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设套人民币升值年内止步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美国设套 人民币升值年内止步

  

  2008年03月21日 《数字商业时代》

  

  
  撰文=谭雅玲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部高级分析师

  

  美元贬值并非简单短期行为或政策所为,而是美国政府更具长期综合性、前瞻性以及预见性的战略规划。

  

  当前国内外金融市场突出的焦点是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这背后的逻辑是,国际社会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和对我国经济预期乐观。

  

  但如果考量中美经济真实的基础后,就不难发现,这是被美国所释放的假象误导的一种错误逻辑。一种更为贴近事实的推断将与上述市场信心相反:年内美元将终止其跌势,而人民币将结束长达两年的单边升值势头。

  

  美元假衰

  

  美元贬值并不是一个新闻,从2002年以来,美元经历了3个不同阶段的贬值:第一次是2002-2004年,美元指数下跌15%左右;第二次2006-2007年美元指数下跌为20%左右,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是从1.36美元走低为1.47美元。第三次是2008年以来,截止目前下跌22%左右。

  

  毋庸置疑,最新的一波美元贬值,与美国次级债问题逐步演进所导致的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心直接相关。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数据能够清楚表明,美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衰退期,从整体上看,美国经济依然保持相对稳定。

  

  但作为美国金融综合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元的贬值给予美国经济自我调节带来利益与收获的机会,因为美国经济外向型和全球化的模式特色,美元贬值将给予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机会。事实也证明这种调整已经有所缓解美国经济结构的压力与矛盾,即美国双赤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2007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2002年以来的相对低水平,同期美国贸易赤字也出现了连续5年创高之后的首次下降。

  

  不仅如此,目前美元的贬值也将给美国带来政治溢价。2008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短时期的美元贬值将不会造成美国经济动荡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美国大选的顺利进行。

  

  美国经济实际数据利好时,市场悲观性扩大,而美国经济实际数据不好时,市场信心充足。美国经济“失真”的原因在于政治核心因素,美国经济“失真”的战略在于金融策略运用,美国经济“失真”的前景在于强化与突出美元霸权地位和作用,并最终打击挑战美元货币地位和作用的关键货币的经济金融,继续形成美元独霸国际金融体系的格局。

  

  人民币升值的我国经济“误区”

  

  我国经济“误区”的最终焦点集中在我国经济价值和价格的汇率水平上,低估人民币的论点成为推高人民币预期的重要基础,但这十分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甚至有所影响我国经济金融改革进程和效果,价格成本自我推高使我国经济成本和改革代价上升。

  

  人民币升值必然加大自身经济成本,制造企业经营管理难度,尤其在我国企业普遍走向国际市场、得到国际市场认可、收取国际市场利润初期,这样的价格上涨必然带来企业价值的利益冲击,不仅导致企业产品质量与出口贸易制裁,因为价格的上升,别人付出的代价增加,必然在质量与价值上开始策划或筹谋借口,或“刻意”制造矛盾寻求毛病。尤其是我国作为经济相对发达、金融相对欠缺的经济体,货币升值的影响并非是正面的,相反是负面的更多,这需要仔细论证和认真思考。

  

  我不主张以预期人民币升值幅度刺激人民币升值行为。相反,我们尤其需要打消人民币升值预期。从国际惯例看,主要货币贬值或升值是一种趋势、态势预测,而没有具体指标的预期。

  

  汇率波动是一种常态,很难说一种货币一定怎样,一定不怎样。 但我国人民币却是直线走高,脱离市场趋势与市场规律。人民币预期升值心理是导致升值难以抑制的原因之一,尤其在我国经济金融层面制造了许多新的难点和难题,我们需要仔细掂量升值幅度与速度。美元为何用贬值解决自我问题,其对经济利益和金融结果十分清楚,进而历史上美国采取强迫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衰退,眼前又用人民币升值压制我国,未来势必将制造我国可能的悲剧或跌宕。

  

  因此,面对自身经济问题和压力,既要考虑传统理论指引,更需要结合现实,实施有意义的调控,如继续加息抑制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打消预期,不要预测人民币汇率应该怎样,而应该分析人民币可能怎样。

  

  美元与人民币比较 “不对等”

  

  在当前美元与人民币价格的讨论或争论中,市场有时往往将美国与中国并行讨论或对等比较。但从两者自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其各自本币的地位来看,这种比较都是缺乏理论和现实依据的。

  

  这种不对等的比较,其结果是给予美国很大的空间协调自己的货币政策与策略;给我国人民币带来巨大的压力与阻力,美元主动与人民币被动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反思这种局面,我们不应过高的估计自我价值与力量,相反应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市场理念和思维,以自我问题的表述和揭示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压力和困难,进而创造我国改革开放的国内外有利局面和机会。我们需要增强战略应对,学习美国战略应对的超前策略和理念。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在我国公布CPI指标达到7.1%的11年新高的当日,国际石油价格再度跃上100美元,这对于我国通货膨胀处理与货币利率水平把握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而这种状况并非简单的自然巧合,而是具有国际利益和国际竞争战略和对策的通盘考虑,简单价格因素孕育很强的国家战略应对。

  

  美元与人民币前景的“逆反”

  

  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预期未来汇率前景,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全年将呈现反向运行,其中2008年上半年美元集中贬值,人民币突出升值,2008年下半年则美元反转升值,人民币将出现贬值。理由基于以下亮点。

  

  首先,美国借势炒作以及调整需求的贬值政治与技术性突出,人民币预期以及政策继续被动于国际环境和自我压力。2008年上半年美元贬值策略依然是其货币政策的基本方针,并且存在美元进一步挑战欧元心理极限的可能。但美元依然是涨跌之中有阶段和分步骤的调节汇率水平。为此,我国人民币汇率将继续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市场预期和市场惯性将推高人民币破7元趋势呈现,但对我国经济以及金融而言并非是利益需求和利好局面,相反将更加被动和艰难我国货币政策把握和实施。我预计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将在6.8-7.2元之间,7元水平的维持和维护是我国经济金融利益,包括香港利益的谨慎关口,值得认真思量。

  

  其次,美国政治以及经济周期的升值空间充足,人民币自然周期、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时期的货币压力将随行而至。2008年下半年伴随美国总统选举以及经济周期调节的加强,美元升值具有政治、经济双面的支持因素,而现实是美国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恶化或衰退,美国经济依然是美元汇率的主要支撑。预计美元汇率此阶段将出现小幅度、有序的反弹。这将是美元货币政策组合的灵活、有效性体现。而人民币汇率将伴随美元汇率的变化而发生趋势上的变化—人民币可能出现贬值趋势;特别是市场对于奥运会之后的中国经济调整的预期,必然成为影响人民币贬值的核心因素。

  

  从国际热钱以及投资对策角度看,炒热的氛围也面临调整与休整,我国将不可避免的面临经济周期和价格周期的下行阶段。任何经济和价格的市场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如果战略效应的应对恰当或适宜,或许可以规避或防范价格波折带来的经济冲击和金融跌宕。因此,我预计人民币汇率水平将在7.8-7.0美元上下波动调整。

  

  2008年我国经济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诸多原因中,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是最值得注意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不在我国可控之中,而这种变化有较明显的针对我国态势,面对成熟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竞争,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需要智慧和理性,面对现实承认自我不足和缺陷是我国经济持续的必要条件与认知。而外部经济可承受与可调节性比我国主动和充分。

相关文章 人民币或即将临来一场恶战卢麒元:人民币汇率趋势及基本应对策略安生: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宜缓不宜急何新先生与环球网荐文,到底谁为人民说话?黄卫东:从公开课中的“美金”谈起杨斌:美国攻击中国操纵汇率的舆论战与金融战张庭宾:“人民币汇率稳定”已成巨大陷阱何新:从“12连跌”看人民币汇率会贬值的原因2012年,通货紧缩先生拜访中国余永定:应暂停出台“人民币国际化”新政策韩德强:美国为何又拿汇率做文章?中美来到贸易战边缘
标签:经济   美元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