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暗战继续:美国担忧中国违约衍生品协议

2025-02-27 学习 评论 阅读
  

  补充阅读《西方投行担忧中国央企衍生品违约风险》:

  

  

  这里有另一篇美国业界人士的文章,原作Graham Summers。

  

  你还没有听说这个消息吗,中国宣布可能会指示国有企业违约衍生品协议。衍生品市场是个巨大的时间炸弹,只能静待爆炸。中国最新的举措,可能会点燃导火线。

  

  美国商业银行总共拥有202万亿虚拟价值的衍生品,远观之,则是全球GDP的4倍。其中96%躺在5家银行的决算表中,下面会列出这些银行名称(以万亿命名)。

  

  当然,并非所有这202万亿都是“危险”状态,正如其名所言,衍生品从标的资产而出(房产、债务等等)。实际“风险”可能远小于“名义”尚未平仓的衍生品价值。

  

  不过,谈论200多万亿的时候,即使边际数量的“风险”资金,也意味着“巨大”的损失。想一下吧,如果200万亿的1%呈风险性,资金就是2万亿。如果10%呢,那就是20万亿损失。

  

  现在设想一下,综合计算,顶级5家银行(JP Morgan、Goldman、BofA、Citi与HSBC)大约对应7000亿的权益。

  

  而这只是未兑衍生品及实际“风险”的1%。因为过度使用杠杆,某些傻瓜玩弄华尔街制造了按揭证券和信用违约互换(这两个投资都有些失察,即使没什么价值),还有衍生品完全不受管制的事实,我估计可能有5%甚至10%的尚未平仓衍生品为“风险”资产。

  

  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说的就是10-20万亿的“风险”资金。即使有10%下注错误,那这5家银行的权益也要损失惨重,而且,还不止这5家而已。

  

  正如我这里所提及的(说过好多次了),衍生品的主要问题是,彻底没有管制。没有人知道什么是“风险”,或者是谁拥有这些衍生品,谁又在对赌谁。

  

  但我们将要找出答案。

  

  我已经详尽介绍了当前中国和美国在货币政策上的冲突。简单地说就是,中国拥有8000多亿(据一些账户可能1.3万亿或更多)的美国债券,对于伯南克的货币政策并不开心,也即撒钱救助金融危机的方法。

  

  中国已经警告过很多次了,主要是通过外交措辞来表达对于美国政策的关注和不满。7月,他们的副总理甚至飞来,与美国金融官员做了次没有预定的商谈。

  

  没有人知道到底说了些什么,但因为伯南克要到10月份才会停止量化宽松,那时才多少有些逆转他自己的“反美元”政策,很明显中国并没有如意。

  

  我在想,如果中国不高兴,到底会做什么?他们或许会决定,让国有控制的企业违约衍生品协议。

  

  我来解释一下。

  

  如之前所述,我将“救助”看做是拿纳税人的钱填大银行窟窿,这样可以提高资本金,避免破产。这实际上是一种使用公众资金的“再资本化”,以美元和债券为代价。

  

  中国拥有更多的债券和美元计价资产,比谁都要多,很明显对此并不开心。他们Time and time again(刘欢唱)地要求美国停止如此行为。然而,盖特纳、伯南克等人,听若无闻(盖特纳在中国时,实际上还告诉中国学生,美国政策后面的数学是很稳定的,学生大笑一片)。

  

  中国再商品衍生品协议的违约,是一种很聪明的方法,给了美联储一个耳光,用的并非直接出售美国债券引起核爆炸的方式。

  

  商品占美国商业银行决算表衍生品的极小部分(是200多万亿中的9380亿而已),如果违约的话,则会触发链条反应,最终抹除美联储的再资本化意图(美国银行会突然陷入损失圈套,他们并不希望如此)。这是中国非常严肃的迂回表达,“如果你们继续这么搞,我们就不管什么台面。”但他们选择一定类别,只有华尔街参与的资产(衍生品)。

  

  主要议题现在如下:

  

  ·中国会不会违约(请注意,现在只是威胁)

  

  ·中国会不会决定触发衍生品市场的链条反应

  

  ·美国对中国威胁如何反应

  

  我不知道答案,没人知道。

  

  但我确实了解的是,通过金融系统的衍生品链条反应,会产生象2008年9-10月那样的内爆。我们说的是大规模的波动(每天2%+的晃动),以及几周内股市约20-30%的坍塌。

  

  请注意,电脑交易现在占市场容量的70%。你甚至都可以从电脑旁走开,或者更为糟糕,驱动市场走向低位,在他们调节新环境下的交易时。这种交易并不明智,不是人脑思考的结果,投资者可以自行做定性判断,它们跟踪各种模型基于算法的计算机交易。如果我们突然来了个黑天鹅效应(比如中国在衍生品协议上的违约),计算机的反应肯定会乱七八糟,重复87年的崩溃。

  

  我不是说,这一定会发生,而是提醒你们,我们现在所处的投资环境。把计算机的电源拔掉,又是惊慌的看空现象,不是1987,也是2008年的10月重演。

  

  我已经调整了证券资产组合,应对本周的不测(或许是一分钟之内),做了些交易,能够证明极为有益的——如果我预测的崩溃在几个月成为现实的话。

  

  不过,我们还要考虑中国违约衍生品协议的社会经济学意义。如果中国选择这种方法,美国也可以选择对债务的违约。那么这就是全面的经济战争,甚至可能引起潜在的军事冲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事实,日本最新领导人,也对美国货币政策表达不满。这又是一个未知的附加议题(日本和中国都是最大债权国之一)。

  

  我并不是说这很让人担心,或是前景黯淡,但事实是正朝这方向发展,在全球的舞台上,看起来并不好。这次金融危机还刚刚开始,我们在开端的结尾而已,很多银行都会沉没。我们会看到债券和货币市场的反复无常波动(债券市场的熊市,是我们在30多年时间里都没看到过的梦魇),而股市(已经买超,实际上操控和账户骗局的结果)也会暴跌(也许在一分钟之内)。

  我个人的看法:准备应对

  基于这些因素,我的更为个人的看法是,建议你准备最糟糕的情形,如果你在美国的话。而这意味着,囤积食品,多持现金,如果经济停局,能够保证生存。我们现在接近去年秋季的时间点了(这故事还没开始广泛流传,不过据说美国和英国已经考虑关闭ATM自动取款机了,给它们放个大假)。

  

  我可以告诉你,本人已经储存食品(3个月足用),并告诉我的家人和朋友也一并照做。毕竟,这样做不会有什么坏处。就算我彻底估计错误,一切变好,你也不过是把它们吃了罢了。

  

  但是,假如我是正确的,那事情可糟糕了,现在储存食品,意味着你后来桌面上有吃的。再次说明,还有几个黑天鹅事件,或许会推动这一切,让孱弱的经济变得更糟:

  

  ·中国在衍生品上的违约(触发金融市场的链条反应)

  

  ·中国出售债券(从美元和所有纸币中逃离)

  

  ·日本出售债券(如上)

  

  ·7万亿商业地产市场(和住宅市场会一样糟糕)

  

  ·其它一些链条反应事件,会停滞经济的增长

  

  ·H1N1病毒

  

  ·主要银行的倒闭(传言富国银行可能要被卷进去)

  

  ·其它不测事件(比如几周前关闭Gmail一小时,假设纽交所服务器也这样呢?

  

  所有这些都是美国经济和股市的另一场危机的前兆。我估计你能够逃出这次危机和第二次大萧条(是萧条Depression而不是衰退Recession)的可能性有5%。就算我们象日本80年代那样,而非完全的黑天鹅坍塌,那么弱势经济增长也至少保持20年的时间,高失业率,生活品质下降,股市损失80%的价值。

  

  原文:Graham Summers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中国   衍生品

条留言  

给我留言