物质生产转移的国外的所谓“四肢国家”或“躯干国家”,结果就是,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同时存在,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它出现在“躯干国家”,必须依赖于出口;而另一方面,发达的“头脑国家”的物质产品生产,却是不足。理论必须同实际结合,不结合就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美国的经济转变为所谓“后工业经济”,美国制造业已经转移到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并靠这些国家的生产来满足美国的需要。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商品不能出口,就形成生产过剩。现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适当,我们要用世界经济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只讲美国,不看中国,或者只讲中国,不看美国。许多人以“中国制造”沾沾自喜,没有埋头看看,“中国制造”立足在什么地方,看不到它的依附性质。我多次强调要分析。这里我提出一个观点,不阐述:商品输出,可以是帝国主义国家,也可以是殖民地国家。  

  

  我们的领导人应对危机是出手早,出手狠,但是出手准就得打问号。首先,要把概念搞清楚:是金融危机还是生产过剩?哪些生产过剩?我们一定要坚持唯物辩证观,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决不要从固有的观念出发。毛泽东几次提出要读书。领导者自己要多读几本马克思主义的书,不要只听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里的东西,靠几个智囊团出主意。  

  

  我再重复说,“我一个平民,只能从网络上了解一些大概,具体的情况知道得很少”,但是我相信对于许多问题,总的认识基本正确,有三年的博客可证。我自信,2008年1月25日,我在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和《》上,发表的《辩证地对待危机》,是应对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的纲。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美国   金融危机   生产   危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