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学者提出共同主权论思路解决中日钓鱼岛争端

2025-02-28 学习 评论 阅读
  

  转帖者按:

  

  从前是“搁置争议”,后来又“共同开发”,然后是“韬光养晦”,今天又来个“主权共享”,卖国贼的思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据说,这篇汉奸文的是刘建平,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刘建平,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中日关系及中国政治与外交,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等多种学术刊物发表专题论文50余篇,有论著《新中国的原点》和译著《日本新保守主义》、《日本人的战争观》出版。

  

  我认为,这位副教授不应姓刘,应该改姓汪。他的爷爷姓汪,名叫汪精卫……

  

  学者提出共同主权论思路解决中日钓鱼岛争端  

  

  2010-10-12 12:17:50 : 环球时-环球网(北京) 跟贴 837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对于中国而言,“钓鱼岛共同主权论”当然不能满足“自古以来”的强烈要求,中国可以不对“钓鱼岛共同主权论”表示态度,但应该立即推动日本政府采纳设置“钓鱼岛问题共同研究委员会”的建议。  

  

                                

  环球时-环球网10月12日道从这次“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的处理过程和后续反应来看,东亚政治依然存在着强大的美国、俄罗斯因素,领土问题牵涉到战后冷战政治最深层的中枢神经,中日两国的外交都为此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已经付出或将继续付出经济的、政治的、国内威信的和国际尊严的代价。很显然,祛除这种痛苦的唯一选择是中日两国自主地找到一种切割多边关系条件下的钓鱼岛争端解决途径。在日本学术界和政界,除了那种极端民族中心主义的强权论者外,还存在着两种思路:一是回归自民党政权时代坚持“实效控制”,但给中国保留政治解释余地的“非外交问题化”传统,二是摸索摆脱国家间权力政治之“超国家框架”的“共同主权论”。毋庸置疑,前者仍甘于日本的“实效控制”而不惜中日关系继续“周期性恶化”,无须再论;但后者则承认中日之间存在着领土问题,以其把钓鱼岛海域定为某种“政治特区”、 设置讨论和解决钓鱼岛争端的“专门委员会”等否定顽固日本主权论的建议,提示了新的中日关系价值共识可能。  

  

  对于中国而言,“钓鱼岛共同主权论”当然不能满足“自古以来”的强烈要求,但它正面否定了日本“实效控制”的合法性;尤其作为讨论问题和解决争端机制的“专门委员会”,应该说是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约束下的唯一理性选择。在国际政治交涉中,一方不能指望或坐等对方设置的议程完全符合自己的愿望,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提出供对方思考的议程,来推动交涉达致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中国可以不对“钓鱼岛共同主权论”表示态度,但应该立即推动日本政府采纳设置“钓鱼岛问题共同研究委员会”的建议。  

  

  这个由两国政府共同授予超国家权威的委员会,既可以通过全面收集、系统整理、共同研究中日双方要求钓鱼岛主权的历史文献来寻求事实确凿、公平合理的结论,从而打破各自主张、互相对抗的“聋子喊话”僵局,求而不得时则可以根据求同存异、均衡得失的原则研究共同管理、共同开发的法律规范。  

  

  也就是说,避免误入传统的国家间强权冲突死胡同,而选择人民和平权利高于主权战争冲动的新世界政治文明。中日两国既然结有宣誓“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的和平友好条约,就必须找到具体解决争端的路径。相反,如果发生武力冲突而使和平友好条约被撕为废纸,这将是再次被欧美民族蔑视的东亚政治文明史上的耻辱,也可能再次招致欧美军事力量的介入而造成更大的战争灾难。  

  

  当然,从日本方面近日来竟发生几十名国会议员签名要求政府加强对钓鱼岛武力控制、认为释放中国船长“相当于三国干涉之国难”而发誓“卧薪尝胆”的抗议来看,设置“钓鱼岛问题共同研究委员会”有着很大的政治困难。所谓“三国干涉”,是指1895年中国甲午战败、缔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于日本,俄、法、德三国不满日本从中国攫取如此巨大利益而共同干涉,最终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的政治家群体还抱有如此恶劣的帝国主义历史观和殖民主义价值观,更证明了钓鱼岛问题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由日本倡议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没有在日本国内充分发挥历史教育效能;但必须肯定寻求共同解决争端而避免相互对抗、相互指责甚至相互谩骂的路径探索。中日两国有识之士继续在钓鱼岛问题上推动“共同研究”事业,不仅有益于钓鱼岛问题的解决,为东海的合理划界或合作开发创造条件,也将提供一次活生生的历史教育机会,当然更是在两国培育地区主义精神的机会。(是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学者)  

  

  (本文:环球时-环球网 )     

   下面这位专家也挺有意思的,日本既没有道歉也没有赔偿,这小子就认为中日又可以友好了,钓鱼岛上的事情可以揭过去了…… 

    

  专家称中日高层接触预示钓鱼岛事件开始缓和  

  

  2010-10-12 10:00:11 : 新京(北京) 跟贴 561 条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1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与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进行了简短交谈。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问题专家时永明分析认为双方高层的两次接触说明了中日双方不希望钓鱼岛事件继续紧张下去,表明事态正在进入缓和阶段。  

  

                                

  新京10月12日道 综合新华社电,11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上将与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进行了简短交谈。  

  

  中日关系  

  

  希望中日关系尽早回正轨  

  

  梁光烈说,近期中日关系因日本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民和渔船事件受到严重伤害,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中方一向重视中日关系的发展,主张通过对话增进相互理解,通过协商解决彼此分歧,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希望日方相向而行,妥善处理敏感问题,使中日关系尽早回到正常轨道。  

  

  梁光烈表示,中方重视开展两国防务交流,希望双方不断加强互信,推动中日防务交流健康发展。  

  

  北泽俊美说,日中两国是友好邻邦,双方应冷静、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各领域特别是防务领域的交往,推动日中关系向前发展。  

  

  中美关系  

  

  对台军售影响两军关系  

  

  当天下午,梁光烈还会见了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梁光烈说,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积极合作全面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两军关系发展还存在一些障碍,特别是美售台武器等问题是阻碍两军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的重要原因。中方对发展两军关系一向是积极真诚的,希望双方共同努力,认真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这些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使中美两军关系跳出怪圈,沿着健康稳定的道路向前发展。  

  

  ■ 专家观点  

  

  “重新搁置钓鱼岛问题较难”  

  

  专家称高层接触预示钓鱼岛事件进入缓和阶段  

  

  在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中日政军高层在重大国际场合进行了高级别接触。此前,在10月4日至5日亚欧首脑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首先与日本首相菅直人进行了交谈。  

  

  撞船事件属日方外交失策  

  

  对于近期中日政军高层的接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问题专家时永明分析,撞船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日方在处理该事件时没有考虑两国关系大局,破坏了两国30多年来在钓鱼岛问题上搁置争议的默契。这一事件发生属于日方的外交失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认为,在处理钓鱼岛撞船事件中,日本改变了以往对中国渔民在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周围捕鱼之前的驱扰政策,“开创了抓人的先例”。而且还通过不断给美国施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把美国人圈进了中日钓鱼岛问题的军事安全层面,这实际是菅直人政府组成人员的一次冒险甚至是赌博,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的坚决态度。  

  

  海上划界谈判需寻找时机  

  

  “双方高层的两次接触说明了中日双方不希望钓鱼岛事件继续紧张下去,表明事态正在进入缓和阶段。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已经表现出了诚意,未来的走向主要看日方的态度。”时永明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中日双方像以往一样重新搁置钓鱼岛问题较为困难,因为钓鱼岛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两国的民族情绪。中日双方应该在事态完全缓和后寻找时机启动中日海上划界谈判,共同开发钓鱼岛资源。  

  

  (本文:新京 :邢世伟 郭少峰 李晓伟)      

相关文章 卢麒元:打狗棍法钓鱼岛主权,我们寸土不让钓鱼岛争端将怎样演变港评:俄国强悍对日中国自惭形秽战略交锋:美国耍的就是“二杆子”大陆台湾联合保钓稳赚不赔,还可威慑南海纪念保钓运动40周年:70年代保钓运动的珍贵资产台湾70年代保钓运动始末俞力工:在台湾世新大学“保卫钓鱼岛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俄联手对付日本,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谁把“钓鱼岛主权”被炒成回锅肉的?
标签:钓鱼岛   中日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