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宋宜昌:会不会是紧缩型萧条-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会不会是紧缩型萧条

  

  宋宜昌

  

  
虽然美国已经在金融灾变中苦熬了两年,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感受到金融和经济的冲击,恐怕还是今年9月份的事。可是这次冲击突然而凶险,几乎涉及到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

  

  这次大灾变与我记忆中的任何一次东西方经济危机都不一样:事先你一点儿感觉都没有,甚至全球经济正处在一片带通胀色彩的繁荣。大家不是不知道美国闹房地产信贷危机,但是美国人买不起房和中国人的生活就业有什么关系?甚至于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出,7月那每桶147美元的油价会跌到50美元左右。

  

  无论你管它叫什么,反正它是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北京的蔬菜、鸡蛋、猪肉的价格降了,大学生的工作难找了,高档酒楼越来越冷清,CCTV二频道连轴转地播“直击华尔街”专题节目。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声称要同全世界一起抗御金融危机。交易所的股票降,银行的利率跌。民众开始忙着倒腾自已那点可怜的财产,也不大清楚是不是能保值。所谓的专家们在媒体上教群众怎么样越冬,殊不知专家自已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类型的冬天呢。

  

  经济危机有多种类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的经济危机大多是通胀型和滞胀型的危机。其典型例子就是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后,由于石油价格暴涨,在西方引发的通胀和滞胀混合型经济危机。美国在1987年,1990年,2000年的经济萧条归于滞胀型。西欧北美因经历这类困境较多,处理起来也比较有经验。在这种危机中,降利率、降贴现率、下调汇率,采取供应学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都是常用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克林顿政府期间,美国民主党政治精英采取了一系列以救助培训扶持下层民众为主的民生主义方案,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克林顿不仅解消了严重的危机,而且连年实现政府财政黑字,还清了大量国债。美国今天的艰难境况,完全是小布什一手造成。

  

  日本在1990年后遇到的长期经济萧条,是一种通货紧缩型的经济危机。它经历的时间很长,民众忍受了很大的痛苦,政府采取了许多办法,大把的钱也花了,人也搞得疲惫不堪,可就是挣扎不出泥潭。

  

  本次全球大灾,从几个角度看,与日本的紧缩型危机(或者说通缩型危机)有些相象,起码到目前为止有点象。

  

  都是起源于房地产泡沫,都是股市先升后跌,都是银行因不良债券而破产,都是楼价下跌物价下跌员工失业造成市场萧条。不同的是:美国的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萧条,而日本经济停滞只限于本土四岛。由于日本周边诸国和全球经济未受影响,美国和中国的景气终于把日本从深渊里拉了出来,可那已经是十余年的光景了。

  

  目前世界经济一片阴云。原油、粮食、钢铁、有色金属、海运费用、航班机票、日用杂品、汽车、艺术品和古董、劳动力价格——但凡在今年7月贵的东西,包括商品和劳务,包括股票,有价证券和房地产,价格都一降再降。有趣的是:除了日元之外,几乎所有货币都在对美元贬值,而日元对美元却扶摇直上。

  

  这难道不验证了此次世界性紧缩和当年日本紧缩的相似性。

  

  通胀和滞胀型萧条,往往起因于物价上涨引发的生产能力过剩,一般金融体系并无根本性的破坏。健全的金融体系保障了繁荣的重新启动。这回大灾源于美国金融体系的溃烂。溃疡散播出大量病毒和细菌,首先越过大西洋,开始破坏欧洲各国的金融系统。欧洲金融系统遭灾后,实体经济立即开始紧缩,加上美国实体经济波浪式下行已经有两年,欧美的消费品市场——这个市场确实是大得惊人——开始了一波接一波的联合收缩。据《环球时》2008年11月24日导:今年以来,金融危机已使全球股市市值蒸发超过32万亿美元。

  

  欧美消费品市场的联合收缩,给新兴国家和大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行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它们的整个经济都处于动荡之中。

  

  虽然欧美国家拼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保住了骨干银行网,但全部金融行业损失极其惨重。在美国,商业银行资金量只占全国资金总量的22%左右,其余的是保险业,证券业,房地产业,养老基金,共同基金,教师基金,其它多种多样的基金(也包括对冲基金),还有极其庞大的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大学,各类研究机构,国家和私人资产,品牌和智力资产等等。据美国机构称,它们总共有160万亿美元。这么个天文数字般的资产总额已经有了大幅度的缩水。保守地估计也在20-30%左右。与此同时,欧洲总资产进行着平行缩水,差不多也接近那个数字吧。

  

  中国股民应该知道,当股市从6100点跌到1700点时,有多少资金从市场中蒸发了。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那是指地球运行的周期而言。中国股市曾有过六,七次大起大落,只要算一算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再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所要花费的时间,对这回全球大灾恢复和重建的时间过程就有些心理准备了。

  

  俄罗斯一家机构称,本次救市世界各国总共花了9万亿美元,排除各国政府和金融系统决策者们由于缺乏经验所犯的错误,这些资金的确有些少。

  

  如果这次全球大灾所拖延的时间超过预期,它所引发的一系列变故又是人类未曾经历过的,那么挺过灾难,寻求新路,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花费的时间,也许会超出今天一些评论家们的推测。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美国   危机   金融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