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争执:华尔街是高油价元凶?
全球“通缉”高油价元凶
原载:中国经营 :林柏松
原编者按:当1800亿美元的游资在市场上扫荡的时候,除了美国政府,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些钱和日益高企的油价毫无关联。寻找油价幕后推手的调查已经展开,人们担心的是,如果油价泡沫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先行破裂,那么谁会为这场灾难买单呢?
当原油价格一路狂飙,突破139美元高位时,谁该为此负责?
一项由国际货币经济组织(IMF)和国际能源机构组织(IEA)的调查即将展开,以了解近期石油和初级产品价格高涨背后的实际经济因素与金融因素,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金融市场投机是否操纵了此轮高涨的石油价格。
G8会议剑指投机
调查源于刚刚在日本青森市结束的G8会议以及中、印、韩三国的能源部长级会议。
6月7日,美、日、中、印、韩五国的能源部门负责人首先进行了协商。而就在前一天,纽约市场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39美元,石油价格成为最主要的议题。
在17日召开的中国核电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谈及了此次能源部长会议。
“在激烈的讨论中,中方认为,金融市场投机是导致油价高涨的重要原因,而全球从事原油期货交易的几家主要的交易所都在美国。但美国方面坚决不同意原油价格上涨存在金融炒作的因素。”张国宝说,中方当时态度强硬,对组织方日本提出,若美方不承认,中方拒绝在相关联合声明上签字。会议一时陷入僵局。
据张国宝透露,直到G8国家全体会议开始后,在英国的斡旋下,美国才松口,表示要对原油价格和金融炒作的关系进行深入的调查。“但是他们还是留了一手,建议涉及到的金融问题由参加G8的财政部长进行深入的讨论。”
尽管美国并未承认华尔街的投机导致原油价格高涨,但一项调查早已展开。5月2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宣布,正在对原油期货市场展开全面调查。同时该组织近日对外声称,投机交易占美国原油期货合约交易的70%。
CFTC透露,此次始于去年12月的调查涉及面很广,从原油运输、储存一直到期货交易的各个层面。而且,本次调查还不仅限于美国,CFTC试图借此机会加强对欧洲市场原油期货交易情况的监控。
除了原油现货,CFTC还在调查原油衍生品特别是原油期货的交易情况。CFTC执行部主任莫切克表示,该机构目前已在多个商品市场启动了约60起调查。
谁导致油价高涨?
“委员会公开披露本次调查行动实属破例,这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史无前例的市况。”CFTC说,以往CFTC的调查都是秘密进行的。
原油期货市场投机问题有多严重?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已经众说纷纭。
张国宝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国际上的石油需求,2007年比2006年增加0.8%,2006年比2005年增加3.2%,2005年比2004年增长1%。“需求增长其实并不迅猛,而供应也基本能够满足需求,按常理不应该造成油价如此高的上涨。”
“这几年石油供需虽然大体平衡,但其实是一种偏紧的平衡,其供应结构上并不合理,轻质原油供应较少较紧张,重质原油供应还算正常。”中石化一位研究石油经济的专家说。
另外,在该专家看来,在当前供需偏紧的情况下,很多国家一面给补贴,一面对成品油限价,并没有和国际油价接轨。由于本国的价格压力没有传导到终端消费者,需求并未减少,这种刚性需求就成为投机者的机会所在。
IEA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则明确指出,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和有限的石油勘探开发,为石油投机行为提供了土壤。
而在分析人士看来,在偏紧的平衡形势下,稍有风吹草动,石油价格就会有大的波动。这就给国际上的投机者带来了投机的机会。他们不断制造题材来买多石油期货,造成油价高涨。
“去年一年,新流入到原油期货市场上的钱为1800亿美元。原油期货市场的资金回率178%,而股票的国际市场回率为负。在高回的刺激下,2004年投资到原油期货的基金有4000只,而到了2007年投资到原油期货的基金有8500只。这8500只基金大多在美国本土。众所周知,在全球原油期货市场上,纽约、芝加哥、伦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人说,现在控制石油价格的已经不是欧佩克了,而是华尔街的资金大鳄们。他们操纵着投资到原油期货市场的各类资金、基金,随时准备着原油期货交易。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能够在期货市场上兴风作浪。”张国宝说。
调查可能徒劳
“我们正密切监控市场,并对重要的能源市场上任何可能的操纵行为进行深入调查。”CFTC委员奇尔顿说,正在为汽油支付高价的民众需要了解到这些信息。
然而,在业界人士看来,这种调查很有可能是做无用功。
美国近两年的立场很坚定,始终不承认金融炒作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反而把矛头指向欧佩克的石油产量。而欧佩克则正好相反,是坚定的金融炒作的反对者。双方的利益博弈所在可见一斑。
“油价高涨,对美国有利无害。表面上看,主要产油国是欧佩克等少数几个国家,但是事实上,美国几大石油公司控制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油价上涨这些公司获利甚至高于几大产油国。另外,在金融市场上,弱势美元高价石油,对美国是绝对的利好。因此,对于金融投机的调查,美国是否是敷衍,能有多大的调查力度,这很难判断。” 西南期货副总经理彭赞东对记者分析。
在他看来,即使是下工夫调查期货投机,IMF的调查也会很难,因为很难确定投机对原油期货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行为主要有两种:套期保值行为和投机行为。“按照正常的情况,IMF和IEA的调查,首先应该是确定期货交易参与者的身份。其次就是要确定交易行为是否属于投机,这个一般就很难确定。投机行为和保值行为是经常转化的,同一个交易者可能先作投机再作保值或者先作保值再作投机。保值的人为了对冲库存的风险经常会选择投机。你怎么判断究竟是投机还是投资呢?”彭赞东说。
当前的国际油价已经上涨到一个“非正常”水平。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是供给短缺,而不是美元疲软。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
一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带着政治和经济目的操控油价。
伊朗总统内贾德
高价石油助推“美元战车”
:中国经营 :岳来群
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油价每桶一度达到139.21美元,创下最高交易价、最高收盘价和最高单日上涨幅度的新纪录。高油价问题已引起一些国家的高度关注。6月7日在日本青森县举行的中、日、美、印、韩五国能源部长会议联合声明就表示:“油价异常违背消费国和生产国双方的利益。”
与油价攀高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元持续低迷。仅以欧元为例,6月16日纽约汇市1欧元兑换1.5489美元,3月20日兑换1.5444美元,1月30日兑换1.4861美元,而2007年11月30日兑换1.4636美元。美元对欧元持续贬值,对人民币等贬值更广为人知。美联储伯南克并不讳言,“美元贬值推高了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预期。”
为美国买单?
导致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复杂,但美国应该是主要因素。
目前,美国仍深陷次级债危机,且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仍很大。一年多来美国多方调控以刺激经济,解决次级债危机等。在利率方面,美联储连续大幅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5.25%降至3%;在税收方面,减税的初步计划得以落实,并考虑永久性的减税措施;在政策方面,通过了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然而努力的结果对经济振兴不尽如人意。1月30日,美国2007年四季度各项经济数据显示,0.6%的GDP增长率远低于2007年三季度的4.9%;虽然正式数据尚未出笼,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推测可能为0.1%左右甚或为零以至为负。而“努力”的另一突出结果却是美元不断贬值,驱赶了美元资产和投机资金。首先,由于国际原油市场容量大、流转快,大量美元资产为规避贬值风险而涌入原油市场,直接推高了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市场油价。据欧佩克资料,美元每贬值1%,将使得每桶原油上涨4美元。其次,国际原油涨价拉动世界原材料涨价,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中巨大的“美元需求”,美国得以输出美元,最终减缓乃至扭转美国经济颓势。一些国家货币升值的可能性较大,但防范措施也比较得力,离开美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投机资本难以染指,转而也进入国际原油、黄金等价格大幅度高企的资源型市场。投机资本导致了国际油价在高企中呈波段性的蹿升与下跌。如今的国际原油市场实质上就是以原油为载体的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
油价高企和美国国内近来通胀压力加剧,在一定程度上让美联储两难,在降息以挽救经济的时候颇为踌躇。即降息、贬值美元将加速油价冲高;不降息、不贬值美元则经济难以重振。虽然目前油价每桶高达135美元左右,且可能将持续高企,但美国等石油消费大国却少有实质性调控干预甚至是“蓄意”助力。近来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快速增加推高油价。美国有关部门声称将在今年9月前支出5.84亿美元购买原油用于战略石油储备,以保持原油储备高位库存。当油价处于低位时,美国原油储备需求对于市场的影响不明显,但当国际市场购买方心理日益脆弱时,任何增加的需求都会使市场更加风声鹤唳。美国决策人中占支配地位的观点是油价上涨不太可能损害美国经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弊小于利。因为美国进口原油的支出又一定比例地以红利等形式流回美国;其次,美元贬值,促进了美国出口;更为重要的是,美元贬值,使得某些国家(包括中国)的外汇储备等美元性资产缩水,间接为美国的经济疲软“埋单”。
低价资源成为历史
不仅仅是原油,目前国际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且原油、铁矿石、黄金及粮食等又相互推高,更使得资源产品板块价格整体高企。意图准确地预测未来国际市场油价是不可能的,但就世界范围而言,低价资源(包括低油价)已成历史,未来油价将可能继续高位徘徊,长时间、大幅度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即使跌幅较大,也是市场空、多双方博弈的结果,且原油进口大户的进口增量可轻易将价格拉回高位。
美联储、美财政部最新释放出将停止减息甚至升息信号以力挺美元强势,但最终结果取决于美国的经济面以及美国对于相关问题尺度的“拿捏”。升息固然可以坚挺美元,但将减少银行贷款,放缓经济增速。因此,短期内美元有可能升值,但就中、长期而言,则有继续贬值的空间;而油价仍有继续走高的很大可能。
为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