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温总理和奥巴马惊人的共同语言

2025-02-28 学习 评论 阅读
  

  温总理和奥巴马惊人的共同语言

  奥巴马于2009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并发表就职演说,全球瞩目,我认真研读了其演说内容并做了翻译及点评。  

  温总理几天之后出访欧洲,并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长篇演讲,也引起全球关注。我认真聆听并发现他的一些经济观点和奥巴马不约而同不谋而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具体分析比较如下:  

  一, 全球经济危机打击之下,温总理和奥巴马都强调信心和希望的宝贵。温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信心比黄金更加宝贵”,“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总体上还是好的”;虽然“此次危机还尚未见底”,但只要合作应对就可以共渡难关,而中国的潜力是无限的,前景是光明的。奥巴马虽然承认美国面临危机,但“美国的实力完好无损”,也不断强调用信心和希望,努力“变革”,“重塑美国”。  

  二,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温总理和奥巴马的经济举措也是大同小异。温总理宣布为期2年的4万亿的投资计划以扩大内需,主要投向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并辅以大规模减税计划和一系列金融举措,要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鼓励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看来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余地很大,决策和措施是果断有力的。相比之下,奥巴马难免捉襟见肘,但也及时提出大规模的财政计划以应对危机,也要搞“造桥铺路、铺设电力和电子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强调要重视科技创新和基础教育,促进就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并更好地造福人民。  

  三, 作为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反省和思考,奥巴马无意地或者是无奈之下向中国特色路线靠拢,所以奥巴马和温总理也多了不少共同语言。在对奥巴马就职演说作评时,我就感慨道:奥巴马关于市场机制和政府功能的阐述几乎是直接来自温总理的政府工作告。对于经济机制,温总理阐述了三点:绝对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是不可取的,而市场也不是万能的,放任的自由市场更加危险和不公,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不能放任虚拟金融工具攫取高额利益,并要处理好储蓄和消费的关系;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需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操和伦理准则,要强调和承担社会责任,不能见利忘义,损害公共利益,丧失道德底线,“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理论需要进行深刻反思”,“经济学说应该公正和诚信,平等地促进所有人,包括最弱势人群的福祉”,“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真的迫切需要转换思维改弦更张,要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和推进改革开放,要真心诚意地关切民生,大力促进社会财富的有效运用和公平分配;而中国现有的大帮食洋不化、无视国情民情的经济专家们真的需要认真反省和洗脑,不要走到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等人类共同的历史潮流的对立面,与广大人民为敌。而奥巴马在演说中抨击了少数华尔街金融大鳄的贪婪无耻和不负责任,也批评了美国普通民众寅吃卯粮不思未来;奥巴马一反“陈腐的政治观点”,强调“大政府”与市场经济并无矛盾,一个以民为本、尽职尽责、透明运作,为民众做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服务的“有效”政府才能取得人民的信赖;奥巴马虽然认可“市场滋生财富的强大力量”,但也同样认为“市场如果缺乏监管就会失控”,同时强调“如果国家只有利于富人,国家就无法长久富有”,“经济成就从来就不仅仅是基于GDP的规模,而是财富分配的广度,并拓展追求财富通向共同富裕的机会和途径”。

  当然,中国和美国有太多不同,温总理在此次剑桥演讲中,也重申了一些和奥巴马绝然不同的政治观点。比如,温总理强调中国“和为贵”的历史传统和“协和万邦”的传统政治价值理念,并重申中国绝不会“国强必霸”。而奥巴马依旧坚持美国要领导全球,并极力维持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只不过是手法上或许稍有改变,即所谓的“智慧实力”的实用主义外交理念。大致推测一下,美国将依旧以其超强军事实力做最重要的资本并将其重新调配,比如奥巴马承诺尽快从伊拉克撤军而转向阿富汗以“巩固和平和民主”,依旧坚定支持以色列,暂时软化在东欧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立场等。美国的金融和经济实力表面上暂时受损,这方面的影响力将减弱,所以美国将更多的利用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文化、宗教的强大软实力对世界施加影响。  

  

  

  

  (清溪照影 2009年2月4日于武汉)  

  

  ©天在清溪底,人在行云里。非商业性转载,请全文转载并署名。商业性使用,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标签:奥巴马   总理   中国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